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共领导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2020-03-03 19:07刘光辉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边区根据地抗日

冯 兵,刘光辉

(四川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乡村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就的重要环节,是党在农村进行系列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党领导群众创造先进文化、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乡村文化建设主要以实现抗日战争胜利、争取人民解放为目标,以对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唤醒民众的民族意识为主题,以党领导的各个抗日根据地为依托,以新闻宣传、艺术创作、兴办教育、加强卫生工作等方面为主要内容。通过这场群众广泛参与的运动,激发了根据地人民的抗日热情、促进了根据地人民的觉醒,提高了群众的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还推动了根据地的政治和经济建设,推进了根据地文教事业的发展。开展对抗战时期党领导的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对于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如何在打好农村脱贫攻坚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推进农村地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党如何在新时代开展农村群众的思想工作、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一、抗战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背景与理论依据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对抗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在全国建立了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晋西北、华中、华南等十多个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的乡村文化建设主要以这些抗日根据地为依托而展开。

建立根据地之前,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均十分落后。广大农民饱受封建制度的压迫,致使当时的农村经济发展迟缓,群众思想愚昧、落后。同时,日本侵略者为实现真正占领中国的目的,妄图通过推行殖民文化、采取奴化教育的方式使占领区的广大农民接受其残暴统治。以此为背景,中国共产党为解放人民群众、唤醒群众的民族意识、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于开展抗日根据地经济、政治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根据地乡村文化建设,以抗日和民主为主题,在实现人民解放和抗战宣传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抗战文化。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乡村文化建设深受毛泽东关于根据地文化建设思想的影响。毛泽东在阐述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时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毛泽东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1942年,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学艺术必须与工农兵相结合、必须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方向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也就不易解决。”[1]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1944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文化是反映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但它同时又能指导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立不起来。”[2]鉴于文化建设对于根据地发展、夺取抗战胜利的重要性,毛泽东曾通过文化建设与军事斗争的对比来说明文化建设的地位:“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战线,也可以说有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个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此外,毛泽东明确了文化建设属于根据地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指出:“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胜利。”[3]在毛泽东关于根据地文化建设思想的指导下,各个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了乡村文化建设运动。

二、抗战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概况

抗战时期,党的乡村文化建设是以延安为中心、以各个抗日根据地为基地、在党和边区政府的领导下开展的广泛性群众运动。这一时期党领导的乡村文化建设,继承了五四运动以来党的文化传播传统,并在土地革命时期党的苏区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有了新的发展。这一时期党的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使文化生活适应于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使政治、经济的发展获得完全的解放”,主要任务则是“开展卫生、教育、报纸、文艺的大规模群众运动”[4]。从效果上看,党的乡村文化建设不仅促进了群众的思想解放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也激发了群众建设根据地、参与抗战的热情,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为了比较深入地了解抗战时期党的乡村建设的情况,本文对各抗战根据地的乡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以期比较全面地反映党在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乡村文化建设的政策、内容、措施和成效。

(一)陕甘宁边区

陕甘宁边区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所在地,是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的乡村文化建设,充分体现了抗日救亡、人民解放的时代特色以及新民主主义文化中的民主、科学和大众化的精神,不仅促进了边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的发展,也对各个抗日根据地的乡村文化建设起到了模范指导作用,推动了党的抗战动员工作的顺利开展。

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先后采取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推进边区文化建设。1937年8月,洛川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要求“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边区政府以实际行动促进了抗日根据地乡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在今日,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文化。”这就为抗战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会议所推出的文化建设政策强调:“继续推行消灭文盲政策,推广新文字教育,健全正规学制,普及国民教育”[5]。这些贯穿于整个抗战期间的方针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党的乡村文化建设的展开。

