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曲康唑联合局部治疗对于真菌性中耳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0-03-18 13:20郑双翼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期
关键词:伊曲康唑真菌性耳道

郑双翼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耳鼻喉科,辽宁 抚顺 113000)

近些年由于临床大量应用高阶、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导致真菌性感染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真菌感染性中耳炎尤为突出[1-2]。部分患者以真菌、细菌混合感染为主,单纯应用抗生素导致其拮抗作用抑制细菌繁殖、促进真菌繁殖及抗药性。耳道内大量潮湿糊状或膜片样痂皮堆积,传统外涂药物难以渗透病灶,影响真菌完全清除,病情极易反复发作[3]。目前临床通过伊曲康唑联合局部臭氧吹气治疗杀灭真菌感染,有效抑制多种真菌菌群繁殖及病情复发,避免局部外用药物对耳道刺激,提高真菌杀灭速率及清除率,取得理想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真菌性中耳炎患者60例,纳入标准参照:《耳鼻喉疾病诊疗指南》,并通过临床检验和耳内镜检查确诊。排除:既往恶性肿瘤疾病病史者;对试验药物过敏者;不同意参加临床实验的患者;近期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者。纳入患者中,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为(31.5±5.7)岁。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通过耳内镜检查结合分泌物图片镜检真菌培养,明确真菌感染。对照组患者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367,0.1 g)0.2 g每次1次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外耳道局部臭氧吹气治疗(DZZ型多维电离子综合治疗仪,威海东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维持吹气流量1.0 L/min,每次15 min,每日1次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耳道分泌物涂片及真菌培养后菌群数量变化,并统计临床疗效(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听力恢复,耳道无异常分泌物及真菌培养阴性;显效:临床症状基本缓解,外耳道少量分泌物,轻度充血,真菌培养阴性;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仍有大量分泌物及耳道充血糜烂,真菌培养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再采用SPSS19.0软件对实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以(±s)表示,均属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真菌清除率46.67%,有效率83.33%;试验组:真菌清除率90.00%,有效率 9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真菌性中耳炎是一种慢性或亚急性真菌感染皮肤疾病,临床常见青霉菌、酵母菌、曲霉菌、念珠菌等菌群感染,患者因游泳或长期耳道化脓感染,导致真菌进入耳道并在潮湿的环境下大量繁殖,误诊后耳道内长期应用抗生素滴耳液或免疫系统紊乱时易诱发加重[4]。传统治疗主要以清除耳道内分泌物后,通过棉签外涂抗真菌药膏治疗,操作时对耳道物理损伤明显,患者往往难以耐受,且耳道分泌物及真菌痂膜难以清除彻底,大量残留耵聍及糊状分泌物易阻碍外用药物渗透,难以消灭中耳及鼓膜附近真菌,症状缓解后停用药物真菌感染极易反复发作,影响临床疗效[5]。联合口服伊曲康唑可维持血药浓度,保证病灶区内外兼治,治疗后真菌清除率及临床有效率优异。

表1 两组患者真菌清除率及临床疗效变化情况

猜你喜欢
伊曲康唑真菌性耳道
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中的分析
蚊虫入耳怎么办
全方位护理干预在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耳道冲洗与硼酸滴耳液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观察
鼻子里也会有真菌吗?
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高危因素分析
异物进入耳朵
伊曲康唑的特性鉴定
流化床包衣工艺在伊曲康唑速释微丸制备中的应用
临床药师参与治疗1例马尔尼菲青霉菌肺部感染
我国成立耳道数据与3D打印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