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2020-03-11 21:29葛茜蓉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小学数学

葛茜蓉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素质教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重视。由于课堂教学是深化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必须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与实施在优化课堂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学质量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旨在探究实施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性教学的核心与关键是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即教学必须是为学生“学”提供服务的,必须要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经验和技能的获取过程,并从中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培养其创新的思维,提高其综合能力。在实践教学中,笔者经过总结,认为自主探究教学主要有三个特征: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师生关系的民主性以及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以下内容是针对这三方面内容展开的分析。

一、提倡自主探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中最主要、最核心的一步,如果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就不可能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在掌控课堂方向的前提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自主思考、质疑、交流、解惑、实践的空间,并让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以此成功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可以将纸牌游戏“算24点”引入课堂教学中:在课堂初始,教师告诉学生本堂课要玩一种纸牌游戏,叫作“算24点”。教师先介绍游戏的规则:老师任意选取一张纸牌,并将纸牌上的数字告知学生,然后让学生也选取一张或者两张纸牌,使得教师纸牌上的数字和学生纸牌上的数字之积为24,比如说教师出示纸牌A(代表数字1),那么学生可以出示任意花色的纸牌2和纸牌12,得到1×2×12=24;教师出示任意花色的纸牌3,学生出示纸牌A,3,得到3×1×8=24。这样从简单的乘法开始游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为后面游戏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接着,教师再增加难度,让每个人手中只拿纸牌A~10各一张,并从中抽取任意三张,使得抽取的三张纸牌上的数字经过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之后的运算结果是24。这样让学生真正去操作纸牌运算,并在实践过程中拥有足够的自主探究空间,既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巩固刚刚学过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二、加强互动交流,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小学阶段中,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往往都不太和谐,很多学生会产生害怕老师、畏惧老师的情感态度,这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负担,严重时会使得学生排斥这门学科,不利于开展自主探究教学。因此,教师必须要放下自己的身段,改变陈旧的理念,要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尊重学生不同的见解,耐心解决学生的问题,把学生看作主动探索知识的个体,在自主探究的课堂中起到引领者的作用。

例如,在“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对小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于学生预习的效果,教师要在课堂上及时检测,以免学生对预习任务产生敷衍的态度。教师在课堂初始就要任选一位学生提问:“5.2这个数字是什么数?怎样读?”如果学生能准确地回答“这是一个小数,它读作五点二”,教师要及时适当地称赞学生的预习效果不错,以此激励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但如果学生不能准确回答,教师也不要严厉地批评学生,否则会使得学生感到尴尬,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消极的态度。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是否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耽误了预习,并鼓励学生要尽量抽出时间预习,这样才能更有效率地听课。这样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着想,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定的好感,从而使得学生越来越重视教师的要求,更努力地去学习。此外,在学生学习“5.26”这样的小数时,很容易将它读作“五点二十六”,此时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学生错误的读法,可以温和地引导:“下面我们找一位小老师来说说‘五点二十六这个读法对不对,若是不对,要教我们正确的读法。”让学生主动去质疑、解惑,真正感受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从而增强学习兴趣,让学生乐意投身于数学世界当中。

三、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是决定教学方向的掌舵者,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从教学中学到知识。教师要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可以创设教学情境、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借助多媒体设备教学等,让学生真正地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境:猪八戒去田里摘了一个大西瓜,他为了多吃一点西瓜,便说:“这个西瓜是我摘来的,我应该多吃一点,所以分成四份,只给我是不行的,我要吃整个西瓜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个说法对不对。因为学生刚刚接触分数,因此有的同学会认为5比4大,所以比大;有的学生能很快反应过来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从而会主动去纠正错误的说法。如果还有学生不明白其中的错误,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设计一个动态的分西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的西瓜和的西瓜哪个更大,从而有效地让学生明白>,是因为份数越多,每份所占的总量就越小。这样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发散思维,增强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总之,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际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它的成功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与努力。教师必须要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并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分析、反思与总结,从而优化自主教学模式的结构、方法和内容设计,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參考文献】

[1]陈黎霞.“自主合作,互助共赢”教学模式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实施过程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02):129-130.

[2]万泽民.“自主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建构[J].江苏教育研究,2015(28):57-60.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小学数学
构建中学政治生活化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运用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