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引导

2020-03-03 08:43周成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舆情舆论公众

周成

(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82)

新闻舆论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有的学者甚至把媒体作为国家治理结构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整体目标,进一步指出要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为新时代的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公共事件的处置主体,政府在新闻舆论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既是政府实行信息管理,履行政府职能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信息健康有序传播的重要方式。我国先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等文件,为做好信息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政府部门和新闻工作单位要把责任扛在肩上,自觉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宣传思想工作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2018年版)》为指导,多措并举做好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工作。

一、舆论引导工作的必要性

(一)减少流言谣言产生的负面效应

克罗斯在谣言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1]。这表明谣言的影响既取决于真实信息的公开程度,也和公众的判断能力相关。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呈现新的特点,信息主体多元、传播方式多样、瞬时性强,给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空间。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各种声音充斥着舆论场,加之各种流言、谣言的干扰,使得公众无法了解事件的真相。尤其是在技术手段的推动下,如果任由虚假信息传播,必然会成为危机爆发的催化剂,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大政府舆论引导工作的难度。政府对舆论进行引导能够有效防止造成舆论“次生灾害”。

(二)避免因信息不对称使公众产生焦虑和恐慌心理

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公共危机往往具有不确定性高、破坏性大、涉及范围广等特点,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威胁,必然会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因而公众对信息的需求量会迅速增加。尽管在技术手段的进步、媒体融合发展的推动下,信息生产的规模效应凸显,极大地降低信息的生产成本,信息的供应量和需求量都在不断增长。然而在现实中,由于信息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对信息缺乏有效管理,加之公众获得信息渠道有限,而且获得信息的真实性也难以保证。政府及时回应,能够起到澄清认识、消除误解、稳定人心的作用,减少虚假信息、小道消息带来的焦虑、恐慌等非理性情绪,从而有效把握舆论的主导权,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重塑主流舆论权威,增强政府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新媒体的发展给主流舆论带来了挑战。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以微博、微信、抖音等为代表的新媒体降低了信息准入门槛,无论其身份、地位、职业如何,都能够平等地参与信息的制作、传播和接受,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垄断的局面,使得人人都是信息源成为可能。在各个平台上,人们就某些关心话题积极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和看法,各种观点良莠不齐,容易造成舆论场混乱,“出现‘无限中心化’‘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等多种趋势”[3]。在传播方式上,新媒体打破了传统的“我说你听”单向传播模式,提高了公众的参与度,公众往往会根据自身需要对信息进行取舍,因而会削弱主流舆论的传播效果。政府对舆论进行引导,努力破除各种负面消息的干扰,有利于重塑主流舆论的权威,增强政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二、舆论引导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

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需要遵循一定的工作原则,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一)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

“党性原则解决的是‘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是一个政治方向问题。人民性原则解决的是‘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4]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人民是党执政的根基所在、力量之源,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党和人民是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5]因此,舆论引导工作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摆在首位,依靠人民,围绕人民,贴近群众生活。同时,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6],必须讲党性,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在重大公共危机期间,各种信息充斥着舆论场,有的借题发挥,否认党的领导,否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必须把“党管”的原则贯彻到新闻舆论工作的全过程,站稳政治立场,增强“四个意识”,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

(二)正面宣传和舆论斗争相结合的原则

正面宣传和舆论斗争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两个方面。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公众的非理性情绪往往占主导地位,紧张、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严重,整个社会容易陷入恐慌。坚持正面宣传,能够坚定信心,凝聚人心,不断巩固和壮大主流舆论,激发全体社会成员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新闻媒体要勇担重任,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协助政府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一方面需要权威媒体深入实地了解情况,深入宣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另一方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绝不意味着放弃舆论斗争”[6],突发公共危机期间也是信息传播的活跃期,各种信息铺天盖地、真伪并存,如果任由各种负面舆论扩散,错误言论盛行,很容易造成舆论“次生灾害”。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强化阵地意识和责任意识,勇于做宣传思想战线上的战士,坚决同各种错误舆论做斗争。

(三)公开性原则

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指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7]在现实中,知识沟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仅受经济地位的影响,也和职业、学历层次、区域等因素相关。政府实现信息公开,不仅能够保证公众的知情权,而且能够让公众以一种相对可靠、便宜的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知识沟的弥合。在信息公开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信息的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报道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新闻的生命所在。新闻发布的直接目的在于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使公众完整掌握事件的来龙去脉,准确了解事件发生的真实情况。作为信息发布的权威主体,政府部门要广泛收集材料,多方求证,以事实为基础,客观发布,尽可能全面地反映事情的本来面貌。二是信息的时效性。信息传播也具有“首因效应”,个体最先获得的信息会对其产生重大、持久的影响,甚至会左右对整个事件的判断。即使那些信息是不正确的。政府部门只有第一时间掌握、发布正确的信息,做事件的第一定义者,先入为主,才能有效回应外界的流言,消除各种杂音的干扰,以实现对舆论的引导。同时,时效性也是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关键。

三、多措并举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政府部门要多措并举、多点发力,提高舆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实现信息公开

