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了你衣服,还要用你相机拍照?

2020-03-03 14:33子恩
南都周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凤凰古城商家景区

子恩

在凤凰古城江边穿上苗族服装拍照,成为不少游客的“指定项目”。(图文无关)

作为游客,去长白山滑雪不能让朋友教滑雪,必须请雪场的教练;去福建南靖自驾游,免费的县道本地人可以走,外地人却必须买门票走景区道路;江西婺源的熹园,游客不穿汉服就不让进……旅游路上“套路”满满,只是这些坑来得越来越清奇了。

这段日子,这匪夷所思的旅游霸道条款最近又新增了一条:游客租衣服穿竟然不能自拍,只能请商家拍照? 理由还很特别:我们相机一万三!

借了衣服, 你也只能用我的相机拍照 

回顾一下事件:12月13日,有几名游客在湖南凤凰古城游玩时租借湘西特色服装穿,租完才被告知不允许自己拍照,只能让商户拍照。视频中,身着浅色羽绒服、头戴黑色帽子的女商家制止消费者自拍,其中的“道理”十分荒谬,称游客的相机不行,而自己的相机“一万三”。12月14日,游客公开发布相关视频,多家媒体纷纷报道转载,微博账号人民日报、头条新闻等均关注报道了事件。很快,#游客凤凰古城租衣服被禁止自拍#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引起全网关注和吐槽。

在上述相关新闻的微博评论当中,有评论直言说:“不是‘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而是以前没上过热搜。”其他评论者也纷纷吐槽和分享自己在凤凰古城遇过宰客的情况。

在知乎上,这一问题也引起广泛讨论。武汉大学法律硕士、知乎用户“刑律小陈”认为,强行搭售尚且属于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业内人士分析,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在第二十四条也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商家已涉嫌违法。

事件发生后,湖南凤凰及凤凰古城做出回应,欢迎监督。 凤凰县文化和旅游局迅速回应称,“正组织相关部门严厉打击,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属于个例。”12月15日,湖南凤凰县表示,已经由县旅工委牵头组成调查组,对违规租照当事人依法拘留,取缔民族服装租赁照相资格。接下来,针对景区的民族服装租赁照相活动,当地政府部门表示将开展整治和规范行动。

记忆中的美好,现实是“一颗老鼠屎!” 

凤凰古城宰客现象不是新闻,2013年就曾因实施捆绑售票引起争议。公共厕所也一度要收费。黄金周过夜收费100元一台的收费停车场,竟然大字招牌写着:“只包停车,不包看守。”

一些商家想方设法掏空游客钱包,有网友说:“点一杯奶茶80块,服务员还说,要不你给100,我给你上点瓜子?”无良商家已经将强制消费的老套路玩出花儿来。

在南都周刊随机访问的几位到过凤凰古城的游客中,他们对古城的风景一致好评,而对其地方服务却存在严重的意见分化: 上海白领小慧2013年和2018年先后去过凤凰古城,她觉得“很多坑,什么都不敢买”“遇上什么样的商家,全靠人品”。深圳游客何小鹏表示,自己很喜欢那里,“可能主要是我没有跟商家有太多接触?”2014年去过凤凰古城的广州游客国哥说:“对古城的印象不错,特别是独特的环境和山水,只是觉得商铺太多,太商业化,有点开发过度了。”

而上述事件涉及的租赁服装,其实是中国的古城、古镇很常见的生意,广州游客国哥之前去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也特地租苗族服装给女儿拍摄,“不记得多少钱,反正不贵。” 热衷旅拍的黄思思在多个景区都租过服装。她介绍说:“明码标价,低则20元一套,100元甚至几百元的也有。租了想去哪里拍都可以,按时还回来就行。只要不弄烂或者明显弄脏,店家都不会多收钱。”

黄思思指出,这些商家都是以衣服租赁作为辅助盈利模式,有的是民宿,有的是餐厅,有的是手工艺品店,有的店只提供衣服出租,有的则是租衣服+拍照。“但是像凤凰古城这种情况,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看来以后租衣服还得再三确认条款才行。”她说。

租賃服装,其实在国内的景区内是很常见的生意。山西临汾,游客在壶口景区骑驴拍照。(概念图片,图文无关)

去一个风情万种的地方,穿上有特色的衣服,拍一组美美的照片制霸朋友圈,已经是很多游客行程里的“指定动作”,在乌镇、丽江古城、青岩古镇等“网红”旅游目的地,这样的服装租赁店随处可见。

像这样的“旅拍”摄影并不少见,这些项目一方面满足游客的体验型消费,另一方面也确实能为商家带来可观的收益。西江千户苗寨景区管理者就因为看好这门生意,于2016年给当地村民统一规划安置了200多个新型服务摊位,其中就有照相点。此前也有报道,两位经营苗族服装出租、拍照生意的摊主,8个月就能赚了20多万。

摄影发烧友平哥在云南沙溪古镇也经营着一间中档民宿,只有几间房,非旺季每晚房费两三百元。店里同时出租数十套当地少数民族服饰和汉服、唐装等,住店客人和请他拍照的客人都可以免费穿。

“一般拍一个造型380元,说是拍半个小时,我拍高兴了,常常也就不看时间了。”因为技术好,性格也好,找平哥拍照的人特别多。他告诉南都周刊,目前基本上每天都会有人来拍,旺季一天要拍好几组,“譬如国庆节,早上6点拍到傍晚。有些女孩来沙溪玩三天,天天都来找我拍一组。”

旅游业本就应充分释放活力,给游客提供多元服务,但总有不良商家坏了规矩。对于凤凰古城这次事件,平哥直言是:“一颗老鼠屎!”

