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团队导师制建设

2020-03-04 04:54李权玺
教育观察 2020年2期
关键词:导师制考研导师

李权玺

(绍兴文理学院学工部,浙江绍兴,312000)

地方本科高校同“双一流”建设高校相比,学校硬件和软件存在一定差距,学生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也有待提高,但地方本科高校具有服务地方经济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生兴趣广泛,毕业后去向众多。因此,如何创新育人机制、结合学生兴趣和毕业去向进行因材施教,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育人方式,提高人才培养的成效成为影响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学生团队导师制内容

导师制主要是针对研究生人才培养,指导学生学术研究。[1]在本科阶段推行导师制,改变单纯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思考研究,可以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作为高校育人主体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与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形成有机的对接。[2-3]

学生团队导师制是根据学生兴趣和发展需要组建团队,配备团队导师进行业务指导,共同达成团队建设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利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团队导师制是在学校发布比赛通知、学生报名参加比赛后,根据报名情况组建竞赛队伍,配备指导教师的临时性团队。学生团队导师制是二级学院重要的人才培养创新制度,固定设立导师组机构并配备一名组长负责团队的建设和导师的工作安排协调,由学院进行管理和业务指导。

采用团队制可以改变传统的个人学习模式,促进学科交叉和激发创新思维,鼓励学生互相协作,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特长和优势,形成合力推进共同目标的实现。设立导师组可以发挥教师的学术专长和社会经验,减少学生团队摸索时间,给团队提供技术指导和精神鼓励,增强学生团队的方向感,提高团队项目的科学性和成功率。

二、学生团队导师制机制建设

为了发挥学生团队导师制的育人优势,推进学生团队导师制的试点和推广,高校管理层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完善相关制度,为学生团队导师制提供制度保障,从而统筹全校资源,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多策并举,协同推进,增加高水平的建设成果产出,提升地方本科高校育人成效。

(一)加强学生团队导师制顶层设计

地方本科高校要立足学校专业学科和师资情况,深入调查研究,在充分论证达成共识基础上,出台加强学生团队导师制建设实施意见,规范导师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明确工作职责和内容,提高规范性、强制性和约束性,为学生团队导师制全面施行提供制度保障。[4]为统筹所有人力、物力和经费资源,调动所有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学校可以通过“奖优罚劣”对团队导师进行督促和激励,将团队导师工作经历与教师工作量考核、工资待遇和职称评审挂钩,制定完善团队导师工作量量化办法,指导学生经历和成果产出,赋予具体的量化分。[5]学校要坚持多劳多得和多产出多得的分配原则,同时注重动态考核,既注重成果产出,又看重指标进步情况。

(二)加强导师选聘和管理

结合教师教学研究领域,学校可以选聘喜欢指导学生团队、创新能力强和责任心强的优秀教师担任团队导师。学校要对有指导学生团队经验、成果突出的教师优先选聘,鼓励刚入职的优秀年轻博士加入到导师队伍进行锻炼;赋予团队导师自主权,让团队导师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即导师结合自己专业和研究领域创建团队,学生结合自己兴趣和特长加入导师团队。学院和系部要加强对团队导师的培训和工作指导,组织导师参加创业导师培训课程、学科竞赛研讨会和各类学术交流会,追踪行业最新动态,拓展专业视野和业务能力。

(三)提供经费和场地保障

学校要盘活教学建设和其他经费,给每个学生团队设立专门经费,用于学生团队日常活动支出,并统筹学院办公用房资源,为学生团队提供固定场地,配置一定数量电脑和办公桌,固定的场地可以保障团队活动的有序开展,便于导师开展学习指导,以及团队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学院要加强学生团队经费和场地的管理,制定学生团队场地日常管理和安全使用细则,确保学生团队经费和场地有序管理,高效使用。

(四)健全学生参与机制

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加入学生团队。具体来说,学校要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学生团队导师制介绍和成果展示,增进学生对于团队导师制的了解和认知,并要求大一新生必须选择加入一个自己感兴趣和需要的团队,做到学生参加团队的全覆盖。从大一进入团队开始,学生就能感受到团队的文化氛围,增进对团队核心成员和工作内容的了解,并通过学长学姐“传、帮、带”的作用,传承学生团队的文化。学校要健全学生团队贡献评价机制,并将学生参加团队贡献分的大小,作为评奖评优、党员发展和保送研究生的参考指标。

