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政策效果研究

2020-03-11 08:52黄琪娜
艺术科技 2020年24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

摘要:贵州省作为国家全面脱贫的主战场已实现全部脱贫摘帽。本文通过贵州省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实施,并对其政策效果进行探析,总结出贵州省文旅产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文化旅游融合;精准扶贫;政策效果

0 引言

2016年以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脱贫攻坚战工作部署上,在文化旅游产业全面推进,对实现全省决战脱贫攻坚贡献了文旅力量。2019年,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赴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展开精准扶贫实地调研。在文化和旅游产业脱贫上,贵州省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文化旅游产業开发,实现贫困户增收致富。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同时也是国家大力扶持的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地,在扶持产业资源发展的同时为脱贫工作注入力量。近年来,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重要的发展战略,全省众志成城,全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在战略思想的引导下,贵州省提出文化扶贫“四民行动”和旅游扶贫的“九项工程”相结合,共同促进贵州省全面脱贫的战略目标。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之后,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便成为发展的新趋势,借助两者发展的融合助力贵州省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在精准扶贫政策中,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表现,对实现全面脱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扶贫搬迁后,居民文化生活如何完善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尤其是要加强扶贫搬迁安置点相关基础文化设施建设。自2016年以来,贵州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助力脱贫道路,截至目前,其发展成效如何,文化旅游相融合是否真正促进了贵州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对贵州哪些领域发挥作用以及效果如何是目前实现全面脱贫关注的重要方面。根据现有的资料现实,研究文化旅游与精准扶贫相关的文献较少,且从某个村落或者民族特色区进行探究,尚有学者从整个宏观层面把握文化旅游助力脱贫的效果分析,贵州省目前已实现52个县全部脱贫摘帽。因此,本文试图将贵州省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文旅融合对促进脱贫目标实现的重要性,对其成效进行尝试性探析。并给未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政策补益,推动贵州省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1 概念和理论界定

1.1 文旅融合

近年来,“文旅融合”成为新的研究理念,逐渐成为旅游文化研究的新趋势。其含义可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的过程,主要涉及对象为文化和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各种相关的内在因素相互渗透、彼此交融,其特点是突破原有的边界,形成一个共同体;是一种互动的要素资源整合、一种互补的产业价值创新以及在认同上的动态优化过程。两者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融合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包括价值观念不一致、创新力有待增强以及相关的政策保障仍需健全等问题。文化与旅游具有紧密的联系,文化既是旅游的基础,也是其精神动力支持,通过探究两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找到融合之处,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

1.2 精准扶贫政策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发展论坛上明确提出,在扶贫工作中坚定不移地实施精准扶贫政策,进一步推动我国扶贫发展的新方向。精准扶贫是相对于粗放扶贫而言的,指的是在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措施帮扶贫困人口科学有效地脱贫的治贫方式[1],在实施程序上主要通过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2],对实现脱贫目标起着重大作用。精准扶贫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也是贵州地区三大发展战略之一,贵州作为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实施精准扶贫,能够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3]。在精准扶贫具体实施中强调分类施策,涉及领域包括产业发展脱贫、转移就业脱贫、易地搬迁脱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以及生态保护扶贫,根据不同领域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助力脱贫目标的实现。精准扶贫政策的有力推进,成为推动全面脱贫的重要举措。

2 文献综述

文化旅游助力扶贫经历了一个发展阶段,首先中合慧景(长沙)规划设计院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概念之后探索出新的旅游发展方向,在国内首次提出文化旅游规划扶贫概念,创新和丰富了文化旅游精准扶贫的“湖南模式”[4]。

有学者针对旅游扶贫效果进行探究,提出旅游扶贫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扶贫方式,在于它能给贫困人口提供销售其产品和服务以及就业机会[5]。从应用价值角度来讲,伴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中“脱贫攻坚”战役的打响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近代工业文化旅游与生态农业旅游相结合,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6]。另外一些学者从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文化保护进行探析。朱晓彤提出文化旅游作为精准扶贫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7]。刘蓓从文化资源配置角度分析,探究优化配置对提升精准扶贫成效的显著性[8]。当前学者对文化旅游融合推动脱贫发展研究较少,且集中于文化旅游发展,因此在研究上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根据贵州实际发展情况,探究文化旅游的融合对促进扶贫效果如何以及未来政策如何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 贵州省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情况

