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IgM 抗体检测在梅毒辅助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20-03-04 06:25杨学茹乔小霞
宁夏医学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梅毒敏感性特异性

陈 雪,杨学茹,乔小霞

梅毒感染是一种基于血液传播、性行为传播的慢性传染病,近年来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血清梅毒螺旋体TP-IgM 抗体检测是近几年提出的梅毒辅助诊断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在梅毒诊断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价值[1]。本文以54 份梅毒患者血清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血清梅毒螺旋体TP-IgM与TRUST 两种诊断方法在梅毒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方面的差异,以探究TP-IgM 抗体检测在梅毒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8 年6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阳性且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初诊且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54例作为梅毒组,另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30 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梅毒组中男性29例、女性25 例,年龄为21~68 岁,平均年龄(43.13±5.88)岁;正常对照组中男性17 例、女性13 例,年龄为20~71 岁,平均年龄(42.69±6.14)岁。2 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分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①梅毒组TPPA 阳性,符合临床梅毒诊断标准;②年龄≥18 周岁;③全程配合并完成相关检查。正常对照组TPPA 阴性,梅毒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排除:①合并艾滋病、乙肝、丙肝等传染病;②合并湿疹、多形红斑、花斑癣等皮肤病;③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④合并其他全身感染性疾病。

1.3 主要试剂及仪器:所用试剂TRUST 为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TPPA 所用试剂为日本富士生物制品株式会社生产,TP-IgM ELISA 试剂盒购于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酶标仪为芬兰雷柏MK3,洗板机为MK2,振荡器为KJ-201BD 水平旋转仪。所有操作严格依照试剂盒说明进行。

1.4 方法

1.4.1 标本采集:入组即取研究对象外周血标本分离血清5 mL,-20 ℃保存备用。

1.4.2 TRUST 试验:先取TRUST 试剂于卡片3 个圆圈中分别滴加1 滴;再加待检血清50 ul 及阴阳性对照各1 滴涂匀,(100±5)r/min 震摇8 min,观察结果;阳性反应为出现明显的红色凝聚物,阴性反应为均匀的抗原颗粒。

1.4.3 TPPA 试验:取100 μL 血清稀释液加入到微量反应板的1~4 孔,每孔25 μL;再将25 μL 血清加入到第1 孔,按照倍比稀释的方式从第1 孔一直至第4 孔;在第3 孔和第4 孔中分别加入25 μL 未致敏粒子和致敏粒子,利用微型振荡器混合30 s,加盖,37 ℃水浴静置2 h 后观察结果。结果判定标准:(++)为凝集均匀且呈膜状展开;(+)为粒子环显著增大,外周边缘呈锯齿状凝集;(+/-)为粒子如小环状圆形且外周边缘均匀平滑;(-)为粒子呈现纽扣状圆形聚集,且外周均匀平滑。

1.4.4 TP-IgM 检测:样品对应微孔板编号(阴性3孔、阳性2 孔、空白对照1 孔),先加入样品稀释液100 μL。分别在对应孔中加入待测样品/阴性、阳性对照各10 μL 37 ℃水浴30 min,充分洗涤6 次。每孔加入酶标试剂100 μL,37 ℃水浴30 min、清洗6次。每孔加入显色剂A、B 各50 μL,混匀后于37 ℃避光显色10 min 后每孔加入终止液50 μL。用酶标仪测定各孔的吸光度值,样品孔的A 值≥临界值则判定为阳性。

1.5 统计学方法:本文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不同梅毒期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54 例TPPA 阳性初诊患者中TP-IgM 阳性45 例,假阴性9 例,敏感性83.3%;TRUST 阳性31 例,假阴性23 人,敏感性57.4%。其中经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诊断潜伏期患者37 例,TP-IgM、TRUST 敏感性分别为78.4%、45.9%;一期梅毒患者12 例,TP-IgM、TRUST 敏感性为91.7%、75%;二期梅毒患者5 例,敏感性均为100%;30 例健康者中TP-IgM、TPPA 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特异性为100%,TRUST 阳性2例,特异性93.8%,见表1。

