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视域下子平学再认识

2020-03-03 09:19吕革
青年生活 2020年3期
关键词:理论模型

吕革

摘要:传统子平命理试图从一个人的出生时间出发,去探寻它与人生轨迹之间的对应关系。在中国传统哲学的视角维度以及中西文化对比的广阔背景下,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和评判传统命理学中所蕴含的哲学智慧及其局限性。

关键词:命理;理论模型;推理系统

“算命”如果我们把它看作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就会发现在中国命理学发展史上其实有众多的文人曾经兴趣盎然地参与进来并且留下了自己的作品,比如明代最重要的一本命理学巨著《三命通会》的作者万民英是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曾官居福建兵备参议。这种高级文人广泛参与的现象是中国命理学发展史上的一大特点,这或许是因为孔子有“不知命,无以为君子”的谆谆告诫,故而后世的一些读书人在四书五经之外,也把研究子平命理作为自己的一大偏好。本文从中国哲学的视角下出发,从学院视角对其理论体系和逻辑推理方法做一窥探,试图来分析它赖以生长的文化土壤、哲学基础以及它的推理方法、思维模式等等。

一.子平命理的原理概要

古代子平命理归根结底就是要寻找和揭示一个人先天的出生时间与后天命运的人生轨迹之间的对应和决定关系。在古代命理学的语境下,出生时间的“八个字”作为命理学推理的出发点决定了一个人后天命运轨迹的运行变化,这种命理学的决定论思想从科学上看固然是腐朽的宿命论,但是它在中国哲学的语境之下是可以做到逻辑自洽的,如果从中国天人哲学的角度换个视野去分析它,看一看它究竟是如何在中国哲学的文化土壤上生根发芽的,或许会令人眼前一亮。

可以说,八字命理学的哲学基础和建筑原理深深扎根于“天人合一”这一中国传统核心思想之中。大体来说,中国传统哲学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而西方传统哲学是主客二分的哲学。西方主客二分的哲学使得它的认识论非常发达并最终产生出了科学,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科学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却产生了众多诸如“风水”、“命理”之类的玄学。而所谓“天人合一”,“天”是泛指世界万物或自然万物,“合一”是指人物交融、人与自然相互融合,因此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不像是西方本体论哲学那样必然要区分开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它是把两者看作浑然一体的。从这一点上说,八字命理学事实上比任何中国哲学中的其它天人合一说都要走得更远,而且更为具体。

二、八字命理学理论模型的定型与推理系统的确立

(一)、“八字模型”理论框架的定型

“八字模型”是由北宋初徐子平所创立,因此命理又被称为“子平”,关于他的具体生平和著述今天都已经所知甚少,但其代表作《渊海子平》却一直流传下来。《渊海子平》一书被公认为是子平命理的开山之作,它为命理推算建构了一个完整框架。“五行提纲:凡看命排下八字,以日干为主;取年为根,为上祖财产,知世运之盛衰;取月为苗,为父母,则知亲荫之有无;日干为己身,日支为妻妾,则知妻妾之贤淑;时为花实,为子息,方知嗣续之所归。”在这样一个新的框架中,日干和月令成了八字结构的核心,日干为“命主”,月令为“提纲”,两者是整个结构中最关键的要素,围绕着这个核心,再取年为根本,取时为辅佐。

(二)、“八字模型”推理系统的确立

关于“八字模型”的推理体系的代表作就是成书于明代中叶万民英的《三命通会》。万氏在这本书中以极为详细的笔墨阐述了“格局分析方法”,成为后世研习命理学的指南和圭臬。书中以“十神网絡”作为叙事语言来映射和描写一个人的社会状况和社会地位,以正官、财星、印绶、食神为四吉神,七杀、伤官、枭神、劫财为四凶神。

在上述的“十神网络”中“财官”又为论命的核心,《渊海子平》就说:“以日为主,专论财官。盖官乃为扶身之本,财为养命之原。人之命内,皆不离乎财官。”古代子平命理如此重视“财官”,事实上这是中国漫长封建等级社会中的世俗价值观在命理学上的直接投射。在古代中国,对于大多数普通老百姓而言,他们并没有受到儒家所推崇的道德至上主义价值观的太多影响,他们更多的是倾向于世俗价值观的取向,所谓世俗价值观其实概括起来无非是“升官发财”四字,势者居官,利者发财。世俗的人不仅以此两者为价值追求,同时也把它作为评价他人的标尺。这一价值理念投射到命理学中就表现为“以日为主,专论财官”的论命思路。

而“格局分析方法”就是沿着这条论命的思路,在“十神关系网络”这一基础上形成的推理系统。《三命通会》详细介绍了这个推理体系,“徐子平论格局,独以印、食、官、财四者为纲……其名为印、为枭、为食、为伤、为官、为煞、为财、为劫,刑冲破害,虚邀暗合,而变化无穷矣。徐子平识破此理,故只论财、官、印、食,分为六格,而人命之富贵贫贱、寿夭穷通,举不外是,其余格局不过自此而推之耳。”这里明确提出了格局分析的核心在于“六格”,具体是:正官格、财格、正印格、食神格、七杀格、伤官格、枭印格及阳刃格。然后古人把这“八格”一分为二,分成“四吉格”(官、印、财、食四格)和四凶格(杀、伤、枭、刃四格),按照“吉格顺用而凶格逆用”的原则结合格局的整体结构来最终确定格局的成败。