贵州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脱贫发展目标,全方位协调发展促进脱贫目标的实现,文化旅游产业也积极投入脱贫发展战略中,扎实推进旅游扶贫,创新文旅融合、易地扶贫搬迁+文化旅游扶贫等新模式[9]。自2016年以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为促进脱贫,实现全面小康,作出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资金投入、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人才培训方面。

3.1 资金设备投入

在资金投入和设施建设上,据相关文件统计,共投入资金5344万元为2672个贫困村配置基础文化设施。在文化传播方面,投入资金2304万元为66个贫困县配置流动文化车、为18个贫困县配置流动舞台等,另外针对扶贫搬迁点加大投入力度,共计投入5.5亿元完成84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此外,支持173家非遗扶贫工坊发展,针对各地文物开展项目保护工作,为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分别重点对两个领域的问题加以完善。在文化领域,启动“百千万”文化建设工程,有力推进建设图书馆项目工程以及基层文化站,另外还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论坛,加强文化宣传。在旅游领域,建成旅游厕所1209座,不断完善景区相关基础设施,如停车场规模扩张、配套标识完善,在宣传形式上推出文化旅游平台服务热线以及建立微信小程序,促进旅游公共服务的保障建设。

3.2 文化人才培训

文化人才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只有不断加大文化人才培养,才能促进文化不断发展。因此,在文化人才培训上,自2016年以来,贵州省针对传统技艺“十百千万”培训工程投入巨额经费,培训人数总计4万余人,促进人才就业,共带动50余万人就业。在文化人才的引进、培训上采用多种形式,每年培训文化人才多达1000人以上。文化人才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推动者,有利于促进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根据发布的《全省文化旅游劳务就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文化旅游部门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发展改革委、妇联等单位进行合作交流,主要注重对贫困劳动力在发展理念、传统手工技艺、文化旅游等方面加强技能培训。通过政策措施鼓励主体单位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技能培训,提升其工作水平,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可持续性。

3.3 增加、稳定就业岗位

根据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的《全省文化旅游劳务就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对促进贫困人口就业从岗位的增设展开,围绕优化旅游环境开发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岗位达到5000个以上。另外,在乡村旅游开放方面,增设相关管理岗位2000个以上。在促进文化人才就业方面,文化旅游部门加强与演艺公司、文化旅游开发、策划等单位的沟通交流、合作,通过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相关单位吸纳具备一定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就业,并组建专业的文艺队伍。除了对未就业的人员实施增设岗位外,还通过一系列措施稳定在岗人员的工作。截至2020年,新开发劳务就业扶贫岗位7485个。

4 文化旅游产业助力精准扶贫政策成效分析

4.1 全省脱贫摘帽

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文件宣布,贵州省已经实现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贵州省在各方面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涉及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多个领域,从原有的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转变为减贫人口最多的省份。实现全部脱贫摘帽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文化旅游扶贫在促进脱贫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旅游产业也促进了扶贫工作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在近几年脱贫过程中,贵州省按季度对旅游与文化工作展开进行汇报,并对未来工作如何展开作出有效部署,把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文化旅游产业在贵州省领导下规模得以不断扩大,在实现人口就业、人才培养、经济增长等方面助力脱贫目标的实现。

4.2 人口就业大幅增长

人口就业是反映政策效果实施情况的重要体现。贵州省在积极通过各种渠道促进就业,为劳动力人口创造生存条件。通过培训文化人才,促进人才就业,共计带动50余万人就业,相比2016年的人口就业率,实现了大幅增长。截至2020年9月,共计扶持2.2万余名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经营,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同时推动了人口就业。

4.3 贫困人口收益增收、经济增速

据官方文件统计,通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已经累计带动89.6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争取乡村旅游贷项目共计35.7亿元。在旅游业上发展成效显著,2016年至2019年,全省共接待人次以及收入增长30%以上,2018年贵州省共接待游客9.6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00多亿元,同比2017年分别增长了30.2%、33.1%。在生态环境扶贫领域,通过打造生态农场、山地高效农业产业园区等生态文化旅游扶贫项目,实现经济快速增长[10]。充分利用土地资源,2019年持续发展,依靠旅游产业发展位居全国第三位,在全国知名度不断提升,吸纳更多游客,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4.4 贵州省发展成效