我国政府明确规定,对于政务舆情,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回应。政府部门要积极搭建沟通平台,回应社会关切。一是通过各种新闻发布会。李普曼指出:“若非借助一种标准作业的方式,那么少数的人(记者)能够顾全这么大的报道范围,简直就是一个奇迹。”[8]通过新闻发布会,政府搭建起对外沟通的桥梁,能够以一种权威、高效的方式发出官方的声音,表明官方的态度立场,有效抚慰公众心理,稳定公众情绪,打击各种谣言,把握舆论方向;二是利用好政府门户网站。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大众、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作为政府舆论引导的新方式,政府门户网站具有双重优势。一方面,作为官方渠道,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权威信息,发布的信息可靠性高。另一方面,相较于新闻发布会而言,它能够避免烦琐的程序,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并且在发布过程中,公众能通过留言等方式参与其中,有助于民意的上达和民怨的疏导。

(二)加强舆情监测

舆情的发展演变是有规律的。通过对舆情信息进行持续的收集、整理和归类,从杂乱无序的海量信息中形成具有警示性、线索性的舆情报告,能够为政府部门决策施政提供依据。政府部门要拓宽舆情收集的渠道,借助大数据等先进手段,“实现舆情采集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化,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民间力量为补充、以专业机构为主力的舆情采集体系”[9],做到舆情信息监测全覆盖。要加强对舆情信息的分析处理,明确舆情研判的标准,分级管理,对不同的舆情信息采取关注、处理、上报等不同的处理方式。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预测功能,做好舆情研判工作,对各种舆情可能出现风险制定预案,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针对流言、谣言满天飞的现象,平台应专门开设辟谣专栏,借助大数据技术,公众通过输入搜索便能够找到官方的权威解答,提高公民的鉴别能力,减少谣言的存活时间,降低谣言的影响。

(三)整合媒体资源

新媒体的发展挤压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但传统媒体凭借其品牌效应仍然吸引着大量用户,在新闻舆论工作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在这个“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6]时代,单一的传播方式会造成传播效率低下,难以形成合力。政府部门要秉承与时俱进的理念,整合媒体资源,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优势,各尽其能,各展其长,优势互补,积极占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不断增强主流舆论的传播效果,提高主流舆论的引导力。网络、报纸、电视台等媒体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点,积极参与,凭借其专业性、权威性对事件动态发布资讯,持续跟踪、实时发布、全面报道,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格局,让公众对事件尽可能地有翔实、全面的了解,实现民间、官方两个舆论场有机贯通,相互配合,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推动事件的有效解决。

(四)提高过滤能力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10]怀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把关”过程模式理论,认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把关人会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信息进行取舍加工[11]。新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各种先进传播手段成为信息快速、广泛传播的助推器。如果媒体把关不严,任由各种错误信息传播扩散,那么错误的信息会不断冲击主流舆论,干扰公众的判断,加剧社会的不稳定情绪,加大舆论引导的难度。新闻媒体要增强政治意识和担当意识,通过贝叶斯过滤、敏感词屏蔽、智能清洗等方式,对网上各种信息进行筛选把关,构建全媒、全员、全程的把关格局,严把政治关、道德关、法律关和内容关。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遵守国家的法律规定,自觉抵制庸俗、虚假信息,当好守门员,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6]。

(五)强化议题设计

科恩指出,在多数场合,媒介也许不能控制人们去想什么,但在引导人们怎么想时却惊人奏效[12]。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以几何倍数的速度增加,信息来源的渠道也在不断拓宽。由于公众的认知水平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关注所有的信息,会产生“信息疲劳”。在长时间信息狂潮的影响下,公众会逐渐调整心态,回归平常。在公共事件中,公众既是各种信息的接收者,也是参与舆论讨论的主体。新闻媒体主动设置议题,能够把公众的注意力转移到特定的话题上来,引导公众积极参与话题讨论,进而引导舆论走向。在议题的选择时,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舆论导向错误,后果严重。”[13]要引导公众理性看待事件发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正确认识政府的措施部署,科学总结经验教训,反思事件背后爆发出的问题,避免以后在同类事件中发生同样的错误。要抓住公众关心的问题,实践表明,信息的重要程度越高,不确定性越高,议题设置的效果越好。

(六)突出网络重点

截至2020 年3 月,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9.04亿,总数居世界首位②。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模式,方便了人们信息的接受与获取,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网络媒体具有传播力强、覆盖面广、时效性强、互动性高等特点,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为各种舆论的形成和扩散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网络空间也因其公共性、匿名性等特点,成为各种信息集散地、舆论策源地与思想交锋主阵地,加大了网络舆论治理的难度。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各种势力蠢蠢欲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妄图引导舆论走向,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发布各种煽动性信息,误导公众的判断,造成重大舆情事故;有些媒体秉持利益至上的原则,罔顾事实,恶意炒作,践踏道德底线,打法律的“擦边球”;还有部分网民网络素养不高,娱乐心理、从众心理、消极心理严重,对主流媒体不信任,容易走极端路线,任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一时间网络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在哪里,宣传工作重点就在哪里。政府部门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依靠主流媒体,做大主流舆论,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积极发挥主流舆论的引导作用。

(七)完善保障机制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要积极应对,完善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一是要完善组织保障。做好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部门共同应对,打破单兵作战的困境。要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政府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建立统筹协调机制,集中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要完善队伍保障。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新闻媒体来“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14]。要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基本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工作队伍,不断“提高发布信息、解读政策、回应关切的能力”[15];三是要完善法律保障。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做出明确规定,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为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四、结语

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工作既具有日常舆论工作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必要性和原则及提出的措施,也可为现实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注释:

①陶希东认为,国家的治理结构体系应该包括党、政、企、社、民、媒这六个方面。

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猜你喜欢
舆情舆论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