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其启示

2020-03-03 08:14曹广莹
林区教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学生

曹广莹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变化日新月异,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突出,与此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与道德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时期,当代青年面临着人格与信仰的挑战与考验,出现了许多无视人格尊严、漠视生命的事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这为进行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支持。

一、生命教育思潮的产生与理论基础

(一)生命教育思潮产生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在美苏争霸、美国介入越南战争的社会大背景下,美国国内各类反战运动兴起。美国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的政治和经济功能,将教育的目标转向了现实需要,教育为增长学生知识、培养学生人生与道德理想的功能被弱化。在人文主义教育思潮影响下,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美国内华达山岭脚下建立了“阿南达村”(Ananda Village),设立了包括从幼儿园到中学的阿南达学校(Ananda Schools),以实现其生命教育的教育理想。其主要目标是传授给学生生活的艺术,让学生能够快乐而成功地学习和生活。并在《生命教育》一书中最早提出生命教育这一理念,探讨关注人的生长发育和生命健康的教育。

之后生命教育的内涵和范围得到扩大,还包含了针对药物滥用、毒品、暴力伤害等问题。生命教育思潮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至90年代,已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得到实施。目前,加强生命教育、关注青少年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教育的共识。

(二)生命教育思潮的理论渊源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生命教育是在不断追求幸福的人生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探讨生命的起源与发展、本质与特点、确立生命的意义、进行生命教育实践都离不开一定的哲学基础。生命教育思潮包含以下基本理念:

1.生命哲学与生命教育

生命哲学发端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但作为一个哲学流派则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着重强调生命的绵延、冲动和直觉,使人们认识到生命的完整与鲜活,具有自主性、多样性、创造性及发展性。它为提升生命质量、发掘个体生命潜能和生命价值的发展提供了启迪。

2.存在主义哲学与生命教育

存在主义哲学发端于19世纪的欧洲,20世纪60年代传入美国。萨特作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由选择是人的存在方式,死亡只不过是存在的偶然事实,对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进行自由选择”。存在主义强调个人主体性和能动性,对于今天学校中发挥学生和教师的自主作用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生命教育

人本主义心理学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70年代渐趋流行。关注人的生命价值与尊严,同时强调研究健康的人格。以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为重要理论基础,倡导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将情感融入智力教育,发挥个人自主性和创造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生命教育理念的思想基础。

4.生命伦理学与生命教育

生命伦理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关于生命科学和卫生保健领域的道德哲学。它用道德价值和原则来检验人们的行为。在看待生命的价值中有以下三种基本观点:生命神圣论、质量论和价值论。认为生命是神圣的,具有崇高的价值,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进行侵犯;从注重生命的长度到关注生命的宽度,追求生命存在的质量;不仅关注生命本身的内在质量,更注重生命的外在价值即社会价值。另外,生命伦理学还包含了对脑死亡的鉴定、安乐死和临终关怀等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二、美国开展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美国的生命教育最早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20世纪60年代初兴起,70年代末基本在各级学校普及,在学校的正式课程中被命名为“死亡之学”。通过进行死亡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生命中出现的各种意外事件。以关怀生命为出发点的生死教育,把生命教育的目标确定为协助个体找寻存在的意义,进而激发青少年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当前,美国所进行的生命教育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一)培养正确生命价值观的优良品格教育

当代哲学家迈克尔·诺瓦克提出:“品格是宗教传统、文学故事、圣人以及整个历史上的具有普遍理性的人物所确认的那些美德的协调统一体。”[2]品格教育是通过学校组织的课程培养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有爱心的人,生命教育与品格教育密切联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得以体现的。品格教育注重人们对生命的尊重,相互关爱,学会理解和宽容,强调学生与教师的和谐人际关系,共同参与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责任,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真正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二)促进个人独立能力的生计教育

