关于新课程下小学英语德育渗透的有效思考

2020-03-03 06:06朱海蓉
关键词:思想道德德育英语教学

朱海蓉

■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实验小学

英语课程学习不应停留在单纯的语言学习方面,还需要借助英语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这是因为英语学习的过程,不仅涉及知识技能的掌握与提高过程,还涉及学生思维开发、个性发展、道德熏陶、意志磨炼等一系列内容,这实际上就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力量。所以要保证英语教学效果,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就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并在语言教学中建立起明确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标,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道德素质发展齐头并进。教师在英语教学的综合安排上,要带领学生深层次品味英语学科的内涵,并注意把德育要素贯穿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保证德育渗透和落实的整体效果。

一、新课程下小学英语德育渗透的背景

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在对众多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归纳总结后得到一个重要结论,那就是教学假如缺少了思想道德教育,会成为毫无目的的手段,而道德教育假如没有教学,就成为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对于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来说,承担的根本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够只是进行知识的传授,还必须认真观察和关注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在情感,并积极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与优良品格。在英语语言的具体学习中,学生除了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获得大量的语言知识,把握一定的语言技能之外,还能够养成包容他人和多元文化的性格,让学生在直面英语学习难题,利用合作方法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性格。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师需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英语兴趣,将培育学生意志品质放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在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思想指导之下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总而言之,将英语语言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进行关联是英语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科综合职能的体现。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明确教育指导方向,综合考虑教学中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积极运用所有可能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吸收情感与素养精髓,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熏陶,并力求获得更为显著的英语教学效果。

二、新课程下小学英语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一)基于口语交际教学,加强德育渗透

小学阶段是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起始阶段,所以学生的英语学习经验通常都是在小学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英语语言是一种相对陌生的全新语言形式,教师要尽可能地降低语言教学难度,在抓好英语教学的同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巧妙渗透。为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学会为人处世。教师通过抓好日常的口语交际教学,边让学生掌握一些交际技巧,并对其中涉及的为人处世方法进行渗透,让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掌握语言的应用方法,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礼貌用语“Good morning ”“Hi”“Hello”“Nice to meet you”“How are you”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生活中好朋友见面的真实语言场景,让他们知道在和人交流相处时要注意文明礼貌。“Thank you” 是口语交际中经常要用到的,属于文明用语,教师在对这些语言进行讲解时,要让学生知道在获得他人帮助、得到他人赞美、收到他人祝福或礼物等情况之下,都要真诚地和他人说“Thank you”。不仅如此,面对教师在教学中的无私付出和家长给予的无私关怀,学生也要善于运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感谢,让学生把文明礼仪内化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还能够在英语学习中提高文明礼仪素质。

(二)立足英语语篇教学,加强德育渗透

教育教学只有在触及到学生的情感领域,贴近学生精神需求的情况之下,才可以真正体现出强大的功能。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方法,而且教师要对日常教学中存在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道德品质同步发展。教材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资源,教材中选择的不少话题都贴近生活,且蕴藏着思想道德教育的资源和机会。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化利用,并联系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例如在教学“At the weekends”时,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如何用简单的英语语言做好周末活动安排和描述之外,还要让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注意珍惜时间,加强体育锻炼,实现劳逸结合。在教学“Asking the way”时,教师可以对本课中的德育内容进行挖掘,抓住这一机会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让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个人体验。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帮助他人的故事和感受,并和本课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道德素质得到同步发展。

(三)引入经典英语歌曲,加强德育渗透

英文歌曲是非常生动有趣的英语学习材料,同时也是小学阶段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的重要元素。就小学生的生理特征而言,小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以及模仿力非常强,特别容易受到音乐的感染和吸引,同时他们活泼好动,爱好歌唱与表演,也善于用音乐演唱传递自身的情感和思想。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处在一个趣味性的学习环境中,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动力,教师常常会在教学中渗透英文歌曲,带领学生学唱和分析英文歌曲。事实上这些英语歌曲,不仅能够让学生的语言学习事半功倍,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素质培养,是英语思想道德教育的绝佳素材。对此,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英语歌曲加强德育渗透。比如在学习“My family”时,教师就可以引入歌曲《I love my family》,借助优美动听的旋律,带领学生沉浸在音乐氛围中,并通过理解歌曲的含义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教导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尊敬长辈,爱自己的家人,主动为家人分忧。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收集和家庭有关的英文歌曲,让他们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进一步增进对家庭的认识,产生爱家的积极情感。

(四)组织英语实践活动,加强德育渗透

英语实践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英语教学的丰富性,也可以为思想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合作精神都可以得到有效培养,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以主人翁的角色投入英语学习中,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学习他人的优良品格,不断纠正和约束自身的行为。这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无声渗透的,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就能够获得非常理想的教育效果。例如在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英文课本剧表演”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找到一个表演主题,比如“Make a mark on the boat”,并对刻舟求剑的故事进行适当改编,保证小组成员均能够参与其中,让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得到最大化发展。学生在编写课本剧的过程中,需要体现集体智慧,设置好旁白并做好角色的划分,还需要对每个人的语言进行合理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刻舟求剑的哲理有更加深刻地了解,也可以在表演中受到思想道德教育。

(五)有效设计英语练习,加强德育渗透

思想道德教育可以渗透与落实到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在英语练习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知识,还可以通过有意识融入德育要素而增加学生投入练习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在对练习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课程教学的重点,挖掘主题内容,让学生通过完成练习理解英语要点,品味其中渗透的情感。例如在学习了“Public signs”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趣味性的练习,借助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呈现几个场景并让学生判断对错。(1)Be quiet in the library.(2)Walk on the grass in the garden.(3)Throw rubbish in the school.(4)Drink and eat in the computer room. 学生判断正误的过程也是明辨是非的过程,这样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美好的人性品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以往生活中看到的不良现象,在学生的表述中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认识,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

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设置对青少年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英语语言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效了解世界,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可以让他们对中国的优秀文化进行有效传播,强化文化和语言层面上的沟通与理解。英语学习还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包容的性格与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的终身发展获得强有力的支撑。在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英语和德育深度交融的过程中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体现出教师教书和育人的综合职能。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德育英语教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