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刺法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发热30例

2020-03-04 00:14朱凤娟
光明中医 2020年18期
关键词:少商扁桃体炎灵枢

朱凤娟 代 红

笔者于2017年11月—2019年12月对3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采用赞刺法退热,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30例患者均为我院二医疗区急诊科留观及住院患者,均符合《耳鼻喉头颈外科学》[1]中“急性扁桃体炎”的诊断标准。①全身症状:起病较急,发热(38.0~40.0 ℃)、恶寒、乏力、咳嗽等;②局部症状:咽痛为主要症状;③局部检查:扁桃体充血肿大,表面有小脓点,咽黏膜充血,下颌角可有淋巴结肿大压痛;④ 年龄14~40岁,病程7 d,性别不限;⑤签署有创操作治疗知情同意书,同意本治疗方法并且能配合的患者;⑥对青霉素、头孢类过敏或青霉素皮试阳性,不愿意或无法口服、静脉使用抗生素的患者;⑦辅助检查:胸部CT无异常,输血全套检查(阴性),凝血四项检查无异常。排除标准:①高龄患者,有心脑血管、呼吸系统、肝脏肾脏等慢性疾病史,凝血功能障碍,传染性疾病史的患者;②除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外,引起发热的疾病;③婴幼儿,妊娠期妇女。

1.2 治疗方法

1.2.1 取穴双侧少商穴(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处)及双侧耳尖(将耳轮向耳屏对折时, 耳廓上面的顶端处)。

1.2.2 操作方法施术时,医者先用拇指及食指按揉腧穴,使局部皮肤潮红充盈血液,用碘伏棉签消毒腧穴局部及术者双手,术者左手拇、食指捏紧患者拇指及耳尖皮肤,右手持三棱针,快速点刺,疾入疾出,约挤出5~10滴血(约2~5 ml)。术毕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每天1次,共针刺放血5次。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①以退热为主要评定指标,30例中18例在72 h内体温降至正常, 6例在5 d内降至正常。②其他症状:咽喉痛或吞咽不适咳嗽等临床症状亦随体温下降而好转,扁桃体消肿时间为12~72 h,化脓病灶消失为2~5 d。③6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放弃,无法观察疗效。

2.2 典型验案杨某,女,15岁,住院号1904010354。2019年4月1日21时许就诊:高热(39.7 ℃),咳嗽咯血,咽痛唇干,失音,全身肌肉疼痛,溲赤便干,舌质红绛,薄白腻苔,脉浮数。查体: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散在脓点,双肺听诊无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即予双侧耳尖及少商穴赞刺放血,2 h后复测体温38.6 ℃,治疗期间,患者家属诉4月1日—4月3日体温波动在 37.5~39.3 ℃,4月3号夜间至4月7日体温正常,无发热,全身轻快身无疼痛,患者能正常说话,音色稍低沉,咽痛明显减轻,未咯血,仍咳嗽黏痰,咽干便干,舌质暗红,薄白腻苔,脉微数。4月4日查体: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未见脓点。复查血常规无异常。

3 讨论

3.1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病因病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炎症,伴有不同程度的咽黏膜和其他淋巴组织炎症,炎症侵及扁桃体实质内的淋巴滤泡,引起充血、肿胀、化脓,常于季节交替,气温变化时发病,起病急,常表现为高热、头痛、全身乏力、咽痛、吞咽困难等。古代中医称之为“风热乳蛾”“喉痹”,多为实证, 主要由风热邪毒侵犯, 或风寒外袭,入里化热, 致使热邪内结,炼液为痰, 终致热毒壅滞、痰火郁结咽喉而为病,或因脏腑积热循经结聚咽喉所致。《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咽喉心胸病诸候·凡十二论》记载:“喉痹者,喉里肿塞痹痛,水浆不得入也。人阴阳之气出于肺,循喉咙而上下也。风毒客于喉间,气结蕴积而生热,致喉肿塞而痹痛……亦令人壮热而恶寒,七八日不治则死。”“咽喉者,脾胃之候也。由脾胃热,其气上冲喉咽,所以生疮。其疮或白头,或赤根,皆由挟热所致。”[2]《疡科心得集·卷上·辨喉蛾喉痈论》言:“夫风温客热,首先犯肺,化火循经,上逆入络,结聚咽喉,肿如蚕蛾,故名乳蛾。”《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火类》则简要概括曰:“喉痹, 痹, 不仁也, 俗作闭, 犹闭塞也。火主肿胀, 故热客上焦, 而咽嗌肿胀也。”至明清时代, 对喉痹的病因病机阐释则更趋完善, 如《古今医统大全·卷六十五》谓:“喉痹之病, 属痰属火属风三者而已……病喉痹多起饮酒太过, 辛辣肥甘之毒, 郁积壅滞, 为痰生热, 热生风, 呕吐咯咳伤, 咽系枯槁, 饮食不下, 甚者痰塞不通声而速死, 故曰锁喉。”文中记载的喉痹、乳蛾、锁喉,即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3.2 古代中医对刺血疗法治疗痈肿高热的认识《黄帝内经》在两千多年前明确提出了“热病”,并进行了论述。《灵枢·痈疽第八十一》曰:“营卫稽留于经脉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雍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曰:“虚邪之中人也……博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虚邪之入于身也深……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3]。由此可见,乳蛾高热多因邪热传里,脏腑热毒上冲咽喉,邪气博结于脉中,营卫气血雍滞,经络闭阻,高热急症应以急挫热势为先,防止病邪逆传,对此,《黄帝内经》提出“急则治其标”“热则疾之”“血实宜决之”“宛陈则除之”的治则。《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曰:“凡刺热邪越而苍,出游不归乃无病,为开道乎辟门户,使邪得出病乃愈”,明确指出凡刺热邪,应将邪气驱散,为邪气外散疏通道路,开辟门户,使邪热有外泄的出路。《灵枢·热病二十三》曰:“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以写其热而出其汗……热病七日八日,脉口动,喘而短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浅刺于手大指间”。《重楼玉钥续篇·总论喉痹大意》曰:“火郁发之,发谓发汗,然咽喉岂能发汗?故出血者,乃发汗之一端也”,根据中医“汗血同源”的理论,放血实为发汗驱邪的另一种途径。《素问·调经篇第六十二》言:“血有余,则写其盛经出其血”“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言:“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也,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逆而刺之,温血也,刺出其血,其病立已”[4]。 《素问·病能论第四十六》言:“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写之”,条文均指出因气血壅盛结聚而形成的痈肿,当用针刺砭石泻其郁血,邪气阻滞经络,应该及时刺出盛血,以恢复正气。

