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的反思与建设

2020-03-09 03:42王宇栋
人物画报 2020年34期
关键词:非遗反思教育

摘 要: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弘扬非遗文化有利于复兴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有助于培养年轻一代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与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应当结合非遗文化的自身规律,学校等部门应据此规划出合理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非遗;教育;反思;参与实践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具体包括: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

中国于2004年8月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非遗保护运动。非遗保护运动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学生群体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主体,是实现文化复兴的后备力量。把“非遗”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为非遗保护创造坚实的受众群体和新兴的传承力量,从根本上有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

一、非遗的基本特征

理解非遗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保护、传承和传播它的前提。首先非遗文化具有活态性(Traditional, contemporary and living at the same time)。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包括传统的文化事象,而且还包括当代人对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实践;再者非遗文化具有包容性(Inclusive)。它能够为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共享。在文化共享的过程中,非遗文化本身也发生着变异。可以说,共享性体现在实践主体的多样性和非遗文化自身的可塑性上。基于包容性的特征,非遗实践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强化了当代与传统的联系感;再次就是代表性(Representative)。代表性强调了非遗文化特殊的地方性特色,以及每个文化传承者实践非遗文化的权利;最后就是社区性(Community-based)。社区性强调非遗文化的合法性离不开创造、传承非遗文化的社区、群体与个人的承认。这强调了非遗文化的存在离不开具体的文化与生活语境。

综上,活态性、包容性、代表性和社区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特征,也是非遗保护、传承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非遗进校园——以上海地区为例

作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中心,上海市率先通过文教结合的方式在全市中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为非遗进校园活动树立了标杆。

在上海,大部分中小学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活动。海派面塑、灯彩与上海剪纸等非遗项目纷纷进入课堂,以期培养非遗“小传承人”。经过数年的实践,全市基本实现“非遗进校园”全覆蓋。以徐汇区为例,从2008年器,区启动“非遗进校园”活动,大部分中小学加入这一行列,实现了“非遗进校园”全覆盖。

上海市中小学推行非遗进校园离不开各方的努力。首先是国家文化政策的引导。教育部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文教结合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都强调了要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提到要将非遗教育深入校园,推动非遗教材和师资进课堂。顶层文化设计为非遗进校园提供了合法性与实践办法。再者就各学校开展的相关教学实践。比如:邀请非遗传承人为学生进行非遗表演,让学生体验非遗文化;培养非遗“小传人”,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非遗活动中去;定期举办相关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活跃非遗气氛等。学校是非遗进校园的组织者与运营者,通过设置“认识非遗”“体验非遗”等环节,学校让学生能够在理性上认识非遗、在感性层面体验非遗。最后非遗进校园离不开地方文化部门的支持。比如2016年上海市黄浦区文化馆举办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扁担戏演出、沪剧演出、江南丝竹表演和瓷刻技术。黄浦区的不少中小学生参与、体验了相关表演活动。地方文化部门组织的相关活动让非遗文化超越校园,成为学生业余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

综上,顶层文化设计、校园教学体验活动和地方文化部门的推广活动,都在不同维度推动了非遗进校园的实践。相关举措无疑更好地促使非遗更好地进入学生的思想世界、心灵世界与生活世界。

三、非遗进校园之反思

作为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部门,学校应在非遗文化的传播上发挥重要作用。非遗进校园无疑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播了非遗文化,增强了相关主体对于非遗的认识与体验。但是,我们仍需结合非遗自身的基本质特征来反思非遗进校园活动,以期非遗的传承与传播能够“不忘初心”。

前文已经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特征:活态性、包容性、代表性和社区性。作为非遗继承与传播途径之一的“非遗进校园”也应当遵循上述原则。活态性强调了非遗的变异性与流动性。根植于复杂生活世界的非遗文化“瞬息万变”,随着人、地、事的变动发生延异。如何让学生体会到非遗的流动性与变异性是“非遗进校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就包容性来说,非遗文化的表演主体应当是多元的,即同一项非遗表演活动可以由不同表演者表演出不同的风格。目前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大都邀请个别非遗传承人作为文化展示者,这无疑狭隘了非遗的实践主体,导致学生忽视了非遗实践主体的多元性;代表性问题强调了“谁能代表非遗”的问题。非遗文化并非由个别传承人所垄断,而是无数民众共同的智慧结晶。与“包容性”问题相似,“非遗进校园”过分强调传承人的教学作用,遮蔽了非遗文化的集体性和丰富性;社区性强调非遗的展演离不开特定的生活世界与文化语境。“非遗进校园”容易导致非遗文化脱离自身所处的文化语境,使得非遗文化被从原先根植的文化土壤中被连根拔起,沦落为纯行为意义上的行动表演或呆板的技艺展示。继而,“进校园”与“社区性”形成了张力与悖论。

四、走出课堂,回归生活

前文结合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反思了“非遗进校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能够让非遗进校园的同时,保持其自身的基本特性?能够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和体验非遗?

