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毕业班班主任工作的优化策略

2020-03-03 06:06谈玉兰
关键词:毕业班任课教师班级

谈玉兰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梁家墩镇中心学校

一、农村小学毕业班管理中遇到的难题

(一)个别学生教育难度较大

农村小学毕业班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外在表现参差不齐,这就会出现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上和行为管理上的差异。面对即将完成的小学阶段学习,一些后进生存在“快要结束了”的心态,学习态度不积极,作业不按时完成或是不写作业。处于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小学毕业生有部分已经出现叛逆心理,对班主任的一些管教方式不满意,甚至不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出现扰乱课堂秩序和违纪的现象,不利于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影响整个班集体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水平。这部分后进生往往会耗费班主任大量时间和精力,加上家庭教育和这部分学生接触到的社会的影响等,都会影响班主任开展个别教育。

(二)学生行为习惯较差

农村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大多数跟随着爷爷奶奶,这种隔代教育存在着观念的不同,加上对孩子的宠溺,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很多学生存在心理缺爱现象,也容易出现易怒、暴躁、自卑等心理问题。小学毕业班的学生由于面临着即将升学的压力,加上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管教,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或是网络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加上自身缺乏明辨是非的正确观念和一些正确的价值导向,出现抽烟喝酒、厌学逃学、欺凌同学、打架斗殴等现象,甚至有些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青年的影响,参与非法赌博、偷盗抢劫和打架斗殴等,对整个班级管理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学业压力带来焦虑

小学毕业班学生面临着一定的学业压力,一方面是来自家庭的期望;另一方面是来自老师的期望,而这一时期恰好又是学生步入青春期的过渡阶段,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有些变化,部分学生容易出现焦虑、慌张、失眠等不良心理情绪,导致学生学习状态不佳,学习成绩不稳定,加剧学生的紧张和焦虑,出现恶性循环。特别是在班主任对其关注较少的话,学生就容易处于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加上父母关心少,甚至可能会出现一些极端行为,这就加大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难度。农村小学的班主任由于自身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和应用较少,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不够,导致学生心理教育问题成了班主任的一大难题。

(四)家校配合教育较少

农村地区很多小学生的父母都是外出务工人员,能够留在学生身边陪伴和真正管教的家长较少,这也就使得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较多。然而,作为学生父母,虽然知道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关键时期,一般也很少关心生活上的问题,很多家长过于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几乎大部分的家长与孩子的通话都是问学习如何,学生没有感受到来自父母更加真切的爱,也就容易造成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和父母聊天谈心。父母不在身边,对学生个人的教育问题父母参与得很少,也不了解学生在学校生活上和学习上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学校犯了较为严重的错误,班主任才会去联系孩子的父母,也就是将学生的具体情况汇报给家长。

二、把握小学毕业班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准则

(一)坚持以生为本理念

无论是教学还是班主任工作,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以学生认知范围内的事物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引导教育,这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班主任应基于以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班级事务管理中来,让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和互助学习,让学生在自我管理和执行任务中有责任、有担当地完成任务,培养学生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班级荣誉感。

(二)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时间较长的成长引路人,除了日常教学以外,还要在学生日常管理中开展立德树人相关教育,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思想道德品行,对还处于感性阶段又缺乏是非观念的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同时平等地对待和关爱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亲其师,信其道”。为贯彻好立德树人的任务,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自己言行举止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会尊重和理解学生,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这样既能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还有助于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提高管理艺术

班主任不仅要提高自身教学专业技能,还要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熟练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班主任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需要有很强的洞察力和细微的观察力,充分了解和把握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班主任要学习和提高教育艺术和组织管理能力,根据所在班级学生的特性采用适合本班学生的管理模式,对于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要及时与其他教师、家长沟通。对班级里的后进生和中等生,班主任更应多给予他们爱心和耐心,让学生在与班主任和谐相处的过程中,更愿意配合教师进行班级管理。

三、农村小学毕业班班主任工作优化的策略

(一)平等对待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农村小学毕业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水平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表现出的学习情况会参差不齐。对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平等对待和尊重每位学生,坚持以生为本理念,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每位学生发挥自身优点和长处,为建设更好的班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从小学毕业生角度出发,理解他们这一阶段的想法,日常班级管理中可以通过自身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尽可能多地让同学参与到班级学习和管理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班集体里发挥自己的作用,增强学生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将“教书”与“育人”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展多样化活动

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不是简单的说教就可以实现的,小学毕业班的班主任应该抓好智育和德育两方面。处于毕业班的小学生,需要更加注重学习能力的提高,小学毕业班的班主任应该根据每位学生认知水平、学习理解能力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分小组进行语数英的培优补差;开展游戏进阶式的学习辅导和练习训练,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技巧,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在强调学生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开展其他类型的活动,比如组织春游、秋游、篮球赛、辩论赛和文艺活动等,让整个班集体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感受师生之爱和同学之情,让学生在活动中为班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减少学生受到校外不良因素的影响,在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项活动中,逐步改变学生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也可以通过学生为主导的班会课,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引导

小学毕业班学生正面临着学业压力,也在逐渐步入青春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变化,这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困扰。尤其是农村小学毕业班学生,有些还受到家庭因素影响,给学生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班主任需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每次考完试后学生的心理安抚工作要具体落实,要正确疏导学生负面情绪,减少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小学毕业班学生带来的影响。在日常中,班主任要扮演好“亦师亦友”的角色,通过聊天和一些主题班会增强学生的信任感,及时给予有心理困惑和心理压力大的学生正确引导,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避免因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四)加强与科任教师和家长的沟通

班主任工作不单纯是班主任个人的事,还需要其他任课教师和家长共同协助。班主任不能时刻监控着学生,因此需要与各任课教师进行学生学习上的统筹,多方面了解每个学生。虽然小学毕业班学生更注重学习,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也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变化。有些小学毕业班学生不服从班主任管教,但对某任课教师还是信服的,这时班主任就可以让学生信任的任课教师协助自己工作,与出现问题的学生再多沟通。此外,农村小学毕业班学生父母大多外出务工,但平时也要多沟通联系,让父母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而不是只有学生犯错误才找家长汇报,要引导父母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猜你喜欢
毕业班任课教师班级
班级“四小怪”
小学毕业班师生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班级英雄
户外课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对密大附属高中毕业班所作的演讲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浅谈毕业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