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的乡村文化建设不仅内容丰富全面,而且取得了出色的成效。新闻出版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通过报纸、期刊、书籍等途径扩大宣传,把新闻宣传看作是文化战线的关键环节。除了《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作为抗战时期党中央的机关宣传报纸外,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关中报》《三边报》《新文字报》等报纸以及《共产党人》《中国文化》《文艺战线》等报刊相继创办,对宣传党的抗战路线、方针、政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解放出版社和边区出版社所出版的《共产党宣言》《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边区中小学教材,极大地促进了对党的先进思想的宣传和文化知识的普及。文化教育方面,面对根据地农村地区识字率较低、中小学教育水平低下的情况,党和边区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坚持在战争的艰难环境中不断发展边区教育事业,在群众扫盲、学生教育、干部教育甚至少数民族教育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就,不仅为根据地建设输送了大量的基层干部,也对农村群众思想解放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据统计,“1940年,陕甘宁边区小学数量是边区成立前的近11倍。到20世纪40年代初,小学由原来的120所增加到1300多所,学生达4万多人。1944年以后又建立500多所民办小学。抗战前陕甘宁边区只有3所中等学校。抗战开始后先后创立鲁迅师范、边区中学等7所中等学校。在校生2500多人”[6]。陕甘宁边区实施“健全正规学制,普及国民教育,实施成年补习教育,保护流亡学生与失学青年”[7]等政策,保障了教育的大众化发展方向。

文艺建设方面,党在陕甘宁边区建立了为文化建设服务的文化社团,开展一系列文化宣传活动,并组织动员文学社团成员参与文化下乡,在根据地广大农村开展多种文化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导文艺工作者将创作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文化创作的大众性与现实价值。这一时期,陕甘宁乡村文化建设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主要有小说《小二黑结婚》、歌剧《白毛女》、歌曲《黄河大合唱》等;文艺报刊创办方面,则有《文艺战线》《中国文艺》《中国文化》《文艺日报》等,于抗战文化宣传、激发群众爱国热情方面影响深远[8]。医疗卫生方面,经过深入考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在政治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卫生医疗条件不发达是导致群众普遍健康水平低下、甚至封建迷行流行的主要原因。因此,党中央在边区农村大力开展卫生运动,通过报刊、黑板报、群众大会、歌谣、展览等多种宣传方式,在展开群众文化教育的同时,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并加强医疗设施建设,向农村妇女传授科学的接生方法,向群众宣传常见疫病防治知识,从实际效果上破除了封建迷信思想,真正从思想上实现了群众解放。就妇女生育一项而言,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帮助下,“1944年之后的两年间,边区农村开办接生班64期,培训接生员、改造旧产婆826人,基本实现每区一个助产员,2-3个行政村一个接生员,73%的地区推行了新法接生”[9]。

陕甘宁边区乡村文化建设有其鲜明特点,表现为乡村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建设相结合,服务于全国抗战的大局。为了抵制日本帝国主义奴化教育,党在政治文化宣传中坚决反对“一切悲观失望和分裂倒退的思想”和“汪精卫、叶青之流伪造的‘三民主义’”[10],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激发群众投身抗战的爱国热情。其次,陕甘宁边区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在文化创作、宣传等过程中与边区农村广大群众生活密切联系,宣传党领导的抗战斗争以及根据地建设的实例,体现了文化建设大众性的特点。此外,党在领导根据地农村思想解放过程中宣传农民主体意识,结合政权建设中的政治建设,真正从思想上将农民从封建压迫下解放出来。乡村文化建设中,党中央还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与抗战文化相结合,在宣传过程中借鉴了本地文化传播的传统方式,通过新旧宣传方式的结合使广大农民更容易接受党所主张的抗战文化。边区许多村镇成立了农村俱乐部,组织了业余剧团、社火队、皮影队等,因地制宜开展各种文艺创作和文艺活动[11]。陕甘宁边区乡村文化建设的这些特点彰显了乡村文化建设的时代特征,更贴近群众生活,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

(二)晋察冀边区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由聂荣臻领导和创建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曾被党中央称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和统一战线的模范区”[12]。晋察冀革命根据地不仅创建最早,而且大部分处于交通运输的枢纽地区,对华北地区的抗战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抗战局势的发展十分关键。聂荣臻领导下的晋察冀根据地,在发展政治、经济、军事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其开展的乡村文化建设,在总体的政策、方针与党中央领导的陕甘宁边区保持基本一致的同时,具体措施等方面又有自身的特点。

