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街古镇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2020-03-06 09:13梁入予LIANGRuyu梁观海LIANGGuanhai
住宅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宗祠古镇资源

■ 梁入予 LIANG Ruyu 梁观海 LIANG Guanhai

1 贺街古镇的概况

贺街镇位于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中部,同时也位于广西、广东、湖南三省交界处,交通区位明显,故史有“三省通衢”之说。向北,潇贺古道的东西两线在此汇合[1];向南,汇合后的贺江从此一路过封开,进广州,过港澳,达南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图1)。贺街镇为贺州重镇,从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1952年9月,一直是郡、州、县治所。临贺故城是贺街镇历史文化的富集区,包括旧县肚城址、洲尾城址、河西古城、河东古城等四个城址、六大古墓群、寺庙二座及宋代营盘一处,这里有古城墙、魁星楼、粤东会馆、湖南公所、冈州会馆、要明乡祠、开建乡祠、城隍庙、陈王庙、李家大院、蒋家大院等古建筑(图2)。临贺故城历史脉络清楚,延续时间长,文化内涵丰富,是广西已发现的西汉四大城址中唯一保存完好的历史古城。

贺街宗祠非常之多,是全国罕见的姓氏宗祠群。宗祠文化十分浓厚,约有三十多家宗祠,每一宗祠内涵丰富,家族文化底蕴深厚,如有陈氏宗祠、刘氏宗祠、王氏宗祠等(图3)。

图1 潇贺古道

图2 贺街古镇古建筑

图3 谢氏宗祠

贺街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古村的社坛、寺庙、神像众多,几乎每一个村头、路口、榕树下、河道边、码头旁都有民俗信仰的遗迹存在,形成了贺街特色鲜明的宗祠文化、社坛文化、井泉神文化、榕树神文化。

奇特秀美的自然风光。贺街镇山河资源突出,主要有水井岭(海拔957 m)、瑞云山(海拔909.7 m)、浮山、临江、贺江及其支流等,贺街依山傍水,环城河绕镇而流,贺江、临江河道屈曲回环,山清水秀、景色壮观(图4)。拥有大片田园景观和果林景观,是广西“万元田”的发源地和区内外有名的果菜之乡。田园果林环绕,清净悠然,充满生机,乡野情趣油然而生,构成一幅奇特绚丽的田园画卷。

图4 贺江风光

2001年,贺街镇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贺街镇被列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2013年—2014年,贺街镇先后被列为自治区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014年,贺街镇被评为自治区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 贺街古镇旅游资源评价体系设计

2.1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1)客观实际原则。评价指标要遵从客观实际,梳理贺街古镇旅游资源的各项情况,了解旅游资源的特性、开发状况。同时,要以专家客观评价建议为依据,反复推敲评价指标,以达到评价指标覆盖研究对象,评价结果反映客观对象的发展诉求。

(2)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在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要科学应用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计量方法、评价模型,选取具有较高科学指向性的指标,有针对、有依据地对研究对象做出评价。

(3)整体系统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要系统全面地评价旅游资源,能反映旅游资源整体特性。评价体系层级结构应加强整体联系性,各层级目标指向性要一致且职能明确、条理清晰。

(4)综合效益原则。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是在于引导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的效益则能反映旅游资源评价的合理有效与否。旅游资源评价不可只看重经济效益,还需兼顾社会效益,包括环境效益和文化效益。

2.2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

贺街古镇历史文化特征明显,在旅游资源评价体系设计中,要注意结合古镇自身资源特点与相关标准和规范。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结合城市规划评估、旅游学科相关研究成果[4],本文将贺街古镇旅游评价体系(表1)划分为目标层、指标层、要素层三层级评价结构。顶层A目标层是所有层级评价的最终导向和评价结果。B层为指标层,它由旅游资源质量、旅游开发潜力、古镇核心区社会生态环境、古镇保护四个子系统指标构成。

B1层旅游资源质量主要考察贺街古镇的历史久远度、历史街巷规模、历史建筑规模、资源种类丰度、文物价值、科学和科普教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当地历史事件名人的影响度。

