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在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中的传承与创新

2020-03-09 06:59纪铖
人物画报 2020年34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传承发展应用型高校

纪铖

摘 要:随着高校创新素质教育改革深入,非遗文化已经进入很多高校,这为一些地方非遗文化发展带来了生机,但在很多高校,非遗文化大多都局限于课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上,还不能达到真正的传承发展。在文化创意成为高校特色发展的一个亮点的今天,让大学生更多的参与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促使非遗进校园后落地生根,接续传承发展,对创新性地传承保护非遗提供了可借鉴的高校发展路径。

关键词:非遗文化;传承发展;应用型高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不同地区,文化特色的直接体现,是一个地区人民文化心理特征的直接写照,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长期积累的可传承实践成果。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速和现代化进程的步伐加快,文化生态产生了很大变化。昔日辉煌的非遗,在传承发展的问题上出现危机,面临着较为艰难的生存和发展困境。

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利用自身优势,通过非遗大师进校园,非遗课程进课堂,竞赛文创出成果等方式传承发展非遗。结合课程改革、科研竞赛、文化传承、文创实践、美育教育等方面的力量,进行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积极探索尝试,促使“非遗进校园”成为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模式,不断开拓非遗传承保护的实践路径。

一、高校承担坚定文化自信的新任务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新时代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新时期非遗传承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让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为新时代发展贡献更多的精神力量。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都要求新时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目标,努力完成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的任务,以更有成效的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按照“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的要求,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提供丰富精神食粮,来不断满足人们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存在的多种“不平衡”。使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自信与社会发展更高阶段的要求逐渐协调一致。

二、高校教育改革与非遗传承的有机结合

中国是拥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国家“十三五”规划将文化强国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之中,尤其是强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并在全国上下大力发掘、保护和发展非遗。从目前非遗传承的现状来看,非遗传承还存在重表面、虚假浮夸、庸俗化和传承人老龄化等诸多问题,构成了非遗传承的“繁荣”与“危机”并存的现象,甚至出现因保护不力存在消亡的危险,这正是非遗传承和保护自身发展的现实困境。

高校本身对文化有着天然的吸引力,非遗技艺自身是一种文化创意和动手能力兼备的艺术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非遗项目的研究保护与创新传承中,高校有着宽广的发挥空间,将“非遗”传承发展同高校教育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高校转型与社会创新创意发展的需求相结合

近年国内大学也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创意市集活动,如中国美院、清华美院、同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大学生参与开展创意市集。个性化设计展览、创意活动策划、手工制作培训、原创产品售卖,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青年人户外活动,为中国的创意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创意市集在校园里已经变成一种时代特征,通过创意市集的开展,在经济、文化、学生活动、创业创新方面的引领和支持,能积极推动高校转型发展,真正实现办学的“四转”落地和实施,全面提高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综合能力。

四、文化创意视域下非遗传承在高校的创新路径

国家积极倡导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把非遗传承引入地方高校,让青年大学生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继承者与发展者,既能进一步保护与传承非遗,也能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路径。

1、开展非遗元素文创,构建传承和创新发展传统文化新机制

通过把地方非遗传承项目和传承大師请进来,成立项目实训工作室和大师传承工作室,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为专业人才和重要技艺的传承做实际工作。通过非遗技艺传授,起到宣传保护和认同传承的良好效果,真正实现非遗向青年一代的普及和传承,结合文创进行创新性实践。充分把传承人培养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探索,通过对传承与教育、学历与师承、文化与技艺、设计与手工的等方面的关系的探讨和实践。利用社团活动和创新项目团队来拓展学生课下的兴趣,开展非遗元素文创项目,能延伸艺术专业学习的广度,形成传承研究和创新发展并行的新机制。

2、通过非遗进课程改革实践,构建特色教学实践育人新模式

各地方高校都在进行全方面的教学改革,那么课程改革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因此在高校开展非遗进课堂教学实践,可以说是意义深远。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非遗元素,民间工艺美术和非遗的项目融入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是集实操动手和审美功能融合的创造活动,能够拓宽专业学生的审美视野和创新思维。通过非遗工作室进行实训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创作创意产品来支撑校园市集活动的开展,能够直观的体现艺术价值并产生经济价值,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技艺传承和创新性研究,打造高校实践育人的新模式。

3、开展创意市集活动,是提升学校美育的重要形式

创意市集汇集了时尚感染力的原创产品、实训实践课堂作品、传统工艺的新产品、非遗技艺的创新品等等,青年大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尝试和成长技艺,为自己的梦想实现迈出坚实的一步,完成传统与现代的对接和转化,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时代化的创意实践。活动可以使青年学生了解感知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汲取中华文化艺术的营养,这既是学生自身审美的提升也是传播美的真实行动。

创意市集活动的开展,能有效地提升学校美育的质量,进一步扩大美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有效提升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效,达到智育、德育、美育融合互补的育人效果,对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具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巍,王小军.旅游文化创意语境中辽宁满族剪纸文化产品设计与传承[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

[2] 王玉.山东民间剪纸艺术的保护与开发[J].民俗研究.2015(03)

(黑龙江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成果,课题编号:GJB1421565)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传承发展应用型高校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
非遗文化进驻职校社团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