(五)强化过程管理和考核

学校要强化学生团队过程管理,每学期初、期中和期末召开学生团队建设研讨会,分析团队建设和项目完成进度情况,及时解决团队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坚持成果产出导向,实施动态绩效考核,设定团队导师制实施前一年为基准年,按照超越基准年的幅度,设置绩效考核奖等级,没有达到基准成绩,则只发基本工作津贴,超越基准成绩,则发放基本工作津贴和绩效考核奖,激发团队导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学生团队建设和管理

某学院根据学校学生团队导师制建设实施意见,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和教师座谈会等论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围绕学生学习兴趣和人才成长规律,充分调动现有资源,全力建设了七大学生团队,包括学科竞赛团队、科技创新团队、创新创业团队、实践技能团队、考研团队、出国留学团队和学业帮扶团队。经过3年多的建设,各个团队成果突出,人才培养质量显著上升。

(一)学科竞赛团队

该学院以提升学科竞赛获奖率为目标,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建立了学科竞赛导师组,围绕42项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学科竞赛,如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和“互联网+”大赛等进行导师制建设。导师组长定期召集导师开会,研究竞赛选题、技术储备、学生准备等情况,定期指导学科竞赛团队,理清研究思路,帮助学生分析存在的困难和可行的解决路径,给学生加油鼓劲,精心进行赛事组织和管理,从而取得理想成绩。

(二)科技创新团队

该学院以提升论文产出率为目标,建立科技创新导师组,分析学生学习基础和研究兴趣,结合导师研究领域,让本科生参与到教师科研项目中,设置助研岗位,建立学生从文献检索、科研立项、开题、中期报告到结题的全过程参与机制,鼓励学生将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和进行科研成果转化,让学生在科研实践中锻炼才干。

(三)创新创业团队

该学院以提升创业率为目标,建立创新创业导师组,组织开展创新创业赛事培训,指导创新创业学生团队撰写创业项目计划书,评估项目可行性,并推动创业项目实际运营,成熟项目指导注册公司和贷款融资,推荐优秀创业项目入驻校创业园和市级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统筹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做大做强创业项目。

(四)实践技能团队

该学院以提升就业率为目标,指导学生提前就业、高质量就业,建立实践技能导师组,汇总分析企业招聘信息,指导学生撰写求职简历,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针对部分学生性格内向腼腆特点,该学院举办了自信演说训练营等培训活动,帮助学生走上舞台,自信勇敢介绍自己和展示自我,从而赢得观众和用人单位的认可。该学院还提高师范生师范技能,收集各地教师招考信息,开展说课和无领导小组面试培训,提高考取教师编制成功率,让更多优秀师范生走上梦想的人民教师工作岗位。

(五)考研团队

该学院以提升考研录取率为目标,建立考研指导导师组,入学时开展专业介绍和考研宣传,定期组织优秀校友和考研成功学生分享考研经验,坚定学生从事专业研究深造的信心。解读各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开设公共课辅导课程和专业课答疑辅导,指导学生根据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填报考研志愿学校和专业。结合导师组学术资源,指导考研学生联系导师。对于没有录取心中理想学校的调剂学生,需要鼓励学生抓住调剂机会,并对调剂和复试工作开展指导,提高考研录取率,助力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

(六)出国留学团队

该学院以提升出国留学申请成功率为目标,选拔具有海外留学和访问经历教师,建立出国留学指导导师组,分析各国留学政策和申请流程,指导学生撰写出国留学申请材料,开展英语课程培训和辅导,帮助学生提升雅思和托福成绩,及时解决学生留学申请中面临的问题,帮助每位学生实现留学梦想。

(七)学业帮扶团队

该学院以提升学业困难学生学业成绩为目标,建立学业帮扶导师组,完善教师结对帮扶和朋辈结对帮扶制度,及时解决学业困难学生面临的学习难题,指导学业困难学生自我发现,制定学业提升计划书,并关注执行情况和效果,改善学业困难学生学业情况,补齐育人短板,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地方本科高校做强专业和学科,努力成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过程中,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加强团队导师制顶层设计、选聘优秀导师、提供经费和产地保障、健全学生参与机制、强化过程管理和考核,建立健全学生团队导师制制度体系,可以提高高校的综合实力。某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调动现有资源,建设了学科竞赛团队等七大团队,取得了显著建设成果。实行学生团队导师制,可以提高学生成果产出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高校的办学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从而向着成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迈进。

猜你喜欢
导师制考研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我的考研故事
住院医师对“全程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分析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V eraW an g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导师榜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