B2层主要针对贺街古镇的旅游开发潜力和开发条件设定评价指标,评价贺街古镇能否具备旅游开发条件进而获取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潜力,要素层选取服务设施、开发状况、区位可进入性、资源组合离散、政府支持力度等指标。

B3层古镇核心区社会生态环境是彰显古镇风貌、文旅价值、民俗民风的核心区域,要素层选取生活延续性、风貌完整性、历史原真性、建筑环境、建筑质量、自然环境为评价指标。

B4层古镇保护主要选取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保护修复措施、保护机制三个评价指标构成。

3 贺街古镇旅游资源评价方法—AHP层次分析法

3.1 AHP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T.L.Saaty)正式提出[5]。AHP运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将复杂研究对象所包含的重要因素进行分解,然后将这些因素的从属关系分成不同的层级,接着每一层级、组内的各个因素以两两比较的方式判断每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并计算出其权重和重要性排序。基于相关领域专家的客观打分评价,AHP将业内专家的评价进行数学量化处理,可以大大降低主观因素导致的不确定性。

表1 贺街古镇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

3.2 判断矩阵的构造

利用矩阵的数学办法计算,即计算每一层级每一个要素的权重,得出每一层级对所从属的上层级的比重并排序[6]。例如,假设评价目标为A,评价指标集B={b1,b2,b3……bn},判断矩阵P(A-B)为:

首先以专家对各层级指标的进行定量打分(表2),以上述判断矩阵为基本点,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并向量归一化处理。指标权重的可靠程来源于判断矩阵整体能否通过一致性的检验。经过一致性检验后即可得出每一要素对旅游资源评价总体目标的贡献值。

具体计算步骤和方法如下:

(1)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ij—第i个因子同第j个因子相对重要性的比值。

(2)计算乘积Mi的n次方根,公式如下:

式中:n—评价因子数目。

(3)对n次方根Wi进行归一化处理,公式如下:

(4)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公式为:

表2 判断矩阵赋值以及含义

式中:(AW)i—向量AW 的第i个因素。

(5)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公式为:

3.3 Yaahp软件辅助运算

本文使用Yaahp层次分析法辅助计算软件完成数据处理,首先构建评价模型并生成专家打分问卷,随之输入专家的赋分数值并验证调整判断矩阵一致性。邀请了解贺街古镇的5位专家对模型中因子相互比较的重要性进行打分,并通过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经过计算,得出贺街古镇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权重总表(表3)。

4 定量讨论结果分析和建议

通过分析表3中的权重排序可以看出,综合评价层级中B2旅游开发潜力所占比重最大,B3古镇核心区社会生态环境次之,B1旅游资源质量再次,最后是B4古镇保护。要素层中对决策目标影响最大的是P23历史原真性,可以看出,古镇的原真风貌对整个古镇旅游价值和文化内涵有着极其关键的影响,相比于近年来仿古镇、造古镇的商业化做法,只能修其“形”,却不能得其“魂”,保持原真性就是对古镇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古镇保持独一无二风格的重要因素。其次,P18政府支持力度也占据了相当比重,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关系到旅游资源保护开发进程和旅游业的发展走向。P7非物质文化遗产位于权重排序第三位,贺街古镇拥有着大量的姓氏祠堂,宗祠文化是贺街古镇独具特色的名片。

4.1 贺街古镇旅游开发建议

4.1.1 主题定位

在千年临贺故城所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中,细致梳理贺街镇三十余座传统宗祠与文庙、魁楼、老街、寺庙、社坛等的内在关联。深入发掘宗祠文化所融合的家国精神、书香文化、福寿康养、礼仪教化等多样情怀。围绕宗祠文化主题这一特点,建设文创主导的时尚休闲观光小镇。

4.1.2 开发策略

保护与开发并重,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在利用过程中严加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效益的统一,保证旅游业健康发展。

实行政府主导,强化高效协调;鼓励民间投资,多方参与;开发联动,形成旅游及相关产业链;分期开发,滚动发展。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开发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强化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旅游配套有序发展,尽快形成旅游综合生产力 。

