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管办评分离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2020-03-16 03:12钟阁谢继延汪建华
职业·下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质量评价体系人才培养

钟阁 谢继延 汪建华

摘 要:随着我国管办评分离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改革也迫在眉睫。本文阐述分享了通过政府、学校和社会三方协同、联动,构建多维度、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高职教育质量评价进行尝试和总结的实践,以期通过改革探索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管办评分离 人才培养 质量评价体系 第三方评价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的改革要求,着力打造现代化的教育治理体系。

一、管办评分离的背景

管办评是一个有机整体,“管”是对于政府而言,以人民的切实利益和宏观层面为出发点,进行管理和决策;“办”是对于学校而言,强调的是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保障办学的自主权;“评”是对于社会而言,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确保主体评价的多元化。经过多年的努力,基本构建起政府、学校、社会新的教育治理关系。但是,在理清“管、办、评”职责上,仍然存在政府行政干预教育评价、学校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不健全和社会参与教育评价的专业性不强等问题。管办评分离背景下政府、高校、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职责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管办评分离背景下政府、高校、

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职责结构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1)评价内容偏于片面。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内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往往更偏重的是日常教学的常规管理,如教学检查、听课、评课、学生评教等,评价的客体主要是教师,缺少对于实践教学过程等其他教学环节的监测评价,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评价;学生同样把重点放在应试技巧上,忽视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管理创新意识不强、高职特色教育教学特点不明确、质量评价不到位,使高职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方向出现了一定偏差。

(2)定性评价为主,缺少定量评价。学校基本上是以学业成绩定量评定学生,侧重对学生培养质量的结果性评价,而对于教师的意识形态、教学效果、学习氛围、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情感和素质能力等无法进行准确的定量评价,使得在评价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忽视这些指标的定量评价。

(3)缺乏有效的反馈应用机制。对于评价结果和数据分析不到位,各个环节连续性不强,相关单位缺乏重视,使得教学质量监测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没有做出及时的处理和反馈,缺少相应的改进办法,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和改善,不利于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2.外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1)评价主体单一。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要是院校内部自主开展,参与评价的主要是学校的教职工和学生,缺少多元化评价主体,企业、家长及社会参与度低。如何提高社会参与度仍是个问题,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服务对象是用人单位和社会,其评价意见直接反映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有着非常积极地意义。

(2)第三方评价机构缺少社会影响力。目前虽然不少高职院校使用第三方评价,其中以麦克思公司较为普遍,评价结果可信度、规范性和科学性都相对较高。但我国对于专业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尚未有明确的界定和政策支持保障,因此麦克思公司信息调查的社会影响力略显不足,仍缺少社会认可度。其另一个原因在于专业性有待提高,有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是按市场模式建立的,其中市场营销人员力量强,而专业人员数量不够,研究队伍力量薄弱。

三、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1.政府宏观调控统筹管教育

政府应将下放权力落实到位,保障学校的自主权,同时进行相关立法保障,明确各主体责任,为各方评价,尤其是第三方评价活动的有序进行提供依据和政策保障支持。建立相应的监督和约束机制,规范评价过程中各方行为,避免为了追求利益,做出违反制度规章或道德规范的行为,严令禁止为不正当竞争而公布虚假数据及评价结果,严肃学术环境,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真实、可信。

2.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根据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针对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素养等方面,制定出符合高职特色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进行内部自我诊断评价。

以作者所在学院为例,教师教学可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五个一级指标进行设定,其中教学态度包含爱岗敬业、尊重学生、精神饱满等方面,教学内容包含科学严谨、重难点突出、反映专业(学科)发展状况等方面,教学方法包含灵活多样、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及时反馈等方面,教学能力分为深入浅出、课堂组织能力等方面,教学效果分为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效率高等两个方面,共计13个二级指标。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素养评价可从理论知识、实操技能和职业素养三个一级指标进行设定,其中理论知识包括通识性知识和专业性知识,实操技能包括基本通用技能和核心拓展技能,职业素养包括学习(工作)态度、团队合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共计7个二级指标。并根据标准对每一项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和赋值,将评价标准进行量化。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和跟踪,灵活地调整和改进教学活动,实现教学质量多维度的动态管理,构建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

3.第三方评价体系的构建

构建多元化信息化的社会第三方评价体系,多方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从基础条件、过程培养和结果达成三个方面着手。第三方评价机构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及培养模式出发,主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模式、内容、效果的评定,跟踪毕业生培养结果,包括毕业生的质量和职业素养,评估毕业生是否具有与就业岗位相匹配的专业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道德,并通过企业和社会反馈,更加全面地反映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水平。制定出科学、公正、可行的评价标准,不同的评价指标应由不同的评价主体来完成,充分發挥不同主体的优势和特长。通过多元化、信息化的第三方评价体系,保证评价内容的真实、客观,也更加能反映出企业和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愿望。

四、小结

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上,要坚持主体的多元化,应包含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和政府五个层面,坚持多方参与、协同育人,构建多渠道、全方位、全过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在内部评价的基础之上,结合外部第三方评价,提升教育质量的评价机制,政府应当大力扶持专业化程度和社会公信力高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发挥其社会影响力,推进教育教学诊断与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出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卢闪闪.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9(1).

[2]邵婧怡.管办评分离背景下高校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实施路径探析[J].高教论坛,2018(7).

(作者单位: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质量评价体系人才培养
现代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构建高质量的早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