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空间,妙用材料开展幼儿园室内运动

2020-03-03 17:51钟美玲
教育观察 2020年4期
关键词:室内运动创设空间

钟美玲

(厦门海沧实验幼儿园,福建厦门,361026)

一、室内运动空间及材料利用的现状

《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指出:“每天应进行至少120分钟的户外活动,若遇雾霾、高温、高寒等天气可酌情减少,但不应减少运动总量。”[1]由此可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保证幼儿运动总量,因此在特殊天气条件下,无法进行户外活动时,室内可以作为幼儿的运动场所。提升幼儿室内运动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巧用室内空间,挖掘运动功能,妙用各种材料,巧设情境,让室内运动趣味横生且保证幼儿的运动量。笔者曾对厦门海沧实验幼儿园36名教师进行调查,80%的教师在无法开展户外运动的情况下,会引导幼儿在室内玩一些简易的游戏,上课、看视频、玩区域游戏等。他们认为室内没有运动的环境和运动材料且室内运动空间狭窄,不知道如何开展室内运动游戏。从调查中不难发现,教师对室内运动不重视,大多数教师忽略了室内运动的组织,对室内运动的开展经验不足,缺乏策略方法,也存在许多的困惑。笔者对厦门市海沧区10所公办幼儿园及5所民办园进行调研发现,幼儿园室内运动环境的创设和运动材料的提供均少之又少。

(一)室内运动空间运用不充分

幼儿园运动空间主要在教室和走廊,忽略了墙面、寝室等,未能充分利用场地。

(二)场地区域划分不合理,材料单一

幼儿园运动场地区域规划随意,没有根据场地特点及幼儿运动技能来合理规划场地,且运动材料大多为桌椅,较少提供一些辅助物。幼儿钻爬、跳比较多。教师较少关注投掷、攀登、平衡等能力的发展。

据统计,2018年,在厦门地区,幼儿在园200天,有91天是雨天,如若这91天均没有较好地开展运动,那么幼儿每天的运动量是很难达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要求的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目标。[2]教师如果能巧用室内有限活动空间,妙用各种材料,就能提高幼儿室内运动的有效性,充分保障幼儿的运动量。

二、巧设室内运动环境的策略

室内运动环境对幼儿的运动发展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教师要根据幼儿园班级、走廊、活动室等各个空间环境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场地,充分挖掘和科学合理地设置让幼儿自主选择、联动有趣的室内运动游戏区域,提高运动环境的适宜性、安全性、利用率,提供易于取放、小巧轻便的运动材料,引导幼儿与运动环境、运动材料积极互动,支持幼儿自主运动,满足其一日运动需求,从而获得各种运动经验,提升运动技能和运动能力。

(一)巧妙布局活动空间,挖掘运动功能

厦门海沧实验幼儿园室内场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有教室、寝室、还有宽敞的走廊、楼道、阳台、门厅、架空层以及各种各样的幼儿专用功能室。教师可以通过对幼儿园现有场地资源的巧妙挖掘,全方位考虑其安全性和适宜性,充分挖掘场地隐藏的运动功能,发挥每一个场地的空间优势,利用上空、地面、墙面等,从平面到立体,从单维到多维,全方位整体规划设计幼儿园的室内活动空间,赋予场地运动功能,为幼儿室内运动的开展夯实基础。

由于不同的空间位置所要挖掘的运动功能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空间,如各种廊道、幼儿活动室、架空层等,因地制宜创设运动环境,设置不同运动项目。如:大班有宽敞的走廊,就可以在墙壁一侧,设置臂力云梯、攀爬墙等;小班走廊过道设置一些高低不同的弹跳碰物区和投掷区等;中班的楼道的墙壁以及大厅墙面,增设一些攀爬运动墙、长绳爬墙区等。教室、寝室及走廊过道的地面上可以设置游戏区:跳格子、几何图形占角游戏、平衡挑战区、跳跃区、保龄球区、曲棍球区、钻爬区等。幼儿乐高室墙面可以设置“滑翔布道”、布绳等,吊顶增设一些布吊椅,这样乐高室就成了“布”的运动场地;幼儿建构室可以增设投掷区,有定点投掷、移动投掷等,建构室就可以成为投掷专用室;教学活动室可以成为钻爬活动室;架空层宽敞空旷,可以投放许多安吉游戏的器械材料,还可以增设一些荡秋千、荡椅、荡桥等。

总而言之,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平面立体的三维空间,有效利用各个场地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参与走、跑、跳、钻爬、攀登、投掷等活动,发展幼儿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促进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2]

(二)巧用室内多元材料,发挥运动价值

运动材料蕴含教育目标,有不同的教育功能。室内运动材料有别于户外运动材料,就地取材、小巧轻便就是其最大的特点,它们需要易于组合、收整,能一物多玩。教师要引发幼儿在与材料的操作互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挖掘材料的教育目标和运动价值。

