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视角下的大兴安岭南麓地区教育信息化研究①

2020-03-10 23:33陈献勇
关键词:信息化培训信息技术

陈献勇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2019年2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中提出,要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也指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全体学校建设数字校园,普遍提高师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信息素养,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创新信息时代“互联网+”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服务模式和教育治理模式。

信息化所带来的教育创新变革一定是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这其中必定会涵盖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环境和教育评价等等。不同的学者对于教育信息化内涵的认识也不同,有的学者将信息化教育理解为“电化教育”。祝智庭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较为全面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教育过程适应于当前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1〕南国农先生将教育信息化认为是教育者和学习者凭借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2〕张一春认为,现代化教学理念中关键的理论指导,是对信息化教学理论的深刻总结,并通过信息技术的技术理论支持,引导现代教育方法的创新。〔3〕

本文所指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当中的一部分,主要指全日制的普通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强调利用现代教学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创设符合学习者心理和经验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及信息化素养,最终实现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过程。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工程,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教师信息化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信息化管理,以及潜在的校园环境、课堂氛围、国家社会环境中的各种要素,都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课堂教学,学校服务最重要的是要落实于课堂教学,中小学课堂教学信息化成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第一要务。因此本文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此反映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

一、调查地区的地域特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大兴安岭南麓地区基础教育学校的信息化教育状况,包括对专业教师以及学校领导进行的问卷调查。采用的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访谈。

本次调研地区范围广,面积大,涵盖了大兴安岭南麓地区的中小学校。大兴安岭地区被东西走向的伊勒呼里山分为岭南、岭北两个区域。岭南主要包括加格达奇、松岭新林。岭北包括漠河、图强、阿木尔。中部包括塔河、呼中、呼玛。大兴安岭南麓山区覆盖了黑龙江、内蒙古、吉林三省(区)5个市(盟)19个县(旗)。黑龙江省泰来县、龙江县、林甸县、拜泉县、明水县、青冈县、望奎县和兰西县,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突泉县,吉林省大安市、镇赉县等。

二、信息化教学调查的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在设置问卷的指标时,在参考了大量文献的同时,主要是借鉴了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ISEI)评测工具,结合样本学校的实地观察,最终确定从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信息化教学软件资源建设、信息化教学实施、教师信息素养、信息化教学评价与管理五个方面进行问卷编制,其中包括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

(一)教师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本次调查有效样本总量为630人,男女性别比例分别是25.4%和74.6%。年龄结构30岁以下的占比20.16%,30-39岁的占比23.02%,40-49岁的占比33.49%,50岁以上的占比为20.16%。教师的教龄和学历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信息素养,该地区教师的教龄多数在10年以上,占比为66.19%,学历也多都在本科以上,比例为77.62%,基本满足信息化教学的要求。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设备应用情况

教师对信息技术设备的了解和适应,信息技术设备在教学中的使用频率,可以客观地反映出信息化教学的应用情况。问卷设计使用“在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设备的频率和使用数字化教室的频率”两个指标来反映。

统计显示有53.81%的老师几乎每天都使用多媒体设备、电子白板从事课堂教学,31.11%每周使用1-3次,只有7.3%的老师几乎不用和7.78%的教师每个月只使用1-3次的信息技术设备从事课堂教学。实地访谈中也发现,多是年龄在50岁以上的教师对多媒体技术无法掌握。

从使用数字化教室的频率中也可以看出,有31.27%的教师几乎每天都会选择使用数字化教室,而几乎不用的教师比例为28.89%,有39.85%的教师会更愿意选择将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同时采用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对教师课堂上使用的信息技术工具进行统计发现,有63.49%的教师课堂上会经常使用国家统一配备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互动式电子白板来进行信息化教学,32.7%的教师会同时辅助使用实物展台,15.56%的教师使用平板式数字电视,10.32%使用录播系统,对于微课教学和3D情景教学使用极少,不到3%。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软件资源建设和信息化教学实施现状

教育信息化改革最终要体现在课堂上,要体现在信息化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方面,要体现在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变上,才能真正实现以教育的信息化来育人的目的。这部分通过设置“通常使用的教学模式”“经常使用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和“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三个问题来调查和体现。

(一)信息化教学技术和教学模式及方法状况

通过对教师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教学技术和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有72.7%的教师会采用在课堂上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有45.87%的教师会采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调查还发现,在信息化教学设过程中,23.49%的教师会采用优质微课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在实地访谈中也验证了这一点。由于家长对于孩子携带和使用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的自觉和自律性的顾虑,所以翻转课堂、电子书包、慕课等其他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很少使用,三项合计占比仅为12.38%。这点在教学模式中也有体现。64.60%的老师会采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导授”式教学,28.1%还在采用传统课堂面授模式。但是对于网络在线教学模式的使用很少,仅为6.19%,这也是受限于数字终端设备的不足。

从对教学方法的统计中可以看出,信息化技术的采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该地区中小学教育中教学方法的转变和创新,中小学知识的传授目前依然是以讲授法为主 (76.51%),讨论法比例为64.29%,探究法52.38%,谈话法为42.86%,另外也要看到,信息技术的介入融合,使得传统的讲授的教学方法也不再传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占比43.65%的演示法和新型的情景模拟法也越来越被接受(33.97%),就是借助于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增强了教学的生动和活力。

从老师对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关注程度选项来看,老师们十分注重对于教学方法(77.3%)、课堂掌控能力(53.65%)、教学策略与活动(47.62%)、教学模式(44.13%)、信息化教学设计(30.16%)的重视,体现了老师们对于自身素质的要求和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以及教师的职业诉求。

