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03-03 12:26胡绢利郝锦辛敏
贵州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胸膜炎结核性胸膜

胡绢利 郝锦 辛敏

(1.西安市胸科医院内镜中心,陕西 西安 710000;2.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门诊办公室,陕西 西安 710100)

结核性胸膜炎是临床常见的急性病,临床症状以全身出现中毒症状如发热、畏寒、出汗、乏力、食欲不振、盗汗,及胸腔积液形成的胸痛、干咳和呼吸困难等[1]。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以抗结核药物治疗、胸腔穿刺抽液为主。胸腔穿刺抽液对患者的心理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导致患者对自身病情更为紧张、恐惧,影响治疗效果[2]。高质量的护理可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促进其对各项医护措施的配合,提升治疗效果和效率。本方案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实施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西安市胸科医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男17例,女8例,年龄(37.49±7.63)岁,超声下胸膜积液量(367.28±72.25)mL;临床症状:胸痛20例,胸闷、气促11例,呼吸困难10例,端坐呼吸9例,发绀5例。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37.71±7.80)岁;超声下胸膜积液量(367.45±72.48)mL;临床症状:胸痛21例,胸闷、气促13例,呼吸困难11例,端坐呼吸8例,发绀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患者均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均为急性发病;(2)均为首次换上结核性胸膜炎,未经其它治疗药物或手术治疗;(3)年龄18~65岁;(4)认知功能,正常;(5)了解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它呼吸系统疾病;(2)既往有结核病史;(3)临床资料不全。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护理路径:(1)建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召集胸外科资深医生、护理部主任、资深护士组成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总结本院积累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诊断治疗护理经验,制定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表。从患者确诊后进入临床治疗程序开始至出院,以天为单位,按照时间顺序,明确每个时间段应作的护理步骤及所需达到的护理质量、效果,护理执行人签名,关键指标复核人签名等内容。(2)护理路径主要内容[3]:①入院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总体情况、主治医生、责任护士、病房环境设施、注意事项等,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分析患者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及各项指标变化,列出护理的重点内容;实施健康宣教,提高患者遵从性;协助患者办理住院手续,执行检查指标的抽样;②每日分发患者服用药物,指导患者服下,严格执行医嘱静脉注射的药品,指导患者观察所用药物可能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③协助医生对患者性胸膜腔积液抽吸,观察患者抽出液体体积、颜色、性状等;④每日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对于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适宜的方法疏导;⑤加强基础监护,指导患者增加户外运动;⑥每日记录患者各项基础数据;⑦患者符合出院指征后对其进行出院指导,进行电话随访。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临床疗效率、护理满意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临床疗效判断:显效,患者经治疗护理后,临床症状胸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发绀等消失,X线下显示胸腔积液吸收良好,胸膜厚度恢复至造成水平;有效,经治疗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胸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发绀有所缓解,X线下显示胸腔积液吸收率>80%;无效,不符合显效和有效判断标准者。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护理满意度调查采用意愿自制护理满意率调查表,包括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态度、专业素养、沟通能力等的感受。

2 结 果

2.1临床有效率比较 出院时,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0.00%;观察组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23.28±3.37) d、医疗费用(12 187.52±572.83)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5.69±2.79) d、医疗费用(9 667.48±372.63)元。观察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和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2.3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胸膜增厚2例,胸膜粘连3例,其它1例,并发症率24.00%;观察组胸膜增厚1例,胸膜粘连1例,其它1例,并发症率12.00%。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护理满意率比较 对照组十分满意6例,一般满意10例,不满意9例,总满意率64%;观察组十分满意14例,一般满意10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96%。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不良反应率比较 对照组听力障碍1例,视眼昏花1例,肝损伤1例,药物不良反应率12.00%;观察组视眼昏花1例,肝损伤2例,药物不良反应率12.00%;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方法主要为抗结核药物治疗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高质量的护理工作,可建立和谐的医患护患关系,促进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提高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临床护理源自于疾病治疗的标准化理念[4-5],对临床治疗方案成熟、治疗方案单一、病情变化特点明晰的疾病[6],采用标准化的治疗程序,可有效规范各治疗单元,确保医护人员正确理解,熟练操作,减轻因医生和护士凭个人经验实施治疗护理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多余的治疗护理步骤和内容,为患者提供适合的有效的治疗护理服务,降低治疗护理成本,提高治疗的有效性[7-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临床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于常规护理模式,临床护理模式在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疗效,降低住院治疗时间及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使患者获得了更为优质的治疗护理服务,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说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可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临床护理提供新的更优的护理方案选择[9]。

猜你喜欢
胸膜炎结核性胸膜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T-SPOT TB联合IL-10、IL-2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淋巴瘤2例分析
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加用激素的疗效观察
和解化络饮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所致胸腔积液8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