晋察冀根据地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保证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1938 年《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决议案》确定了抗日根据地文化教育的方针:“发扬高度的民族精神,加强抗战力量;培养健全的军事政治干部领导抗战;造就专门技术人才,建立抗战时期各种事业;培养热烈的新青年,扩大民族革命的基础势力;提高一般民众的文化水准,并增进他们的健康。”[13]足见晋察冀边区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1940年8月,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正式公布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北方分局关于晋察冀边区目前施政纲领》,其中第十八条就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做出详细规定:“在提高国民文化水准及民族觉悟的目标下,实行普及的义务的免费的教育,建立并健全学校教育,至少每行政村设一小学,每行政区设一完全小学或高小,每专区设一中学,高小及中学应收容半工半读生;建立并改进大学及专门教育,加强自然科学教育;优待科学家及专门学者;开展民众识字运动和文化娱乐工作,定期逐步扫除文盲。”[14]之后,晋察冀根据地党委机关报《抗敌报》发表《晋察冀边区的文化教育运动》一文,提出要在农村广泛开展文化教育事业建设。边区政府的这些方针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对动员根据地农民参与抗战斗争起到了关键作用。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与陕甘宁边区相似,但具体方法措施却具有鲜明特点。新闻出版方面,边区政府成立不久就创建了党委机关报,并鼓励各地创办报刊、建立出版机构。至1938年8月,各类报刊已有50多种;边区各地出版机构出版了大量书籍,种类有220多种[15]。文艺建设方面,边区政府广泛采取剧组演出、歌谣传唱、文艺训练、文学创作等方式推进根据地乡村文化建设。以剧组创立和演出为例,1937年12月11日,“抗敌剧社”在边区党委的领导下成立。“抗敌剧社”创作并演出了《子弟兵和老百姓》《戎冠秀》《战斗里成长》等大量优秀剧目,以戏剧的形式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恶行,赞扬抗战军民与敌不懈斗争的精神,促进了抗战文化的宣传[16]。文化教育建设方面,边区政府领导广大农村群众在中小学教育、群众教育、干部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以群众扫盲教育运动为例,边区政府通过宣传、组织群众识字,举办与群众识字相关的识字运动周、识字竞赛等活动,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识字热情,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据统计,“到1940年,在冀西,仅五专区各县就扫除文盲12万人,仅阜平一个县就减少文盲1400多人,唐县减少文盲3600多人。在冀中区,识100字以下的265326人,识101至200字的49761人,识201至400字的31687人,识401至600字的21138人,识601至1000字的17813人(其中男14667人,女3146人)”[17]。科学文化成就方面,晋察冀根据地建立之前,根据地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广大农民多受封建迷行思想的控制和压迫,再加上根据地位于战略要地,日军在侵略过程中大肆屠杀,造成瘟疫等疾病在当地流行,破除封建迷信、传播科学文化与普及疫病防治知识迫在眉睫。根据地建立后,边区政府积极组织人力物力开展乡村文化、卫生建设,并通过报纸、口号等鼓励群众参与卫生教育、疫病防治、新接生法培训、医药合作社建设等运动,为根据地乡村科学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其他抗日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乡村文化建设受中央相关政策和方针的影响,在总体文化建设的内容层面具有相似之处。由于各根据地所在地域不同、地区的文化基础和特色不同、面临的抗战环境不同等,各个抗日根据地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局面。这里重点对各个抗战根据地乡村文化建设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展现抗战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概况。

华中抗日根据地位于华中、华东的部分地区,是由党领导的新四军创建的抗日根据地。其“处于长江中下游,经济发达,文化水平普遍较高。聚集了一大批知名的文化人、经济学家,故财政经济工作很有成就,文化教育事业非常活跃,这是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特色”[18]。华中抗日根据地乡村文化建设卓越的成效得益于根据地领导的大力支持。“新四军叶挺、项英、陈毅、刘少奇等领导人,尊重文化人,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争取和团结广大知识分子。”[19]