表1 治疗前不同梅毒期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2.2 不同期梅毒患者规范治疗3 个月、6 个月、12个月后随访结果:54 例初诊患者规范治疗12 个月后TP-IgM 阳性率降为3.7%,转阴率为96.3%;TRUST 阳性率降为12.9%,转阴率为89.2%。潜伏期梅毒组治疗后进行血清学检测随访:3 个月、6 个月和12 个月TP-IgM 转阴率分别75.7%、89.1%和97.3% ;TRUST 转阴率分别为75.7%、75.7% 和89.2%。同期对一期梅毒患者随访TP-IgM 转阴率分别为66.7%、83.3%和100%;TRUST 转阴率分别58.3%、66.7%和91.7%。二期梅毒组随访TP-IgM 转阴率则分别为40%、60.0%、80.0%;TRUST 转阴率分别为20.0%、40%和60.0%。梅毒患者经过正规治疗12 个月后体内TP-IgM 抗体阳性率下降较TRUST更明显,见表2。

表2 潜伏期、一期、二期梅毒患者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后随访结果[n,%]

3 讨论

梅毒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蔓延趋势。研究显示在感染梅毒2 周后即可产生高表达的特异性抗体TP-IgM[2],非特异性抗体产生较晚,一般在感染后5~7 周产生,随着疾病发展和治疗后逐渐消失[3]。

本次研究亦发现在初诊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Tp-IgM 抗体和TRUST 均出现不同程度阳性反应,随着正规治疗后二者阳性率都趋于降低,与相关研究相一致。但是本次研究显示潜伏期和一期Tp-IgM的检测阳性率高于TRUST,敏感性更高,而在二期时2 者检测阳性率已无差异性,提示在早期梅毒实验室诊断中,检测Tp-IgM 比TRUST 更敏感。TRUST作为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验,由于产生较晚,容易产生假阴性,对于一些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和系统性硬化及水痘、麻风和病毒性肝炎、肾病综合征等患者[4]均有可能引起交叉阳性反应。所以对于正规疗程治疗后TRUST 仍然为阳性患者,很难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治疗。提示TPIgM 在疗效判断方面比TRUST 更敏感。

本次研究通过54 例初诊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正规治疗的相应疗程中于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进行了TP-IgM 和TRUST 指标的检测,发现在早期梅毒的不同分期治疗过程中,TP-IgM 比TRUST 转阴率更明显。一期梅毒治疗后抗体转阴最快,在随访12 个月即全部转阴,这可能与患者治疗前体内TPIgM 水平[5]及病程短、治疗及时有关;潜伏期和二期梅毒转阴较慢,随访12 个月均未全部转阴,可能与病程长而治疗较晚,也可能因为随访时间短,体内尚有未清除的病原体有关。所以作为判断治疗效果转归指标,特异性的TP-IgM 要比非特异性的TRUST敏感性更高。现阶段一些实验室主要将检测TP-IgG和TRUST 结合来进行梅毒实验室血清学诊断和治疗效果观察指标,减少了单独运用其中一项指标作为判断产生的误诊和漏诊[6],但是由于IgG 抗体对于一部分患者即使经过足够治疗,其仍能长期存在,甚至终生不消失[7],而运用TRUST 法作为梅毒治疗效果观察又具有其非特异性的局限性。所以在梅毒诊治中运用TP-IgG 和TRUST 相结合检测还是存在误诊和治疗转归指向性缺陷[8]。本研究通过不同时期梅毒TP-IgM、TRUST 的检测阳性率比较分析认为,TP-IgM 抗体检测可以弥补TP-IgG 和TRUST 检测的不足,对于梅毒早期诊断及治疗转归判断方面能够提供更好更有效的诊断依据,所以建议有条件的实验室应开展此实验。

猜你喜欢
梅毒敏感性特异性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常常听到的梅毒,你真的了解吗?
钇对Mg-Zn-Y-Zr合金热裂敏感性影响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如何培养和提高新闻敏感性
儿童非特异性ST-T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