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下,如何实现“立德树人”

2020-03-03 06:06梁仲燊
关键词:立德立德树人家长

梁仲燊

■广东省新兴县惠能中学

一、新时代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新时代的教育环境下,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校园霸凌、高校学生违法犯罪、港独教师、青年学生反华等事件,这些无一不警示着家长与学校,当前的教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认真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

二、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个人的人格是由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家庭和学校都对孩子人格和品德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合适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建成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但部分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总是宽以待己、严以待人,不但树立了坏榜样,更引起孩子强烈的不满与恶意的反抗。此外,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和家庭背景下,很多父母既要因为忙于生计而早出晚归甚至离乡别井,又要在生活上料理老人小孩等家庭琐事,时间都被抢占了,忽略了对孩子的精神关注和交流,教育仅依赖学校与老师。

(二)以考试分数作为学校、学生的唯一评定标准形成恶性循环

当前学校以升学率作为打造名气、招揽生源、评先评优的核心标准,而升学率又以考试分值作为唯一标准,因此学校基本推行分数教育。在教学上,教师主要负责传授文化知识,指导学生如何拿高分,以分数高低、排名前后来定义优差生,并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不断灌输这种观念。因此,父母从学校、教师那里收获最多的是孩子各学科的分数、排名与成绩进退等信息,极少了解孩子在校的品德表现与心理变化。久而久之,父母也习惯于只用成绩来寄望孩子的未来,形成恶性循环,德育慢慢被淡化,甚至缺失,孩子得不到完善的教育,最终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可用之才,甚至可能危害他人与社会和国家。

(三)“异化沟通方式”普遍存在,日常的交流演变成语言暴力

生活中,越是我们在意的人、我们爱的人,我们往往就越会抱有过高的期待,期待对方能够积极给予我们感情上的回应,却经常会忽视对方的需要,最终带来的,很可能就是对彼此的疏远和伤害。著名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称这种语言表达方式为“异化沟通方式”。而这种情况在家长对孩子的训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中往往会经常性地出现,他们通过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孩子和学生;经常性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回避应该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责任;以强人所难来实现对孩子的控制,强迫孩子做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尤其是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只会向着反方向越走越远。

三、如何“立德树人”

在新时代的教育环境下,如何响应国家的号召,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认为必须家长与学校双管齐下,同时家长、教师、孩子三方之间要逐步建立“非暴力沟通”模式,让孩子真正体会到爱。

(一)家长树立榜样,实行合适的家庭教育

首先,父母必须以身作则。遗传和家庭环境都来自父母,要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必须先成为那样的人,在日常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其次,认识并处理好家庭中的亲子关系。父母不能打着孩子的旗号,满足自己的需求,多倾听、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给予孩子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有力保证。当我们有机会去倾听时,常常会发现“叛逆”的行为其实是孩子试图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交流方式。父母多倾听,才能洞悉孩子身体和心理的变化,根据孩子的性格和对教育方式的反应来及时调整、正确引导和持续鼓励。再次,是引导孩子尊重秩序并接受社会规则,让其在当今社会更好更顺利地立足。最后,还要加强与学校的教育联动,绝不能直接将孩子甩给学校,而要合双方之力来促成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完善学校教育体制,实现核心素养教育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日常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师群体也存在正反两面的现实案例,正面的如“来自吉林省辽源的孙影老师,放弃在深圳的稳定工作,奔赴贵州贫困山区支教助学、捐建希望小学、为300多名贫困生找到资助”“来自海南省屯昌县的李修雄老师在一个硬件不够,无法获得正式编制的山村小学坚守了18年的教学”等;反面的如山东德州发生过的“两脚踢出一条命”的事例等。诸多的事例,让我们反思和深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的榜样,只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如何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议各地的教育部门应该多开展师德师风培训,比如邀请优秀教师开讲座分享教育经验,组织教师观看教育案例视频、学习职业道德规范与准则等;健全教师的评定体系,根据对新时代教师的要求,制定全面性、多方位的评定标准,以此引导和甄选优秀教师。

2.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班会是学校德育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和平台。班主任不能把班会停留在班务传达、加急补课、安排集体大清洁等简单的层面上,而要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一周或近期出现的问题,开展一系列以“爱国、团结、助人、安全、心理、健康、求学”等为主题的班会,通过观看教育视频、分组讨论、辩论、做游戏等形式,提高学生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进取的能力。

3.把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还须把知识与社会、生活、道德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教师在教授功率时,应该教育学生在宿舍要安全用电,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忽视他人安全,把潮湿的衣服挂在电风扇上容易引发火灾;又如教师在分析化学物质毒性程度的时候,可以穿插林森浩投毒案例,教育学生学会团结友爱、宽宏大量等道理。“立德树人”是需要全体教师携手推进的,即便是普通任课老师也不能当甩手掌柜。

(三)做到非暴力沟通,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和爱,教育更有效

当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孩子时,可以通过“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个步骤来逐步与孩子建立“非暴力沟通模式”,合理地表达出我们的感受和需求,避免无谓的愤怒和争吵,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和爱,最终实现有效沟通。

一是客观性观察,需要家长和教师不带感情色彩地去描述一个既定事实,而非是打上标签评论孩子;二是表达感受,向孩子表达我们观察后的感受是“兴奋、喜悦、甜蜜、欣喜、感动、害怕、担心、焦虑、着急”等;三是表达出需要,向孩子真诚表达出是哪些需要导致了我们刚才的感受,“我感到……,是因为我……”;四是技巧性提出请求,真正的请求是给予选择,而不是过于勉强;请求需要具体化,越具体越好,否则含糊不清,孩子就很难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会被误以为是“命令”。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这四个步骤,其实相当于把我们平时的语言习惯和结构打乱重组,和孩子说话前,家长和教师都需要通过这四步来检查一下自己的思维和表达方式,看看是不是有哪些词语或是句子会让孩子觉得不舒服,甚至引起对方的强烈反感。

新时代的教育是核心素养教育,是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优良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教育。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家庭和学校要双管齐下,把非暴力沟通方式应用在日常教育中,齐力推进,才能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立德立德树人家长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家长请吃药Ⅱ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