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低年级学生的数学绘本阅读践思

2020-03-04 07:32周吉锋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数学绘本绘本阅读低年级

周吉锋

摘  要:纵观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绘本的运用,更多的还只是绘本阅读与数学的一些簡单结合,绘本还有更大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数学绘本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学生感知数与形的能力,能够刺激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绘本阅读重在引导学生入境,重在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绘本内容有效衔接,旨归在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走向数学世界。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绘本;绘本阅读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绘本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被多数事实证明是有效果的。但纵观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绘本的运用,更多的还只是绘本阅读与数学的一些简单结合,有的将绘本视作是数学学习情境创设的手段,有的是利用绘本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有的则是利用绘本去创设一些简单的问题情境……相比较而言,笔者总感觉绘本还有更大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也因此萌发了面向低年级学生进行数学绘本阅读的进一步的实践与思考。

这里有一个基本理解:一是面向低年级学生的数学绘本阅读,首先要认识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容易受到图片元素的刺激,且容易产生丰富的想象,因而利用数学绘本来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显然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二是数学绘本兼具数学与绘本两个关键元素,数学绘本不是简单地讲故事,不要求学生关注太多的故事情节,而是让学生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数学学科的基本元素,认识数学学习的基本要求,等等。认识到这两个基本点,那么实际教学中就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绘本的阅读,从而为学生理解数学学习、建构数学知识、形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做好准备。

■一、数学绘本促进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理论思考

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显然,比较抽象的数学学科要引起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学习材料。很显然,数学绘本就是这样的一个材料!那么,数学绘本的阅读为什么能够促进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分析与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发现,这其中的认识至少应当有这样的几点:

一是数学绘本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研究表明,数学绘本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往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一般来说,绘本都是图文并茂的,其通过绚丽的色彩与夸张的形象,能够让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绘本之上,从而可以让学生比较高效地加工所阅读的内容,进而形成数学学科上的基本认知。

例如,《过去的人们是怎么数数的呢?》这样一本绘本,其之所以能够吸引学生关注数的历史,就是因为其中的形象是惟妙惟肖的,它用“一、二、三、四……”来让学生在对事物数量相关的内容阅读中,获得对数的认知。

二是数学绘本阅读能够培养学生感知数与形的能力。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学科,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数与形如果过于抽象,那么学生就不能获得直观的认识,而绘本阅读正是因为其形象,因而在促进学生对数与形的认识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绘本《过去的人们是怎么数数的呢?》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读到用树叶、蜻蜓、公鸡等具体事物形象表征的数,这样学生就在具体的事物认知中,能够获得对数的认识,但这个认识又不同于此前学生在生活中接受的数的教育,因为这是学生自主阅读中获得的认识,与他人的教育甚至是灌输,在学习机制上明显不同。

三是数学绘本阅读能够刺激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小学阶段是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数学思维的种子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绘本《过去的人们是怎么数数的呢?》的阅读过程中,当抽象的数字与形象的、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结合在一起时,数学思维就容易得到培养。

■二、面向低年级学生的数学绘本教学案例分析

结合上述的分析,回观数学绘本的特点,其实可以发现数学绘本就是指故事情节与数学内容相关,且紧密联系的绘本。而且从目前的编排来看,数学绘本在编撰过程中也常常有着明确的目的,如培养学生认识平面和立体的《寻找消失的爸爸》、培养学生数字认识能力的排序绘本《让谁先吃好呢》等,它们都采用了图画与文字结合的形式,将数学的知识融入其中,趣味性十足。在面向低年级学生的时候,数学绘本的阅读要结合课程的视角来进行,进一步说就是要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内容安排、教学策略、活动评价等,通过跨学科教学让学生体验数学阅读、绘本创作、新书发布等过程,创设个性化的数学学习方式。

来看一个例子:阅读绘本《寻找消失的爸爸》。绘本的核心是主人公(一只小猫)通过对“拿走的东西”的持续思考,去不断地、递进式地判断“底是圆圆的”物体是垃圾桶还是花盆,“底是四边形的”物体是鱼缸还是玩具箱子;通过逻辑推理发现这些物体都在家,因而判断爸爸能够拎走的东西肯定是带有把手的东西;其后,又进一步推理有把手的东西中底是四边形的是爸爸的钓鱼包,底是圆形的是爸爸的鱼竿包;而后所附加的“真的很过分”,看似与数学无关的语句,实际上升华了学生对平面与立体图形的认知,而且让故事变得更加亲近,可以在情感上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从而让学生对数学内容有更好的感知,进而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培养。

更进一步分析,学生在这一绘本的阅读过程中,实际上会自主构建一个表象,调查研究发现,低年级学生在数学绘本的阅读过程中,基本上都会有一种意识,即将绘本中的主角有意无意地跟自己联系在一起,然后去构思故事中的情节,这样实际上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情节,从而保证了学生在理解绘本中的数与形的时候,有着更为直接的体验。

实际上,在阅读绘本《寻找消失的爸爸》的过程中,就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这么小的我要是从上面往下看这么大的建筑物,要去很高的地方才行吧?”为什么要去很高的地方呢?而这个问题也引发了其他孩子七嘴八舌的讨论。有孩子说:“因为自己小而建筑物很大。”但又有孩子反问:“为什么是从上往下看呢?”随即就有孩子举到例子:“我坐飞机的时候看下面的楼房都很小,大汽车都跟蚂蚁一样。”……学生的回答虽然千奇百怪,但这实际上是认识立体图形的一个重要契机,教师如果辅以现代教学手段,给学生呈现同一个立体图形在不同的视角下呈现出的不同样态,那就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阅读结果向认知内化。

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发现,尽管他们仍然当绘本是一个故事读本,但数学的内容、思维确实已经渗透进了学生的认知当中。他们在描述绘本中的瞭望台、箱子的时候,都能够从四边形的特征角度进行描述,这种表现其实就是学生已经受到数学思维渗透的表现。进一步分析则可以发现,低年级学生在数学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只要能够顺利入境,那么学生就能够将自己的认知与绘本中的数学素材结合在一起,从而牵动他们的思维走向数学,引导他们的思维认知数学,这样也就能够积累较为丰富的数学认知经验,从而为数学课堂上的数学知识学习提供一个有力的支撑。

■三、对低年级学生数学绘本阅读的注意点的思考

在组织低年级学生阅读数学绘本的过程中,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有一些注意点。笔者通过总结,梳理出如下几点:

一是数学绘本阅读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实践发现,并不是所有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都能够将数学绘本中的内容与数学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而进一步的研究则发现,其关键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能够真正入境。因此,绘本阅读的第一步骤,就是要给学生进行一些铺垫,比如向学生介绍绘本中的精彩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就能够产生阅读的动机,而有了动机,他们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加工绘本中的素材,这样也就打开了绘本阅读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大门。

二是数学绘本阅读重在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绘本内容有效衔接。既然是数学绘本阅读,那么促进学生在绘本阅读中掌握数学内容,就是一个重要的目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让抽象的数学知识与数学绘本进行有效融合,只有这样才能让低年级学生更有阅读的兴趣、思索的乐趣。

三是数学绘本阅读的旨归在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走向数学世界。绘本阅读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学生可以带着兴趣去思考、想象,而本着数学学习的目的,学生又必须从自己的世界走向数学世界,这样才能发挥绘本阅读的最终作用。

总之,面向低年级学生进行数学绘本阅读,是需要策略与注意点同行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其提供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数学绘本绘本阅读低年级
童眼“读”绘本,童心“涂”绘本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绘本阅读分析
孩子们与绘本的那些事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巧用趣味绘本,玩转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绘本中数学信息的间接呈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