通过文化旅游融合促进贵州省精准扶贫政策发展,不仅有利于扶贫对象自身的成长,对贵州省自身总体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贵州省获得多项荣誉,如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全国旅游规划扶贫示范成果以及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潜力,为促进全面脱贫找到了更好的契机点,将文化旅游融入脱贫工作中,实现贵州全面脱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5 贵州省文化旅游产业扶贫未来方向

针对贵州省前三个季度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为进一步推动贵州经济升级发展,迈向更高的发展平台,贵州省将继续推进文化旅游扶贫力度、坚持标准不变、干劲不松的原则,持续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贵州省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推进,壮大文化旅游产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砥砺奋进。

5.1 积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贵州少数民族众多,各地旅游特色鲜明,如侗族大歌、传统的聚集村落以及蜡染、银饰等都是贵州的特色。如何打造这些特色品牌,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应当充分发挥当地特色产品的创作,通过才艺展示等多样化形式作为传播媒介,加强包装宣传,让贵州特色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打造贵州特色知名品牌。品牌效应作为宣传的重要手段,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注重包装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

5.2 深化多产业之间的融合

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证明了融合带来的益处,在未来的发展中,可尝试共同构建多产业。首先充分发挥文化旅游的重要辐射作用,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深入农村发展,如新型农村种植园的改造,生态园、文化园等多种发展模式的创新。之后改造原有的基础社会,根据发展模式加强基础设施的改造,实现文化、旅游、农业、商业以及科技等多领域的融合发展,助推贵州省脱贫、奋力奔小康的目标。贵州省针对“十四五”规划作出文化旅游发展战略部署,持续推进文化、旅游、农业、商业、科技等多领域的融合发展,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建设。

5.3 树立發展的新理念

理念作为实践的先导,只有从理念上加以改变,才能推动实践的变革与发展,因此在未来的文化旅游产业上,理念的转变至关重要。在发展理念上改变原有的单一发展方式,坚持全景式规划、全区域管理、全方位服务、全产业发展、全季节体验、全社会参与的六大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各体系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提质增效。

6 结语

贵州省实现全部脱贫摘帽不仅对自身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还为全国脱贫发展注入了重要动力。作为脱贫主战场的胜利,能更有效地实现全国脱贫目标,建成全面小康。在发展过程中,贵州省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在完善相关基础文化旅游设施方面,对贫困人口采取多种形式的帮扶。在文化旅游建设中,重点从资金设备投入、文化人才培训、增加并稳定就业岗位工作展开,实施后效果显著,从经济增长、就业率提高以及贵州省知名度的提升上助力脱贫目标的实现。对贵州省文化旅游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从特色品牌的打造、多产业间的融合以及发展新理念上的转变持续推动文化旅游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砥砺奋进。

参考文献:

[1] 杨秀丽,徐百川.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村民自治能力提升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4):67-73.

[2] 蒋萍.旅游扶贫与少数民族文化主体性保护——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6(10):95.

[3] 尹剑峰,颜春龙.贵州省民族文化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11):29-37.

[4] 刘骄.文化旅游精准扶贫的有益探索[J].新湘评论,2016(19):54-55.

[5] 张志刚,肖建红,陈宇菲.面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的国外研究述评[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32(4):484-488.

[6] 孙巍溥,马晓驰,赵天鹭.“文旅融合”视域下近代工业文化旅游资源协同开发与精准扶贫——以北盘江流域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9(03):106-112.

[7] 朱晓彤.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旅游文化保护策略研究[J].山西农经,2019(20):80-82.

[8] 刘蓓.生态文化旅游助力精准扶贫的对策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9(03):53-60.

[9] 幸雪梅.创新文旅融合 推进旅游扶贫[J].当代贵州,2020(04):74.

[10] 董政,班丽红,斯子珏.贵州贵谷:大数据生态旅游创精准扶贫新理念[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7-25.

作者簡介:黄琪娜(1996—),女,贵州六盘水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公共政策。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
浅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精准扶贫问题
贵阳实施精准扶贫之农村电商研究
刍议智慧金融下的精准扶贫
普惠金融视角下大学生返乡创业与精准扶贫现状分析
论高校“智库”扶贫工程的实施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