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院发热药房防控措施研究*

2020-03-15 23:59陈梁芳羊红玉沈陶冶王临润
中国药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药房药师我院

陈梁芳,肖 瑶,俞 颖,羊红玉,沈陶冶,孙 洁,王临润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浙江 杭州 310003)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具有同源性的单股正链RNA 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1]。2020 年1 月31 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其对公众的身心健康、生活工作秩序和社会稳定都将产生严重影响[2]。浙江省是此次疫情的“重灾区”之一,我院作为浙江省首批定点收治医疗机构中唯一的省级医院,发热门诊疫情防控管理尤为重要。疫情迅速蔓延,确诊患者逐日增长,抗疫一线医务人员面临着巨大的感染风险。此外,频频出现的病毒核酸检测“假阴性”患者,无疑多了一分危险。作为我院“一线抗疫窗口”的发热药房,及时制订并实施了系列积极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实现了人员“零脱岗”“零感染”,保障了发热门诊战“疫”工作的顺利推进。在此,基于疫情防控各项指南和规范,结合我院的疫情防控实践,总结了发热药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采取的防控措施与管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制订方案并规范管理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4]、《关于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医院发热门诊管理及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5],以及中国药学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院药学工作指导与防控策略专家共识(第一版)》[6]等各项指南、规范的基础上,从我院发热药房工作的实际出发,组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以“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细化举措”为原则,制订疫情期间发热药房的防控措施与应急预案,并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和医院实际工作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完善。方案中明确规定了疫情期间的药房工作流程、规范操作细则、人员管理制度、保障物资储备制度及其他注意事项。

2 防控培训管理

2.1 个人防护及疾病知识全员培训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陆续出台的相关制度和法规,开展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个人防护及疾病知识的全员培训,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网络线上培训形式,并做好后台学习记录,实行学习进展反馈机制,及时督促药房员工完成学习任务。培训内容应根据国家、省、市及医院有关规定的变化及时更新。

2.2 岗位防控培训

2.2.1 分级防护标准

根据工作岗位感染暴露风险评估,发热药房属高风险岗位[6],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7] 及我院感染防控用品使用准则,发热药房人员必须采取二级防护(见表1)。对于岗位防控的相关内容和具体措施应重点培训,确保每位值班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的防控知识、方法与技能,预防职业暴露,防止交叉感染,做到有效防控,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控制”[3]。

表1 分级防护标准

2.2.2 个人防护用品正确穿脱顺序

穿:工作衣→手卫生→一次性工作帽→医用N95防护口罩→一次性手术隔离衣→半包式护目镜或面屏口罩→一次性鞋套→一次性乳胶手套。

脱:一次性乳胶手套→手卫生→半包式护目镜或面屏口罩→一次性手术隔离衣→医用N95 防护口罩→一次性工作帽→手卫生。

2.2.3 医用N95 防护口罩佩带和一次性手术隔离衣穿脱的正确方法

详见表2。

2.2.3 手卫生要点

1)手卫生须严格按照“内-外-夹-弓-大-立-腕”七步洗手法进行,且使用含氯、75%乙醇、过氧乙氢等手消毒剂消毒,戴手套不能代替手卫生,摘手套后应进行手卫生。避免使用氯己定类产品。

2)采用速干型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时,应取足用量,双手相互揉搓至干。手卫生设施须配备齐全,诊疗区域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配备一次性擦手纸。严格掌握手卫生的5 个时机: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有液体暴露风险的操作后;接触患者后摘除手套后;接触患者周围物品后。每次接触患者的就诊卡、纸质发票、纸质处方等物品后立即进行手消毒。

3)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脱摘手套时应将里面反转在外往下卷。

2.2.4 其他注意事项

1)明确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以免各区交叉感染;任何防护装备脱卸时尽量少接触污染面;对于护目镜或面屏口罩等非一次性使用物品,脱下后应立即用含氯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其余一次性使用物品应放入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脱卸防护装备的每步均应进行手消毒,所有防护装备全部脱完后再次洗手、手消毒,必要时进行沐浴更衣,并进行口腔、鼻腔及外耳道清洁。

2)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再用一次性吸水材料蘸取0.5%碘伏或过氧化氢消毒剂擦拭消毒3 min 以上,用清水清洗干净;黏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或0.05%碘伏冲洗消毒。

3)尽量避免佩戴耳饰、项链等容易暴露在外的物品。

表2 医用N95 防护口罩佩带和一次性手术隔离衣穿脱的正确方法

3 人力资源管理

3.1 调整排班模式

基于防控重点从“流感防控”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转变的预判,自2020 年1 月18 日起,发热药房由原来的16 h 两班制,调整为24 h 三班制,并结合部门实际情况,以4 人为1 个梯队,按梯度批次集中排班,8 d 为一轮,每轮值班结束后在院隔离7 d,经核酸检测阴性后解除隔离。在保证充足人力的前提下,采取预防性集中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3.2 身心健康管理

3.2.1 生理体征监测

针对岗位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开展主动健康监测,值班前后均需测量体温并登记,在院隔离期间也需做好每日的体温测量及登记工作,并密切观察呼吸系统症状,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在2 h 内向组长汇报,并按规定流程处理。

