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技术的有效应用策略研究

2020-03-14 13:30周仙
人物画报 2020年29期
关键词:微课技术信息技术课程有效应用

周仙

摘 要:随着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微型工具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正被广大教学工作者应用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它不仅丰富了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同时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并较容易地理解教师所要讲授的知识点。本文主要分析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程应用的措施,旨在为提升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微课程应用水平提供理论指引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微课技术;有效应用

引言

微课程,顾名思义,是规模教学的教学过程。当微课程在国内被首次提出来以后,便在学校中迅速发展,成为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补充方式。微课程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传播课程知识点,帮助学生针对性解决在学习中的问题,提升学习水平。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微课程,更是具有得天獨厚的优势。其突出的学习主题、简短的学习内容以及真实的学习情景,都使得信息技术与微课程教学模式有机结合,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一、透彻分析教材,合理设计微课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应用微课的关键,就是合理设计微课,教师只有确保自身设计的微课每一节都能围绕教材关键内容展开,并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这样的微课设计,才能为最终的微课教学效果提供保障。具体而言,分析教材主要是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目标分析,即要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明确设计的微课要实现怎样的目标,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怎样的要求,以此保证微课设计的指向性。二是分析教学重难点,即课程学习最要突破的核心知识以及教材讲解中可能会遇见的重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微课学习环境与传统课堂环境不同,传统课堂中的非难点内容,在微课之中也有可能转化为难点,因此在进行教材分析时,一定要综合做出考虑。三是分析预计时间,要通过对教材知识内容的分析,估算出微课视频预计需要的时间,以此确保微课设计的简洁有效性。四是教学流程,可以使用流程图或者表格设计的方式,依照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解读,设计出符合逻辑的微课教学流程。

二、信息技术微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体现力度

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将既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潜移默化中养成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能力。由此可见,教学的主要参与者是老师和学生,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更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必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初中信息技术不仅仅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理论知识,还必须要具备实践操作能力。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若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一味地将计算机知识传输给学生,没有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运用,将会使得学生很快忘却所学内容,降低课堂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首先要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快速理解相应地理论知识,若是没有理解,要将其做好记录,待老师讲解完以后第一时间内询问老师,老师要帮助学生解决该问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老师的主要目的便是为了提升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知识的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所以强化知识应用至关重要。

比如,在学习《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时,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完成以后,学生会对信息素养对个人应用信息技术的影响等产生疑惑。另外,课堂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也将会因为时间的限制不能保证每位同学都彻底清楚明白。此时老师便可以通过使用微课将课堂中所遗留的问题进行解决。老师在课堂快要结束的时候,收集学生没有理解的问题,将其进行归纳总结,并把出现较多的问题以及在课堂中尚未讲解透彻的难点问题录制小视频,通过微课程的方式上传到学生的学习群中,让学生再次学习,真正明白信息技术素养对于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所产生的积极意义,让学生可以紧紧围绕信息素养进行学习。就《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课时而言,由于讲解的内容很多,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难以清楚地掌握主次。通过使用微课程可以将课堂中的重点知识点予以呈现,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确信息技术素养的实质与内涵。

三、通过微课讲授信息技术课程的重难点

如前所述,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非常高的应用型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尽量压缩课堂上关于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讲授的时间,而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实际操作。所以,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环节一定要把知识的重点难点有效地讲解出来。而在这个环节,通过穿插微课的讲课方式,恰恰能有效达到这一目的。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当场信息技术教学课所要讲解的教学内容,提前做好教案编排,同时在教案中把这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文字总结。接着,教师把教案做总结的内容浓缩到微课当中,并根据内容的多少设计不同的微课展现形式。如果教师觉得某堂信息技术课需要花大量时间进行口头表述,那么就可以设计时间相对较短的微课,而如果某堂信息技术课需要学生花时间自主观看,那么则可以设计时间相对较长或内容相对较多的微课。通过灵活安排这些微课展示,不仅大大缩短了教师讲课的时间,而且能够根据每堂信息技术课程的具体特点安排与之适应的微课形式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从而极大地降低学生接受这些知识的难度。

此外,由于学生对信息技术重难点知识的接受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所以针对不同学生而设计出相应地微课内容也非常重要。鉴于此,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对这些重难点知识能力的强弱设计出与之匹配的微课,然后把这些不同的微课内容上传到与之对应的学生的电脑终端,从而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地选择播放内容,以达到“一对一”和“点对点”的学习方式。

结语

信息技术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而微课是一种创新的教学载体工具,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将微课应用于其中,是顺理成章并具有契合价值的,不仅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还可使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省时省力。因此在今后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对微课的应用做出更多地探索,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邓石红.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分析[J].现代信息科技,2020,4(03):140-141.

[2]童广云.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差异化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4):232.

猜你喜欢
微课技术信息技术课程有效应用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讲授法简析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将教改精神与创新信息教学融合在高中教学中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个性化历史课堂教学方式与微视频技术运用
关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