“拍照”之后, 下一个槽点是什么? 

服装租赁是旅拍产业链中的一环,这本是门不错的生意,属于新兴的场景式消费。尤其在目前国风盛行,汉服当道,民族服饰、洛丽塔服装也在旅拍群体中非常流行,景区和商家如能结合这一潮流进行优化升级,提供更优质、更有创意的拍摄环境和服务,将大有可为。

#游客凤凰古城租衣服被禁止自拍#的话题之所以快速冲上热搜,很大程度是人们对其没有爱惜羽毛的惋惜。

“一座青山抱古城,一湾沱水绕城过”,沈从文笔下的那个小城,却一次次凭各种“套路”“陷阱”冲上社交话题榜,不少旅业经营者依旧保留着“宰客”生意的思维,认为游客只会来一次,能坑则坑,却不曾想,在当下的注意力经济时代,一个小小的负面消息就能在短时内被高速发酵,无限放大。

此类舆论漩涡中,网友们的惯常思维是将负面消息与事发地打包审视,在这个热搜里,很多人留言称“再也不敢去凤凰古城”“谁租衣服谁遭殃”,就是例证。游客黄思思也说:“凤凰古城是把一手好牌打烂,以后大家都不敢去凤凰租衣服了。”

游客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景区拍照留念。景区内使用什么设备才算是“专业摄影工具”也成为热议问题。(概念图片)

而在微博上,就有凤凰古城的民宿主表示,“希望网友们不要一棒子打翻一条船”。

今年年初暴发新冠疫情以来,全国旅游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漫长寒冬。绝大多数旅游从业者无论从心力精力到财力上都蜕了一层皮,却还有这么多无良商家忘记了那几个月人迹罕及的恐惧,再度以杀鸡取卵式的套路欺诈游客,不免令游客心寒和不齿。

就在11月份,一段“象鼻山景区不准游客自带摄影师”的视频热传,话题登上热搜榜,引起了网友热议。游客称,景区不允许游客自带摄影师拍照。视频中可以看到,象鼻山工作人员称已承包景区内的拍照业务,游客自带的摄影师会影响他们经营。引发网友热议的视频在网络上发酵后,引起网友热议。

对此,桂林市象鼻山景区管理处发布声明,表示“景区并不禁止游客自行拍照,但自带摄影师需事先到景区登记。景区内定点拍照项目已经外包,外来摄影师不具备经营资质,在景区内从事摄影活动,影响到园区内经营者的利益,因此禁止外来摄影师从事摄影活动。”

而这样的“条例”有多少是“人性化”,又有多少“外包利益”在内,目前仍然不得而知。不过对于大部分的游客来说,互相帮忙拍照、出游带着更好的器材摄影……景区如何界定“专业摄影师”这本身就存在疑问。加上景区本身是免费开放的,划定“拍摄点”是否存在不妥?景区看似维护了合作伙伴的利益,却在无形中給游客们留下“霸王条款”的印象,造成更长久的负面传播效果。

而在15日,新华网在微博上发表了“商家的‘霸王条款砸的是整个景区的招牌”一文,针对游客在凤凰古城的遭遇发表评论:如今国内旅游业刚刚“回暖”,但一些景区商家为眼前利益出“昏招”,动歪脑筋给游客“挖坑”,砸的是整个景区的招牌,最终“坑”的还是自己。文中指出,怎么把游客吸引来,让游客心甘情愿地花钱,是需要景区长期思考的题目。提高服务质量做好口碑,永远都是解题的“不二法门”。这就需要景区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完善各项服务,不给“霸王条款”任何生存的空间。

此前,云南也发生过不少霸权经营和强制消费事件,当地从2018年6月开始重拳出击,对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旅游热点区域展开专项整治,并邀请广大游客进行监督举报。

前有桂林象鼻山,后有湖南凤凰县,不知它们能否仿效之?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小慧、国哥、平哥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
凤凰古城商家景区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长假也救不回的景区破产
“摘牌”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
从反垄断法搭售的角度看旅游景区套票
由符号学认知凤凰古城景观的形式与意义
湖南凤凰县 水色边城美
凤凰古城传统街巷界面特性研究
商家告示不能打人脸
诚信乃是商家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