3.3 赞刺的命名及退热机理

3.3.1 古代文献对赞刺退热的认识《灵枢·官针》记载:“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赞”乃赞助消散之意,赞刺是一种一针多刺,浅刺快出, 连续分散浅刺出血的方法, 具有清热散瘀、消肿止痛之功, 从而用于治疗痈肿之症。《外科发挥·咽喉》言:“肿痛发热便闭者……如证紧急,更刺患处,或刺少商穴”。《疫喉浅论·上卷》记载:“喉痹肿闭, 汤药难下者, 急取病人两臂捋数十次, 使血聚于大指上, 以发绳系住拇指, 针刺指甲里侧少商穴, 出血如放痧一般……再看咽喉红紫肿痛, 已溃未溃, 或溃而未深……急用喉针在喉之两旁肿处刺入分许, 或一、二下, 或二、三下, 去紫血, 亦能泄热消肿。”少商穴为手太阴肺经井穴,为肺经脉气所发,经气所始,《类经·针刺类·五变五输刺应五时》言:“五藏主藏,其气应冬,井之气深,亦应乎冬,故凡病之在藏者,当取各经之井穴。”[5]可见,刺少商出血,能祛除恶血,宣泄肺之热痹,《灵枢·经别》言:“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肠,上入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经络循行明确指出手太阴经别入肺,循喉咙,在颈部合于手阳明经,泻手太阴经井穴少商,能使壅滞于咽喉局部的热、毒、痰、火随营血外泄,实现泻火解毒,驱邪外出的作用,促使咽喉部经络气血运行畅通,经脉通畅。同时,刺耳尖放血,也有良好的泄热祛邪之功,与少商穴配合,更能提高其疗效,《灵枢》标本根结理论记载,耳为宗脉之所聚,为手足三阳经之气弥散的部位,《类经·经络类·诸经标本气街》在解释标本理论时说:“此诸经标本上下各有所候……上盛则热痛,邪火上炽也。石者,实也,绝而止之,谓实者可泻,当决绝其根而止其病也。”刺耳尖放血,可宣散手足阳经郁热,急挫热势,是标本理论的具体应用。自《黄帝内经》始,历代文献均强调刺血疗法治疗痈肿发热性疾病的重要性。

3.3.2 刺血疗法退热的现代研究现代临床研究指出,[2]针刺 疗法主要是通过调节体内的发热介质白介素-6(IL-6)、前列腺E2(PGE2)、环磷酸腺苷 (c-AMP)、血浆白介素(IL-1β) 等的释放,从而达到退热的目的[6]。陈秋萍[7]在《刺络放血法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观察》中发现,刺络放血能有效消除炎症介质,降低CRP,PCT,WBC等炎症指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内PG的合成,使体温调节点下移而起到退热的作用。洪恩四等[8]的实验研究表明,耳尖放血之所以退热效果持续时间长且比较稳定,可能与其对病因的治疗作用或对机体免疫力的提高有关,刺络放血能有效激活红细胞的免疫吸附能力和C3b受体活性,使被黏附的细菌和病毒更容易被吞噬细胞吞噬,从而清除血液中潜在的炎性物质,达到退热的目的。

笔者在学习古人经验的过程中认识到,将赞刺法做为刺血的主要手段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痛苦小、安全等优点,对肝肾等重要脏器无不良作用,对发热患者,在退热过程中,与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退热的患者相比,不会出现发汗过多的情况,且退热时间快,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少商扁桃体炎灵枢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嗓子不适 揉揉大拇指
耳尖、少商放血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及症状体征影响
扁桃体炎并发颈淋巴结炎 贴敷见效快
秋冬换季,小心扁桃体炎来报到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针刺少商、光明穴治疗眼痛
聊聊猩红热与化脓性扁桃体炎
采采卷耳
明月千里,未随君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