3.2.2 心理危机干预管理

研究表明,应对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时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往往因工作强度大、感染风险高而增加心理负担,会出现焦虑、恐慌、抑郁、职业倦怠、睡眠障碍等负面情绪,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身心耗竭综合征[8-9]。对于发热药房人员,心理压力属潜在职业性危险,由心理学理论(Wichens 认知模型)分析可知,焦虑状态不仅会使注意力和控制能力下降,还会影响记忆,使个体易受内外刺激干扰而分心导致调剂差错[10-11]。

为了及时掌握急诊药房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我院开展了药师心理健康问卷调研。将药师的焦虑水平按无焦虑症状(0 ~4 分)、轻度焦虑(5 ~9 分)、中度焦虑(10 ~14 分)和重度焦虑(15 ~21 分)进行分类,统计学结果显示,药师大部分(57.9%)无焦虑症状,33.1%轻度,6.7%中度,2.3%重度。分析显示,性别、婚育状态是影响药师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女性药师的焦虑水平高于男性药师;已婚药师、已有子女药师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未婚药师和暂无子女药师。可见,对不同药师群体实施“精准心理危机干预”非常重要。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关于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若干措施》《关于全力做好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保障工作的通知》[12 -14]的相关规定,结合急诊药房的工作实际,我院制订了如下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

改善工作和休息条件:加强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药师过度劳累,为其提供良好的后勤服务,保障充足的睡眠和营养饮食。尤其是对于女性、已婚、已有子女的药师,可酌情减少其值班次数与延长休息时间。

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学习应对应激、调控情绪的方法。可参考针对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心理调试和心理危机相关问题,组织专家编写《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调试指南》《公众心理自助与疏导指南》《社区服务心理支持技巧50 问》等科普手册。定期进行专业心理健康普查,并做好记录和跟踪管理,尽早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另外,建立微信沟通群、钉钉支持小组,提供心理援助热线,利用医院内部网络系统,开设专业的心理咨询等,方便大家及时沟通,反映困难。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按照规定标准发放值班工作补助和奖金,建立补偿休假制度,对于因疫情期间值班而不能休假的人员,防控任务结束后,优先安排补休。

加强人文关怀:部门管理者要对值班人员展开慰问,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其以一种正常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投入工作中。同时,做好先进表彰工作,弘扬职业精神,为疫情防控工作增强信心、凝聚力量。

4 加强药学服务管理

4.1 加强药品调剂和药品管理

4.1.1 药品调剂

加强对药品调剂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的宣教,确保每位值班药师都能熟练掌握疫情防控期间调剂工作流程的操作要点。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同时,做好用药交待,按药品说明书或处方用法,将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贮存条件等内容准确、清楚地交待给患者,提高其用药依从性,促进合理用药。

4.1.2 药品管理

加强对抗菌药品、高危药品、“看似、听似、多规”药品及疫情保障药品等的管理,实行每日库存盘点制度,尤其对防控疫情涉及的西药、中成药品种及数量进行统计并上报,为建立疫情期间药房备药数据库提供支持。此外,特殊时期应暂停退药操作,如遇非退不可的情况,详细记录退药原因,并及时向科室与院感科报告。

4.2 提高药事服务水平

4.2.1 加强药品专业知识学习

开展常用发热药物的药品说明书学习,准确掌握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证、注意事项、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等专业知识。提升医嘱审核能力,实时拦截问题医嘱,当出现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情况时,应积极与临床医师沟通,并做好处方记录。重点学习关于新冠肺炎的潜在治疗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药代动力学参数、特殊人群个体化给药推荐方案等相关知识,便于及时解答患者、家属与临床医师的用药疑问,指导医师合理用药,减少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对发热常用药物进行总结和归纳,详见表3。

4.2.2 开展发热处方点评工作

为提高疫情期间发热处方的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特别成立处方点评小组,对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及时纠正并通报。归纳、总结点评结果,监测、评价发热门诊用药现状,以进一步完善发热门诊处方管理制度。

4.2.3 提高窗口服务礼仪质量

加强对窗口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定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着重培养沟通能力,注重文明服务礼仪,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在特殊时期,更应表达对患者的尊重、关心、理解和爱护,给予患者更加细致耐心的解答,让他们从心理上产生信任感,放松情绪,提高对医嘱的依从性,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表3 发热常用药物总结

5 其他事项管理

5.1 消毒管理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疫情防控方案明确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大部分消毒剂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56 ℃30 min、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此病毒,但注意氯己定不能灭活[4]。发热药房对工作环境、相关物品和设备等必须做好清洁消毒工作,消毒建议见表4。

表4 发热药房的消毒建议

5.2 物资保障管理

重点关注防疫专用物资,对于各类消毒用品、医用防护口罩、手套、隔离衣等消耗物品,每日清点、分发,设立专人保管、专册登记,杜绝资源浪费及不合理使用情况。另外,由于不能使用中央空调,导致室内气温较低,尤其是夜间值班期间,应专门配备足量的暖身贴供其使用。

6 结语

目前,医学界表示尚无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药物,虽然病毒来势汹汹,但仍然可防可控。发热药房作为发热患者就医流程的最后一站,亟需及时、准确、科学地制订强有力的防控措施与管理对策,并组织落实、评价和反馈。疫情防控期间,我院发热药房每日正常有序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发热门诊的战“疫”工作。为了实现我院提倡的“医务人员打胜仗,零感染”的防疫目标,应根据疫情形势变化不断改进和完善疫情防控策略,为今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药房药师我院
药师“归一”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面向自动化药房的搬运机器人设计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医院药房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探讨
熊真的活过来了
熊真的活过来了
药房里的照相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