总的来说,命理学的“格局分析”推理方法其实是基于十神关系层面而形成的一套逻辑推理的范式,对于大多数的命理分析都可以依循“八格范式”来确定格局的成败。而万明英《三命通会》的出现标志着自南宋末年《渊海子平》开始提出的“八格范式”到明代中叶已经彻底完备和成熟,自此以后,以“八格范式”为核心的格局分析方法成为命理学分析的主流方法,像之后出现的众多命理学著作,如张楠的《神峰通考》,陈之遴的《命理约言》、沈孝瞻的《子平真诠》都是其中的代表作。

三、传统命理学和中国传统哲学关系浅议

传统命理学是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沃土之上茁壮成长起来的一棵参天大树,因此两者之间可谓是关系密切,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哲学不仅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且更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受一个民族自身的文化、历史和宗教背景支配的,哲学犹如一朵花,它的土壤就在它民族生活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中。中国传统哲学是天人合一的哲学,它不像西方哲学那么强调主客二分和超验本体,它将人生与宇宙交融在一起思考从而形成了极具有中国特色的“天人合一”哲学。而八字命理学这个庞大理论体系的基石就在于此,如果没有“天人合一”世界观作为它的理论背景,那么子平命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的整个体系就无法建立。

(二)“贵和持中”的价值取向

中国哲学博大精深,如果非要以一词蔽之,那么毫无疑问是“中庸”。中庸的基本思想就是把对立统一起来,亦即是“执两用中”,它使得各方的关系达成一种相对和谐与平衡的最理想状态,既无“太过”,也无“不及”。“中”又往往必然与“和”相提并论,“中”是达到“和”的必要方法和手段,“和”是“中”所要追求的目标和境界。 事实上,“致中和”的价值取向一直以来是中国哲学精神的重要构成部分。

传统命理学由于深深扎根于传统哲学的沃土之上,所以命理学引进“致中和”的思想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中国命理学史的发展中,中和一直被认为是论命最根本的原则之一。我们可以把一个八字命局看作是一个系统,八字里的每个字都可以看作是系统的要素,而各个要素共同构成了命局系统的结构。命理学正是从

中和原则的角度来分析这些命局结构的,具体来说,就是分析命局里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力量是否处于均停之势,如果不是,那么是孰者力量太过或孰者力量不及所导致的不平衡。找到这个使命局不平衡的原因之后,还需要继续分析什么条件才能使命局结构趋于平衡。在传统命理学看来,一个命局结构若能符合中和原则,那么它就是一个具备了成功因素的命局。

(三)“立象以尽意”的思维模式

“象”是中国“天人合一”哲学借以表达的一套特有的语言符号,它与西方哲学的表达语言—“概念”、“范畴”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中西哲学表达语言上的根本差异造成了中西文明之间截然不同的面貌。因为中西方在表达语言上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它们在思维模式上的区别:西方文明通过抽象概念的逻辑联结来把握整个世界,而中国文化则是通过“立象以尽意”的思维模式来具象地把握整个世界。而这两套思维模式的根本差异导致了中西方文明在方方面面的迥然不同。

中国哲学这套“立象尽意”的思维模式发轫于《周易》。《易传·系辞》上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者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这就是说,在“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情况下,也就是说作为一种表达工具,文字和语言都存在着不能完全表达意义的局限,因此“圣人”通过引入“象”这个符号介质来把握现实世界。取象的目的正是为了能够摆脱文字语言的表达局限,把人从抽象的文字语言的世界带回到生动具体的现实世界中来。传统命理学在这一点上是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它通过取象比类的方法,利用“十干喻象”,把自然現象和人生命运对应起来,亦即通过命局中所反映的自然万象来类比推理出相应的人事现象。比如,某个命造生于夏天,日主是丙火,丙火的喻象是太阳,从“喻象分析”的角度讲,如果八字天干上有壬水有力透出,由于壬水的喻象是江湖,所以这个命造就成了一副“湖海汪洋,广映太阳,光辉显著,文明之象”的图画,也就是呈现出了太阳的万丈光芒辉映在茫茫湖海之上的壮阔风景。古人认为,这种先天命局上所呈现出来的壮阔风景必然与后天壮阔的人生历程是相互呼应的。这里如果抛开它的宿命论色彩不谈,就其所体现出的思维模式而言,命理学与中国哲学可以说是“如出一辙”。

四、结语

子平命理从根本上来讲是在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的思维模式下,从一个人的出生时间出发去寻找和描写它与人生历程之间的对应关系。但这充其量只能是经验的或统计学上的概率性描写,即仅仅是在概率上体现出来的相关性。如果把出生时间跟人生轨迹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夸张为决定的或命定的关系,这就会导致宿命的看法从而把命理学带上迷信的歧途。如果抛开命理学本身的宿命论外衣不谈,就其内部推演系统所呈现出来的高度思辨性而言,毫不夸张地说,它已经达到了中国传统理性思维的极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徐大升.渊海子平[M].北京:华龄出版社,2014.

[2]万民英.三命通会[M].北京:华龄出版社,2014.

[3]张楠.神峰通考[M].北京:华龄出版社,2015.

[4]佚名.穷通宝鉴[M].北京:华龄出版社,2015.

[5]沈孝瞻.子平真诠[M].北京:华龄出版社,2014.

[6]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

[7]陆致极.中国命理学史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8]陆致极.八字与中国智慧[M].台北:益群书店,1998.

[9]余敦康.周易现代解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10]庞朴.中国文化十一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9.

猜你喜欢
理论模型
国内外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研究综述
基于MCFT方钢管混凝土柱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
间接技术进步效应的获得途径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动机和态度对学生考试作弊的影响模型研究
老年生活质量的理论模型构建和验证
“三角协调模型”与“力量均衡”
如何构建中美两国大学的国际合作关系
词汇飞跃的本质:命名洞察力的实证研究
纤维吸液芯平板微热管理论分析与验证
国外沉浸体验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