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

2020-03-04 06:25康东红胡丽红紫珊珊田晓莉牛梅梅
宁夏医学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尿管尿潴留盆底

康东红,吴 娟,胡丽红,周 瑞,紫珊珊,田晓莉,牛梅梅

宫颈癌的发病趋向年轻化,手术仍然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因手术范围大,术后可并发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轻微的排尿困难或尿潴留,术后尿潴留发病率为4.39%~52.4%[1],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导致不可逆的膀胱损伤,影响患者康复。膀胱功能锻炼是有效预防术后尿潴留的方式[2-4]。本文收集72 例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探讨并发尿潴留预防护理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10 月-2019 年9 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根治术(腹腔镜广泛子宫切+双附件切+盆腔淋巴结清扫术)72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7~71 岁,平均年龄(47.5±9.98)岁。临床分期:Ⅰa2 期6 例,Ⅰb1 期28 例,Ⅰb2 期6 例,Ⅱa1 期23例,Ⅱa2 期9 例。分型:鳞癌63 例,腺癌9 例。均术后留置尿管2~3 周。所有患者诊断符合《妇产科学》(第八版)宫颈癌临床分期标准。纳入标准:①病理检查符合宫颈癌临床分期诊断标准;②符合宫颈癌手术指征;③意识清楚,能正常沟通,了解病情;④愿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积极配合。排除标准:①手术前有排尿异常及泌尿系统感染等病变;②术中泌尿系统的损伤;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④精神严重障碍;⑤评估无法完成本次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1.1 常规护理方法:责任护士从患者入院开始建立良好沟通,仔细给患者讲解本病知识、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常见不适症状及应对措施。住院期间常规健康教育,关注患者心理情绪,常规饮食、活动、静脉血栓预防相关知识讲解等。强调术后留置尿管注意事项。

1.2.1.2 留置尿管护理:患者均选用12~14 号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尿管2~3 周,留置尿管期间选用一次性密闭式防反流集尿袋,每周更换1 次,有堵塞及污染时及时更换,引流袋固定低于膀胱水平。保留尿管通畅,预防尿管打折、受压,密切观察尿液性状、颜色及引流量。每日倾倒尿液并严格记量和次数。在拔出尿管前2~3 d 间断夹闭尿管放尿,拔出导尿管后常规B 超测膀胱残余尿。

1.2.1.3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日洗必泰棉球擦洗会阴2 次,嘱患者饮水每日1 500 mL 以上。

1.2.2 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行尿潴留预防护理干预。

1.2.2.1 成立医护一体化团队:由科主任、护士长、副主任医师、责任护士组成,科主任全面把控方案,护士长负责监督实施。

1.2.2.2 盆底肌、腹肌锻炼:手术后3~5 d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与医生沟通后实施盆底肌、腹肌锻炼或夹闭尿管等膀胱功能锻炼,直至拔出导尿管后B 超测膀胱残余尿<100 mL。

1.2.2.3 教授间断夹闭尿管训练膀胱功能[5]:患者在术后7~10 d 开始间歇性夹闭尿管以此锻炼膀胱功能,每2~3 min 开放1 次,夜间适当延长夹闭时间或持续开放;叮嘱患者有尿意时及时放尿,每次放尿时到卫生间采用坐便式主动参与排尿,以锻炼膀胱收缩参与排尿功能。

1.2.2.4 拔尿管后护理指导:术后2 周拔出尿管后指导患者饮水并积极自主排尿2~3 次后B 超测膀胱残余尿。①残余尿>300 mL,遵医嘱继续留置尿管1 周,重复以上留置尿管护理,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树立成功拔出尿管信心,缓解患者因再次拔尿管后对残余尿的担忧,期间特别叮嘱患者加强盆底肌、腹肌、夹闭尿管等功能锻炼是成功拔出尿管的必要措施。②残余尿在100~300 mL,与医师沟通后遵医嘱暂时不放置尿管,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结合物理干预,介绍以往反复练习成功排尿残余尿达标的案例,缓解患者因残余尿不合格造成的心理压力。指导患者加强盆底肌、腹肌锻炼,于24~48 小时自解小便,成功后B 超再次测残余尿,直至残余尿<100 mL 膀胱功能恢复。③对残余尿≤100 mL 非尿潴留的患者嘱继续锻炼。④干预时间为术后1 个月。

1.3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达,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2 周后2 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对照组36 例中发生尿潴留14 例,发生率为38.89%;实验组36 例中发生尿潴留8 例,发生率为22.22%,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4,P>0.05)。

2.2 干预4 周后2 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干预4 周后尿潴留发生率为27.77%,实验组尿潴留发生率为2.78%,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预防护理干预尿潴留效果好,见表1。

表1 干预4 周后2 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因宫颈癌手术范围广,易导致来自盆腔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及周围神经受损,导致膀胱尿道及输尿管末端血液供应受到影响,再加上手术后盆腔空虚膀胱位置的改变,均可导致排尿困难、膀胱麻痹甚至尿潴留等并发症。积极的盆底肌、排尿训练干预能预防和减少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达到促进排尿的目的[9],减少尿潴留发生。本实验组基于以上理论,实验组的尿潴留发生率在术后2 周常规拔出尿管虽然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继续采用适宜的护理干预方法,针对尿潴留>300 mL和100~300 mL 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法,干预至术后4周,尿潴留的干预效果显著(P<0.05),最终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减少了尿潴留的发生。

3.1 残余尿在100~300 mL 的干预:本研究尝试对残余尿在100~300 mL 的患者采用物理的手段加强膀胱功能恢复的干预,指导患者在排尿时增加腹压、手掌按摩从膀胱底向下挤压等措施。同时,加强盆底、肌腹肌锻炼,增加排尿功能。

3.2 残余尿量>300 mL 的干预:本研究对自解小便后2~3 次残余尿仍大于300 mL,遵医嘱及时留置尿管,避免膀胱持续的长时间过度充盈造成膀胱功能的损害。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并讲解术后出现排尿障碍通过膀胱功能锻炼是可以恢复的。积极的盆底肌、腹肌、夹闭尿管训练,促使盆底肌肉强壮,使受损或麻痹神经恢复,协调逼尿肌和括约肌之间的功能[6],减少尿潴留发生,恢复膀胱功能。

3.3 对残余尿达标者的干预:因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规留置尿管2 周,2 周后拔出尿管测膀胱残余尿量,对残余尿≤100 mL 达标者,或经干预后残余尿达标准,继续嘱患者加强练习。

预防尿潴留的膀胱功能锻炼护理因无创、简单、方便,无须特殊的设备,大多数患者经沟通后乐于接受,积极配合训练;医护一体、个体化的模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信任感,采取早期预防及时干预措施,能降低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并发症。

猜你喜欢
尿管尿潴留盆底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两种护理措施比较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