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情境中的德育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3-03 06:06巢红开
关键词:德育情境游戏

巢红开

■江苏省常州市龙城小学

德育并非单独存在的,德育也不是独立的,为了获得更为理想的德育效果,必须将其贯穿小学教学的整个过程,并在小学阶段的不同学科当中渗透。小学数学教学中包含着大量的德育元素,为了提高数学德育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提高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需要积极创设游戏情境,并在游戏活动当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用好其中的德育资源,让德育无声融合。本文将着重就如何把游戏情境中的德育元素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推动德育和数学游戏的结合进行分析。

一、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开展德育的可行性分析

德育是以培养学生完善人格与思想道德品质为重点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的综合人才。在小学教学阶段,德育是一个重要课程内容,除了需要在专门学科当中培养学生道德素质之外,还可以在其他学科的融合当中提高德育效果。小学数学新课标就特别指出要促进数学教育和德育的有机整合,最终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事实上,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推进德育是有很强可行性的,主要体现在:第一,小学生可塑性强。小学生刚步入到数学学习阶段,对数学学科的理解停留在较浅层次,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怎样的课堂,学生就会逐步形成怎样的课堂感性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融入德育内容,增加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并在知识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第二,数学知识和生活关联性高。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学科,数学教材当中的诸多内容都和生活关联度极高,而德育同样也具备很强的生活性,所以二者能够结合生活找到有效融合点,促进生活中德育理念和数学知识的有效整合,并借助游戏思路进行体现,让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收获更多的思想感悟。第三,数学教学形式多样化。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教学形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游戏化教学和数学教学融合之后,教师能够给学生呈现一个多样化的学习课堂,并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收获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等优良品格。

二、在游戏情境当中开展小学数学德育的意义与原则

游戏化教学法是以游戏活动为载体进行课程指导的教学策略,在该方法的应用中注意给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游戏化情境,能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参与动力和积极性,也能满足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获得更为理想的学习与参与效果。在游戏化情境之下,学生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数学知识学习中,也能够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指导,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游戏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天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增加学生实践体验的同时,把德育渗透到数学实践当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利用游戏教学方法推动小学数学和德育的整合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精心设计游戏活动,既要体现出数学学科的特性,促使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掌握数学知识点,又要渗透丰富的德育元素,便于利用游戏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的培养。教师在游戏设计之前要做到多方考量,加强学情以及教学情况分析,找到游戏和数学德育的最佳融合点。二是加强师生互动和深度交流,体现出教师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发扬主体精神,以主人翁的角色投入游戏活动,深层次挖掘和把握其中的德育素材,完善学生道德品质。

三、游戏情境中的德育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布置趣味习题,增强耐力毅力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点虽然较为简单,但是小学生的年龄也比较小,思维能力相对薄弱,如果不能够选择学生接受度高的教学方法,也无法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引入游戏化教学法就是解决这种矛盾的重要手段,其中每日为学生布置一道趣味性的数学题,并长久坚持下去,就是一种游戏化教学的延伸,同时也可以通过每日坚持的方式培养学生耐力与学习毅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逐步形成坚韧不拔的品格,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趣味游戏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动力,也可以让学生积累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例如,在学习完比大小的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在每日习题布置当中为学生设置趣味性题目:小王比小李年纪小,小张比小王年纪大,小李比小张年纪小,那么谁的年纪最大,谁的年纪又最小?在每日布置了习题之后,教师可以在第二天公布正确答案,并指导学生坚持答题,把每日的题目记录在一个摘抄本上并写上自己在思考问题时的思路和方向。这样的游戏化情境,能够为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以及学习品质培养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让数学课程更加精彩纷呈。

(二)组织合作游戏,培养合作精神

对于小学生而言,同学间的和谐相处是至关重要的,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可以让他们在互帮互助中共同面对数学难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学习的喜悦,无形之中培养合作精神,提高道德品质。有合作就会有竞争,小组之内的成员会进行密切合作交流,并把集体智慧转化成为丰富的学习成果,而小组之间则形成了良性竞争关系,在竞争当中争取获得游戏中的胜利。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合作游戏,并对游戏任务进行统筹安排,在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品质,不断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例如,在教学“钟表的认识”时,很多学生对钟表的认识比较模糊,在时间的学习方面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也让很多学生出现了抵触情绪。对此,教师可以精心设置小组合作游戏,鼓励学生在游戏活动当中掌握时间在钟表上的表达。比如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标明不同时间的图片,并准备好一个能够随时调节指针的钟表表盘,在给出时间图片之后,让每个小组成员团结协作,立即在钟表上标示出相应的时间,答对则记一分,答错扣一分,看哪个小组的得分最高,哪个小组就可以获得奖励。在合作与竞争的游戏活动当中,每个学生都表现出了强烈的热情和积极性,主动融入团队为小组赢得荣誉,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互助。

(三)设计角色游戏,优化道德体验

为了提高学生道德品质,促进数学德育的有序开展,教师如果只是运用照本宣科的方法,用语言阐述相应的道理,会影响学生的接受度,只有让学生获得真实而又深刻的道德体验,才会让学生把道德思想转化成为实际行为,并用道德规则约束自己的行动。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扮演相关角色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道德体验,并在游戏活动当中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道德精神。例如,在学习“元、角、分”时,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正确认识人民币,还要让学生学会用人民币购物,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认识到人民币属于国家财产,代表的是国家的尊严,每个中国人都需要爱护人民币。对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超市购物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以及售货员,并用人民币进行交易,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交流互动,从不同的角色出发增进对人民币的了解,并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四)开展社会调研,提升责任意识

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是德育的一项核心内容,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之下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能够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广泛关注,并让学生主动为解决社会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比如环境问题、插队问题、让座问题等都能让学生在分析关注社会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建立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并从多个方面出发启发学生提高综合素养。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组织社会调研游戏活动,把社会问题调研和数学学习进行整合,让学生在游戏化环境下受到责任教育。例如,在学习了简单的统计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统计思路,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表格,要求学生对社区老年人的健康、运动、家人陪伴、医疗等信息展开统计归纳,提升学生关爱老年人的积极情感和责任意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各组的调研成果,学会分享交流和良性竞争。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游戏化教学的受关注度大幅度提高,学科教育更是朝着人性化以及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特别将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放在关键地位。小学数学教学在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而有效融入了游戏化教学方法,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游戏情境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鼓励学生活学活用。游戏情境中包括大量的德育元素,是非常宝贵的数学德育资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切实找准数学和德育的关联,借助游戏化教学策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的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德育情境游戏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