突出特色,开发精品,重视旅游业的文化投入,不断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调整、完善贺州的产业政策,利用税收、信贷及投资分配等调控手段,推动贺州主导产业的调整、形成与演进,加快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加强旅游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的旅游环境。

4.1.3 贺街宗祠文脉资源梳理及当代转化

在中国人的文化体系和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儒家文化无疑是内核,而文庙则是儒家文化的聚合点和集中展示形式。贺街镇的宗祠文化也同样是儒家文化的具体化,是一脉相承的。贺街文化以文庙、魁星楼为标志性载体向外拓展,包括寺庙道观体系、社坛家园体系、城防生境体系、农工商贸体系,具体至贺街镇浮山寺、沸水寺等寺庙,青龙社等社坛,风水田塘河渠城壕、老街商铺会馆乡祠群等。传统规矩、风气养成、代际脉承等方面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家规、族规、村规、名门望族、安乐村风、公平街市、善德会馆、名医世家、耕读世家、名商铺号、军政世家、教育世家等各个层面。具体可转化为中医药馆、庙会、私塾展示、娱乐、餐饮、购物等效能产业。文化体现在精神祈愿、风气养成、集体意识、发展延续、八景营造、居所维护、离散整合、人格塑造、家园培育、村街亲和、抱团进取、互相扶持等方面,都可以进行宗祠文脉的现实转化。

表3 贺街古镇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权重总表

4.1.4 宗祠文脉内涵当代转化途径

(1)宗祠祭祖活动。祭祖的字面含义即祭奠先祖,通过族人对已故先人的追思怀念,加强精神凝聚力,强化血缘意识。经过历史沉淀,宗祠的作用不仅局限于祭祀,更是家族彰功显德的场所,通过各种宗族活动产生宗族的凝聚力。政府通过提供相应的场地、政策等,支持鼓励各宗祠家族每年定期(春祠、夏礿、秋尝、冬蒸)举行宗祠祭祖活动,祭祖活动应遵循特定的仪式和饮食,并促其规模化、常态化,形成在外游子的乡愁寄托之所,同时禁止一些不遵族规、品行不端的族人进入宗祠,以此约束族人行为。结合中央电视台《记住乡愁》节目,对贺街宗祠“遵祖德,行义事”的概括和倡导,扩大贺街宗祠的影响力。

(2)宗祠文化展示。将宗祠艺术、族谱家风、珠玑巷文化、大槐树文化、乡贤乡祠文化、宗祠事件典故、宗祠遗产遗物、宗祠非遗传奇等系统性搜集并展陈出来。

(3)族谱族训编纂展示。政府应鼓励支持各家族开展族谱、族训整理编纂工作。在整理族谱的过程中,与家族成员的沟通交流将激起家族成员的寻祖之情,同时扩大贺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家族成员中开展族训征集编纂工作,发动家族成员收集整理各家族传承立世的族训、族规,在传承古训的同时,结合当今生活,提出对后世子孙的行为约束准则。

(4)建筑艺术。向游客介绍不同宗祠的建筑艺术,宗祠建筑形式缤纷出彩,规模宏伟,房顶、屋檐、山墙、楹联等,文化底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正是当下发展高层次旅游、深化旅游活动的重要资源;开展主题建筑观光游览,主题区域分为宗祠风貌区、城墙主题区、街巷主题区、骑楼风貌区等;修复古城墙及城门、塔楼、烽火台,疏通护城河开展城墙观光游,向世人呈现临贺故城的护城系统,让游客了解历史,忆古思今。

5 结语

贺街古镇至今已经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史人文底蕴深厚,旅游资源种类丰富。作为贺州中心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贺街第三产业门类单一,突出表现为旅游业,其他城市生活性服务产业缺乏。此外,旅游资源的巨大潜力还有待开发,目前旅游产业主题特色不明显,尚未成体系,服务接待能力滞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贺街古镇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评价,有助于评估其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和开发价值,为实现旅游资源开发效益优化和古镇保护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宗祠古镇资源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湖南桂阳县魏氏宗祠舞台题记考述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