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的对比研究

2020-03-03 12:26李杨张忠民王少勇杨晓飞
贵州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液化开腹直肠癌

李杨 张忠民 王少勇 杨晓飞

(贵州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贵州 贵阳 550002)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外科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式,经腹直肠前切除术(Dixon手术)是中上段直肠癌、适宜保肛手术病例的首选术式。研究[1-2]表明,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其创伤小,恢复快,可较早下床活动,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快。但针对两种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的对比研究报道不多。为此,我们对我院行腹腔镜Dixon手术与开腹Dixon手术的直肠癌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种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普外科接受直肠癌Dixon手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100例。入选标准(1)年龄20~70岁;(2)癌肿下缘距肛门6~12 cm;(3)患者自愿要求手术;(4)可耐受手术。排除标准:(1)肿瘤已经有远处转移或无法达到根治性切除;(2)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3)有严重心肺肝肾等疾患、难以耐受手术、有手术禁忌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腹腔镜组年龄(59.3±6.3)岁;开腹手术组年龄(60.1±6.5)岁,在肿瘤部位、麻醉ASA分级、AJCC TNM 分期、手术时间以及合并疾病等各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准备及处理相同,术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做肠道准备,术前30 min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3 h者术中追加抗菌药物一剂,术后应用抗菌药物不超过72 h。术后每日观察切口情况,如有切口红肿、渗液等,及时换药、引流等处理,取切口分泌物做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手术部位感染诊断标准参照《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3]。

2 结 果

2.1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 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分别为4%和9%。腹腔镜组切口脂肪液化4例,均发生在将切除标本移出的辅助小切口,戳卡孔处均未出现脂肪液化;开腹组脂肪液化9例,切口上段3例,切口下段6例。腹腔镜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8,P<0.05)。

2.2切口感染发生率 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5%。腹腔镜组切口感染2例,细菌培养结果均为大肠埃希氏菌;腹腔镜组切口感染5例,细菌培养结果4例为大肠埃希氏菌,1例为肺炎克雷伯菌。两组感染病例均经应用敏感抗菌药物及加强局部换药引流等处理痊愈。腹腔镜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6,P<0.05)。

2.3切口裂开发生率 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切口裂开发生率分别为0、2%。腹腔镜组无一切口裂开。开腹组发生两例切口裂开,一例有糖尿病史,一例术后切口出现少量渗血渗液,两例患者术后均有频繁咳嗽、咳痰等症状。腹腔镜组切口裂开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17,P<0.05)。

3 讨 论

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是直肠癌根治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近期并发症包括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等,远期并发症有腹壁切口疝、造口旁疝等。一旦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也会对患者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术后康复。

传统开腹Dixon直肠癌根治术一般选择左侧旁正中切口,长约15~20 cm 。缝合切口时,若操之过急,导致残留死腔,最易在切口下端、耻骨后间隙出现积液,因位置较深,若术后未及时发现并得到引流,可能会造成感染。本组病例开腹组手术后发生脂肪液化9例,切口上段3例,经积极引流、换药处理,避免发展成为切口感染;切口下段脂肪液化6例,均出现在耻骨后间隙,其中5例未及时处理,发展为切口感染。而腔镜手术后发生脂肪液化较少,仅出现4例,切口感染仅出现2例,且均在取出标本的辅助切口处,提示切口越长,缝合技术越粗糙,切口脂肪液化及切口感染的几率越高,另外取出标本时要注意妥善保护切口不被污染。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应该做好围手术期准备工作,积极控制糖尿病,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及营养不良状况;手术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注意保护切口,避免污染,操作精细,彻底止血,爱护组织,避免大束结扎,缝合切口不残留异物、死腔;必要时可在切口深面放置引流物避免积液。

本组病例中,腔镜手术未出现切口裂开,因为戳孔及取标本的辅助小切口均较小,相对不易发生切口裂开;而开放组手术出现两例切口裂开,均有慢性咳嗽咳痰等症状,提示对有持续腹压增加诱因的病例,应该及时处理,缓解症状,消除诱因,同时应该积极控制可能的切口感染,增加保护措施,腹带妥善保护切口,避免出现切口裂开。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对于直肠癌病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切口裂开发生率明显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文献报道相似[4-6]。提示腹腔镜手术在切口愈合不良的近期并发症方面相对传统开放手术有明显优势。而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在切口愈合不良的远期并发症如腹壁切口疝、造口旁疝等发生率方面的对比研究,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液化开腹直肠癌
液化天然气槽车装卸一体化系统
复杂液化地基处理的工程应用分析
辨析汽化和液化
面部液化随意改变表情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