1.就地“巧”取,充分运用

室内运动材料要就地取材,充分运用。在教室里,桌子、椅子、橱子等都可以成为运动的材料。教师可以将桌子组合成大桌子,让幼儿玩冰壶球、打乒乓球、玩吊脚游戏(将双脚放在桌子上,双手撑住地面,并绕桌子移动)等;将椅子组合起来让幼儿玩抢椅子、走平衡等。教师和幼儿可一起摆放组合拼接桌椅、橱子,创设山洞、斜坡等情境,进行钻爬、跨跳、滑行等游戏。幼儿可利用地垫,铺设小路、架高等,进行跳跃游戏。[1]在运动中,教师要注意不能让幼儿进行机械的动作练习,而是要以游戏的形式开展趣味的运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在运用材料中,发展基本动作,提升运动能力。

2.轻便“巧”组,一物多玩

室内运动材料要小巧轻便,一物多玩。室内空间有限,所以小巧轻便的材料有利于幼儿取放、移动、组合、整理、收纳。如现成的器械,圈、绳、球等,还有生活中许多废旧材料,如奶粉罐、纸盒、纸箱等这些低结构材料,均可一物多玩。还有大大小小不同的圈,幼儿可用这些圈“巧”组成各种不同的运动路线,玩出各种新花样,如摆放在地面上跳圈、立起来钻爬圈、套在身上转圈、将圈悬挂起来投掷圈、将圈作为道具套筒。又如,大小不一的纸箱,是幼儿喜欢的材料,幼儿可以巧用纸箱玩捉迷藏、钻箱、开纸箱车、小小搬运工、抢宝箱、翻箱(将箱子四面贴图示,进行翻箱)、投箱(将箱子垒高并用沙包投箱)。

对于现成的小巧器械,如圈、绳、球等,还有奶粉罐、纸盒、纸箱等这些低结构材料,幼儿可自主地巧组合、创想,进行各种走跑跳平衡等游戏。这样,不仅仅可以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还可以促进幼儿积极运动。

3.“巧”置层次,满足需求

室内运动材料的投放不仅应就地取材、小巧轻便、一物多玩,更应该体现层次性。首先,整齐划一的材料是无法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需求和兴趣,因此教师要提供各种不同的运动材料,如各种不同的高跷,有木质手把杆的高跷,有不同高度的踩点。这样,幼儿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挑战不同的踩点进行平衡练习。这些层次不同的材料能让幼儿自主选择,也能让他们适度挑战。[3]其次,在材料的先后投放顺序上也要体现层次性。如投掷,刚开始提供的投掷物是比较重的沙包、球等,投掷的框也是比较大的,投掷的距离比较短。随着每次活动的推进开展,教师提供的投掷物可以轻重不一,投掷的框可以越来越小,投掷的距离可以越来越远。教师不断地调整,不断地投放层次性的材料,能增加活动挑战,促进幼儿活动水平的提升。

4.“巧”创情境,提高趣味

教师创设丰富多彩的运动环境,提供多元的运动材料,还要让这些环境和材料更有情境性,让运动变得更有趣。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创设不同的运动场景,设置一定的游戏情境,让幼儿扮演各种角色,参与运动,获得不同的体验。例如,幼儿扮演“小兔”练习双脚并拢跳,边念儿歌“小白兔蹦蹦跳,双脚并拢向前跳,双脚弯屈落地轻,妈妈夸我本领高”,跳至小河边,跨过小河,走过石子路,来到萝卜地,拔完萝卜,双腿夹物跳回来。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室、走廊、活动室等空间,有效串联,创设环绕式的路线。例如,幼儿扮演“小士兵”,在富有节奏感的音乐中,钻爬过教室创设的桌子山洞,避闪过寝室创设的导火线,滚过寝室创设的草地,跨过走廊呼啦圈布置的小河,抢占红旗。教师这样赋予室内运动游戏情境,能大大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和运动热情。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积极参与到挑战、趣味的游戏情境中,不仅可以体验运动的乐趣,还可以练习跳、钻爬、滚等动作。

又如,在攀爬墙上设置一些水管管道,让幼儿从低往高爬,爬至高处,拿一个球,顺着水管管道滑行下来,或是在攀爬墙上设置铃鼓,让幼儿爬至高处,敲击铃鼓,再往下爬。这样增加一些辅助材料,让运动变得有挑战,是深受幼儿喜欢的。

运动中的安全是不容忽视的,在巡视指导中,教师发现不安全的隐患,应及时排除,特别是观察幼儿对材料使用的安全,如组合摆放的牢固性,是否正确使用材料,会不会伤害到幼儿及同伴等。还要观察幼儿对运动规则的遵守情况,并给予幼儿一些自我保护和互相保护的建议,保证幼儿避开运动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险。

综上所述,教师要充分挖掘室内空间场地隐藏的运动功能,发挥每一个场地的空间优势,因地制宜地创设三维立体的室内运动空间,和幼儿一起创设不同的运动情境,引导幼儿自由结伴,自主选择运动内容,自主选择一些低结构、可组合变化的材料,自主探究运动方式,积极主动参与室内运动游戏。这样不仅能让幼儿体验合作、运动、游戏的快乐,学会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提高幼儿各种运动技能和运动能力,也能充分保障幼儿在特殊天气下或场地限制条件下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提升室内运动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室内运动创设空间
室内运动之体操
空间是什么?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享空间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保龄球
幼儿园有效开展室内运动的策略探究
参加室内武术练习对大学生的影响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