(二)教师对信息技术软件的熟练程度及信息资源库的建设状况

对信息化技术软件的熟练程度可以客观地反映出教师的信息化技术运用能力,从图2可以看出,以非常熟练为坐标来看,多数老师习惯使用word和PPT软件来进行教学。以比较熟练为坐标来考察,多数老师对word、PPT和Excel软件使用较多。而对于数字教室操作软件、动画制作软件、网页制作软件、音频处理软件、视频处理软件、PS和Flash软件,这些在现有技术水平下的信息化教学中使用较少的软件,教师们处于一般、不熟练和完全不会的程度。

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状况也反映了该地区信息化教育的发展状况,反映了“三通二平台”的建设要求,教学资源是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的重要辅助。

由图1可视,教师大部分教学资源来源于网络,总是和经常使用网络下载相应教学资源占到72%,总是和经常使用教学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占据58%,总是和经常使用办公软件自己制作相关教学资源占到50%。使用手机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多数老师会选择偶尔、很少和从不,这点也与上面的统计分析一致,原因也大致相同。

教师对信息化资源库的满意程度虽然达到了77%,但是在实际走访中也发现,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还有待完善,需要不断充实内容,尤其是具有民族特点的教学资源少。

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的态度总体是认可和积极的,尽管很高比例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设备的硬件设置和解决多媒体设备故障很费时费力,甚至无能为力,但他们还是认为信息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操作信息化设备的水平,认为信息化技术对于教学水平的提升是有巨大帮助的。信息技术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促进了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

(三)信息化教学管理及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的需求

对于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的需求,问卷采用“造成信息技术应用障碍的原因”“参加信息化教学大赛的次数”“信息化教学的支持”“信息化教学培训形式”“向往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几个指标来考察。

1.造成信息技术应用障碍的原因

该选项的设置能够反映出信息化教学实践中,教师面临的实际困难和窘境。从统计分析结果能够看出,各个结果占比接近,教师们面临着准备多媒体设备等耗费时间精力太多(41.27%)、设备经常出故障(33.81%)、不知道如何运用于课堂具体情境(31.9%)、和自己教学内容相符合的电子教材太少(33.33%)、不知道如何操作和运用设备(29.52%)、电脑等设备方面配备不齐(29.37%)、信息技术培训不到位(28.25%)等一系列阻碍和问题。

图1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

图2 教师对信息技术软件的熟练程度

2.信息化教学的支持

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时特别希望能够得到包括有教学经验的老师 (57.94%)、技术的培训(52.94%)、学校相关部门技术人员(50.95%)、系统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方法(44.44%)、校园信息化资源库的建设使用(42.86%)、在线学习网站、平台(26.67%)的支持。也希望能够得到去外校考察学习的机会(22.7%)和集中研讨、论坛(15.4%)等等信息化教学学习的机会,也希望能够有机会聆听国内外专家的报告,扩大视野,增加见识。这些都为我国和该地区日后信息化教育的推进提供了参考。

3.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大赛的状况

统计分析发现,占比67.94%的大多数专业教师并没有参加过信息化教学比赛,27.14%的教师参加过1-3次,2.54%的教师参加过4-6次,只有2.38%的教师多次参加过信息化教学大赛。

4.信息化教学的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

问卷对学校举办过的信息化教学培训形式进行了统计分析,教师已经接收到的培训方式和比例包括:网络远程培训(57.94%)、专家讲座培训(40.95%)、学科专题培训(35.4%)、信息化产品培训(25.87%)、专家现场指导(12.7%)、其他渠道(5.87%)等。

问卷同样对教师需要的培训内容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老师们迫切需要的培训内容为:课件制作技术(66.67%)、多媒体教室设备使用(50.63%)、声音图像等素材加工(48.57%)、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设计(40.32%)、微课慕课等设计与开发 (35.56%)、网络资源检索与下载(34.92%)、翻转课堂等的应用(28.25%)、课程网站建设(26.03%)、其他(4.76%)。

问卷对教师喜欢的培训方式进行统计显示:集中培训(51.11%)、实际操作(48.25%)、案例教学 (39.05%)、系统讲授 (37.3%)、讲练结合(35.08%)、听课观摩 (29.68%)、研讨学习(22.54%)、网络教学 (21.75%)、发资料自学(16.19%)和其他(2.22%)。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大兴安岭南麓地区教育信息化开展状况的调研,可以得出的结论:

1.在信息化教学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多数教师能够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开展教学,只有少数年龄偏大的教师还不能够接受和接受能力不足。

2.在信息化教学软件资源建设方面,80%的教师会采用在课堂上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会采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技术的采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该地区中小学教育中教学方法的转变和创新,多数老师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PPT、word软件进行课程设计,能够充分使用教学资源库。

3.在信息化教学实施方面,教师十分注重对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评价,高度关注对于教学方法、课堂掌控能力、教学策略与活动、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视。

4.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的态度总体是认可和积极的,认为信息化技术对于教学水平的提升是有巨大帮助的,是必不可少的。信息技术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促进了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

5.在信息化教学管理方面,教师们面临着来自于多媒体设备、课堂具体情境运用、电子教材、信息技术培训等方面的阻碍和问题,并十分期望可以得到在这些方面培训的机会。

(二)建议

问卷的最后设置了受调查者对于大兴安岭南麓地区信息化教学的意见,得到了大量的反馈,充分反映了教师们对于信息化教学的重视和热情。通过采用关键词分析模式,可以得出几点建议。

1.教师希望增加信息化教学的培训,希望得到更多的指导,同时要根据实情,量力而行,不可照抄照搬。

2.教师希望加大培训力度,使每位教师都能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

3.希望理论实际相结合,促进信息化教学,让所有学生都受益。

4.民族地区的信息化设备的应用方面要加强,配备与课程符合的配套软件及资源。

5.有针对性地增加少数民族地区专业教师的数量。

猜你喜欢
信息化培训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培训通知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