活态性强调非遗文化的流动与变异,包容性强调非遗文化表演的多元风格,代表性强调了非遗文化的地方性风格与集体性特色,社区性强调了非遗文化离不开具体的文化土壤和语境。可以说,流动性、变异性等特性是学校开展非遗教育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第一,非遗教育应强调实践与体验。非遗文化本质上是民众在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惯习。因此,要真正体会非遗文化的内涵,仅仅靠书本知识的介绍和参观活动是不够的。学校开设的非遗课程应当更加强调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具体的实践中培养学生对于非遗文化的理解与体悟。

第二,非遗教育应着重强调文化的多元性。以教学为例,非遗展示的主体不应当局限于个别传承人,而应尽可能多地邀请不同风格的文化表演者去展示同一项非遗活动,继而让学生理解非遗文化丰富的内涵。

第三,非遗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前文提到非遗“进校园”与非遗的“社区性”形成了矛盾。课堂教育模式终归要将非遗文化从其根植的文化社区中脱离出来,导致其深刻的文化意蕴无法被全面表达出来。因此,走出课堂,进入滋养非遗文化的生活世界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地学习和感受非遗文化。在此,学校可以借鉴人类学田野作业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田野调查方法,比如“参与式观察”法。参与式观察要求观察者长期扎根田野,与文化主体长期相处,从而使观察者获得对相应文化的深刻理解。具体到非遗进校园,学校可以通过夏令营等形式让学生进入非遗社区。夏令营为学生了解、体验理解非遗文化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和最鲜活的本土知识。

夏令营的内容应包括:1.了解非遗社区的基本概况。地理与气候概况、生产概况、民族概况、人口结构概况和信仰概况等;2.参与到非遗社区的生活中去。参与式观察的核心要点即要求参与者逐渐消除“他者”的身份。只有从“他者”变为了“自己人”,观察者才能够更加充分地体验到非遗文化的生活性。学校应当鼓励学生打破羞涩与腼腆,积极拥抱非遗社区里的人和事儿;3.参与到非遗活动中去。学生通过了解非遗社区的概况获得对田野地点的熟悉,通过参与社区生活获得了社区主体的信任。这两步为他们观察、参与具体的非遗活动奠定了基础。在参与非遗活动时,学校应当督促学生记录田野日记,让他们加深对非遗生活的印象与强化他们对非遗事象的理解;鼓励学生将非遗社区的文化与自身所在社区的文化进行对比,在对比中看到非遗文化的特殊性;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非遗文化之于当代生活的意义,这旨在让他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非遗。

五、结语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非遗文化进入校园有利于让国家的新一代更好地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利于从根本上培养他们对国家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当然,让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同时也应当考虑非遗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非遗文化的活态性、包容性、代表性和社区性都决定了传统的课堂式教育不足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非遗文化。因此,非遗进校园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课堂教育应当注重非遗表演主体的多样性;再者,非遗教育更应要求学生能够走出课堂、走向田野,在生动的生活世界中把握非遗文化。

参考文献:

[1]马小燕.基础教育文献计量研究的问题与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21(03):45-49.

[2]晏文.非遗传承人保护策略研究——宜春三星鼓的调查[J].文化产业,2021(04):89-90.

[3]岳永逸.本真、活态与非遗的馆舍化——以表演艺术类为例[J].民族艺术,2020(06):79-87.

[4]罗新丹,谢耀龙.非遗保护实践中的社区参与能力培育研究——以湖南江永勾蓝瑶洗泥节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06):42-50.

[5]巴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J].民间文化论坛,2020(03):119-128.

[6]张宗登,赵雄辉.非遗进校园的内涵解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19):7-8.

[7]巴莫曲布嫫.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J].民间文化论坛,2020(01):114-119.

[8]曹越星.“非遗”进校园的价值反思[J].教育观察,2019,8(41):72-73.

[9]李家駒.邦联像移除案、符号政治与公共生活:美国新奥尔良公共生活的人类学观察[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4(03):1-7.

[10]陆瑞雯,范荣.创新“海派”文化 描摹“清荷”匠心——上海商业会计学校非遗文化进校园之“瓷刻”[J].天工,2018(02):128-130.

[11]高丙中.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58-63.

作者简介:

王宇栋(1990—),男,汉族,浙江丽水人,学生,博士在读,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研究方向:艺术传播。

猜你喜欢
非遗反思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