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田径教学中的德育因素

2020-03-03 06:06张志强
关键词:长跑德育动作

张志强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西关小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田径运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长跑活动能提升学生的坚忍品格,在短跑中能促使学生注重日常积累,投掷训练有助于让学生精益求精,跳远训练能让学生思考协调联动的重要性,接力训练能促使学生探究如何和同伴合作。这些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提升体能训练的效率,更能起到德育的作用。

一、长跑,培养坚忍品质

不少学生认为长跑容易产生疲惫感、不适感,所以常常会找借口逃避长跑训练。针对这种问题,教师要将德育融入其中,用模范人物的力量促使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看看自己有什么不足之处,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获得胜利,并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长跑训练中。

在长跑活动中,当学生借口身体不适想逃避时,先要了解其真实情况,若确系说谎,则要把握住机会开展德育。首先给学生讲述“马拉松”的起源,并鼓励学生思考:“故事里的主人公希望能跑回家告诉人们战争胜利的消息,最后竟然力竭而亡,大家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学生认为:“他有着坚强的意志。”鼓励学生辩证思考:“可是,战争已经胜利了,就算迟一点告诉人们这个消息也没有关系,他为何要白白牺牲自己的生命呢?”学生思考后认为:“他有着浓浓的爱国之情,知道祖国的人们都渴望得知这个消息,所以才会坚持到底。”再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行为进行思考:“可是,我们有的同学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还编造理由,大家觉得这样做对不对呢?”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此时师生一起参与到长跑中,相互鼓励,战胜困难。

在小学体育课中要合理利用体育活动,提升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发展其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言传身教的方法,和学生一起参与到长跑活动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感动并影响学生,做到真正的为人师表。此外,选择世界大赛中的优秀运动员或者学生身边的先进代表,也能起到模范作用,有助于他们养成坚韧的品质。

二、短跑,根在日常积淀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对于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在引导他们开展短跑训练时,可以巧妙设置情境,创设游戏竞争的氛围。除了在课堂上设置短跑游戏以外,还要连通课堂内外,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构筑短跑情境,尝试日复一日地训练。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逐步意识到要提升短跑实力,不能一曝十寒,重点在于日常积累,能促使学生形成持久努力的品德。

在短跑训练中,首先设置情境,用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在龟兔赛跑中,乌龟虽然不如兔子跑得快,但是它一直在努力,最终战胜了兔子。其实,短跑训练就是如此,如果能注重日常积淀,那么就能获得成功。”引导学生参与到“挑战自我”的游戏活动中,首先根据自身的短跑成绩设定一个预估成绩,然后制订训练计划,除了课堂上的训练以外,还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参与到训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选择每日一跑到每日五跑的任何一个数值,并给其分发卡片,卡片上绘有七色花,完成一天的训练则涂抹一片花瓣,一周过后就能集齐一朵七色花。最后看谁能突破自我,得到更好的成绩。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意识到了日常积累的重要性,他们在参加其他项目的体育活动时也会运用类似的方法。

小学体育教学要本着“健康第一”的思想,将单一的授课模式转化为生动活泼的课堂模式,利用情境化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结合生活创设情境,能促使学生强化日常积淀,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提升体育核心素养。

三、投掷,强化动作细节

参与投掷训练的时候,动作细节十分重要,如没有注意出手的角度、握球的姿势等,投掷能力很难得到提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分析对比自己的动作,看看有什么错漏之处,并尝试改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强化了动作细节的训练,提升了体育技能,同时也养成了精益求精的良好品德,起到了德育效果。

在指导学生实心球投掷的时候,将学生的动作拍摄下来,分发给他们,各自对照标准动作进行分析,看看是否能找出动作中的问题。如有学生便发现:“我的投掷角度不对,在标准动作中,投掷者的眼睛是向斜上方看的,投掷的时候球也是向这个角度出去的,但是我却向下扔,这样实心球无法呈现出抛物线的形状,效果也就会受到影响。”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在调整了细部动作后,大家是否发现自己的实心球成绩得到了提高?”在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后再鼓励学生思考:“从这件事情中,大家得到了什么启示呢?这对于你学习其他的学科是否有帮助呢?”学生有所领悟:“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思考、仔细观察,这样才能觉察出细微的差别。”还有学生提出:“学数学时一步计算失误,整个答案就错了;背课文也要注意每一个字,不能出错。所以重视细节对于提高学习成绩是很重要的。”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认识到了“细节决定成败”。

教师要抓住时机巧妙地进行德育渗透。如在学生掌握了投掷细节动作后,就要快速把握住这个课堂生成资源,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为何投掷成绩有所突破,其精神根源是什么,这样就能让学生养成凡事仔细思考、认真观察、理性分析的好习惯,增强其体育精神。

四、跳远,贵在协调联动

跳远也是田径运动中的重要内容,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身体的协调联动。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情境感染的方法,先引导学生思考在跳远的时候,如何合理调控身体的各个部分才能获得更好的成绩;然后再引导学生拓展开来思考,分析在一场比赛中,如何能协调所有的成员取得胜利;最后再扩大到国家方面,思考一个国家要成为强国,是否需要全体国民协调联动。在理解了这些后,学生自然会提升道德修养。

在跳远训练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调整手臂、腿部、腰部,促使其协调联动,鼓励学生思考:“有的同学在跳远的时候身体已经跳出去了,但是手还在身体的后侧,大家觉得这样能否提高跳远成绩呢?”学生认为:“这样不行,会导致身体重心靠后,成绩自然会受到影响。”鼓励学生反复训练,思考如何能协调身体运动。利用此契机引导他们思考:“在跳远的时候要注意身体各个部分的协调,那么在参加足球、排球等比赛的时候,每一个队员是否也要注意打好配合战呢?”学生有所感悟,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再强大都无法确保团队胜利,只有大家齐心合力才能获得成功。再引导学生展开以小见大的思考:“那么,对于国家呢?每一个人在其中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宽阔,认识到了协调联动不只是针对跳远,对于国家建设也是如此。

情境感染法能促使学生以小见大,从体育运动项目入手,拓展开来思考人生,探究国家,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在无形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同时,学生也会觉得这样的体育课不仅提高了身体素质,而且还能引人反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接力,讲究无缝衔接

接力跑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学生要掌握传递接力棒的正确方法,做到无缝衔接,若出现丢棒等情况,必然会影响成绩。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和同伴更好地合作,探究个人在集体中要起到怎样的作用。

在组织学生参加接力跑的时候,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不丢棒,怎样能促使配合的效果达到最好。有学生提出:“在传递棒子的时候,要注意手的位置,递棒的人握着下端,接棒的人拿着上端,这样就不会出现抓住对方手这样尴尬的问题了。”还有学生提出:“在还没有接到棒子的时候就要做出跑步的准备动作,最好手脚能小幅度动起来,这样就能在得到棒子后快速做出反应。”在探讨了如何无缝衔接后,鼓励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在班集体中占有怎样的地位,思考如何才能在学习、工作中和同伴进行“无缝衔接”,体现集体凝聚力。

《小学德育纲要》提到体育锻炼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技术和技能,更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等方面的精神。在接力跑中探究无缝衔接的好方法,能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强化团队意识,提升道德修养。

猜你喜欢
长跑德育动作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九色鹿”的“长跑秘诀”是什么
动作描写要具体
十一年长跑的爱情:此生只爱你
长跑囧事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兵贵神速话『长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