时任美国教育总署署长的马兰先生在1971年提出并倡导要进行生计教育。生计教育是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学会新的知识和技能,认识和了解职业对于个人的意义。 重视个人动手能力和独立能力的培养,从而理解自身的生命价值,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把生命教育和社会、工作、生活真正地融入到一起。生计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将学生的兴趣特长与职业规划和发展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观,使个体的生命价值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找到立足点。

(三)应对生命挑战的挫折教育

“生命只是活着的一种历程,既然活着,就不妨活得好,让身、心、灵兼备的生命态度,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元素。”[3]杰·唐纳·华特士以此引导孩子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困难,如何活得有意义。引导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失败与挫折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理解生命在战胜苦难后会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更大的乐趣。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会时常充满坎坷与磨难,进行挫折教育便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地面对挫折,在遇到挫折时独立地解决问题,提高应对挫折和磨难的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进而提高对抗挫折的能力,应对生命中突如其来的挑战,使学生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从而获得生命的意义,提高生命的质量。

三、对我国进行生命教育的启示

(一)内化生命教育理念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黄克剑教授对生命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从哲学和实践两个维度构建了一套严密的“生命化教育”理论。顾明远(2013)教授也认为: “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教育。”[4]1997年台湾“教育部”成立“生命教育推广中心”,“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学校规划《生命教育实施计划》,设计生命教育课程、编写教材、培训师资等[5]。我国则基于以下现实状况提出生命教育:一是对现代学校“无人”的教育的反思,避免脱离生命原本的教育。二是社会转型期严峻的青少年问题,突出表现在自杀意念增强、价值观模糊、生命意识肤浅、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等。三是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开展生命教育,增强对生命的关注和尊重以及对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团结与集体意识,树立阳光、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念。

(二)选取贴合学生实际的生命教育内容

“学生生命成长关键在于自己的领悟,而学生对于生命的领悟关键在于对自身的审视和反思。”[6]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应当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程内容,将学生以往的成长经验和新的生命体验课程联系起来,改变原有认知结构,促进认知结构的重建,同时注重强化学习的效果,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使教育内容得到内化。

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与生命情感。“无论是学生对生命的探究还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生命体验都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都具有重要的生命意义。”[7]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生命的可贵与美好,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珍惜,学会爱护他人和自己,养成对他人和社会负责任的行为方式,与同学团结互助、友善相处,拥有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三)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生命教育

目前很多学校在实施生命教育课程的过程中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教材理论知识偏多而事例较少,因而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指导性不强,缺少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生存能力、生命意识的培养力度不够。对于提升生命教育质量,仅仅依靠教材和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将课堂学习内容与实践联系起来。单纯的说教和灌输知识,并不能为生命教育带来良好的成效。应鼓励学生不仅仅在教室和校园中学习,更应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获得生命的体验,获得情感的共鸣和行为的改变。

生命教育强调和主张围绕学生日常生活实践,强调过程和方法的体验、情感的表达和生命的感悟,真正使教育感动生命、融入生命,焕发生命的光彩。学习保护生命的技能,获取个人成长的经验,在面对压力或者遭遇打击时能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价值,避免做出极端行为。树立珍爱生命、爱护团结他人的意识,培养健全人格,从而内化为现实中的具体行动。

(四)获得对生命教育的社会支持

“探讨教育共同体的责任边界,既包括家校各司其职确定责任边界,同时也要明确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对家长和儿童应当承担的责任。”[8]生命教育不仅应反映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还应与公民教育相结合、与家庭教育相衔接,在社会中获取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通过立法等形式为生命教育提供法律和政策支持,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保障教师培训等,促进学校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家庭教育重在品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要在生命早期把自律、利他和向善的种子植入孩子的心灵,使孩子既知独善其身,也知相善其群。”[9]因此,家长应当提升自身的素质能力与自身修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学生的健康成才提供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学生家长的支持都会为生命教育的成功实施提供巨大帮助。社会各界的协作与帮助、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财力物力基础都有助于生命教育的开展,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展现生命的绚丽多彩。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