山东抗日根据地乡村文化建设比较突出的特点是继承了当地优秀传统文化。齐鲁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抗战时期山东乡村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在根据地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结合根据地农村地区面积广泛的特点,创建了适合当地的乡土文化,大大促进了抗战文化在农村的广泛传播。以歌谣创作和传唱为例,“鲁中南区音乐工作者利用当地秧歌调、小放牛调、锯大缸调及各种五更调等改成新词的歌曲即属此类;另一类是作曲家以当地传统民歌为基调,重新加工创作的歌曲,如妈妈娘好糊涂调、十杯茶调、打花棍调等”。诸如此类的民谣经过文化工作者改造后,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在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同时宣传了党的先进文化。

太行抗日根据地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比较有特色的宣传方式是民间小戏。太行山区由于交通闭塞,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民间主要流行的便是具有乡土特色的戏剧。在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民间小戏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秧歌戏。中国共产党在太行乡村文化建设中,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结合抗战文化修改传统秧歌剧的内容和形式,利用这种新的秧歌剧向群众宣传革命文化,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党和边区政府推动下,边区出现了许多秧歌队,《解放日报》报道:民国33年(1944)根据地每 1500人中有一个秧歌队;太岳区22个县统计,临时性的秧歌队就有2200多个[20]。新秧歌剧经过发展成为太行根据地最普遍的娱乐方式,“凡是大一点的村子,差不多都有剧团,而秧歌在一定的季节,更是大小村庄差不多都闹的”[21]。新秧歌剧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新民主主义文化以及农村新的生活方式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党领导的晋西北、晋冀鲁豫、山西、沂蒙、皖江、苏常太等抗日根据地的乡村文化建设也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抗战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启示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乡村文化建设在促进抗日根据地发展和新民主主义文化传播等方面成效显著,对今天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社会思潮多样化的环境中,新时代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民众头脑,教育农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乡村文化建设各方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乡民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农村社会风尚。坚持发展适合新时代中国国情、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时代主题的先进乡村文化。

新时期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同时注重文化传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抗日战争时期,党和边区政府开展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增强广大农民的主体意识,促进群众在思想上觉醒,进而在党的领导下参与抗日斗争与自身解放运动。文化建设涉及教育问题、封建迷信残余问题、对旧有文化形式的改造以及文化形式创新问题等,中国共产党的乡村文化建设对于社会各个阶级、各阶层均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从不同群体的客观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情况予以系统化的教育引导和改造。这些经验启示我们,新时代的乡村文化建设须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多样的传媒方式,传播贴近人民生活、能够引起人民共鸣的乡村文化。

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灵魂,对社会主义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同化群众心理、凝聚社会力量、规范群体行为等功能,是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乡村文化建设,使群众在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促进了党在根据地其它工作的顺利展开。进入新时代,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更要注意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新时代农村必须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以实现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目的。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广泛而持久地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当前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不能只把重点放在农村经济建设方面,而是要实现农村社会全面发展,尤其是要把乡村文化建设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22]。

新时代的乡村文化建设要继承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并结合时代特点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造,使其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需要。“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从来就不是在自我封闭中实现的,而是要吸收各种先进文化成果并把它转化为民族自己的形式和风格。要改造和利用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为当代文化建设服务。文化的民族性是建设和发展民族新文化的基础。”[23]抗战时期党领导的乡村文化建设并未一味对传统文化进行全盘否定,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腐朽的封建迷信思想坚决摒弃,对于可以利用的优秀部分采取改造、升华的处理方式,促进传统文化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融合发展。开展新时代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也要坚持兼容并包、继往开来的原则,在吸收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以及西方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服务于群众、有利于农村建设的乡村文化。

猜你喜欢
边区根据地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抗日英烈马威龙
爷爷的抗日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陂孝礼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