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语境下的中职诗歌教学初探

2020-03-18 03:25任雁敏
文教资料 2020年34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美育中职

任雁敏

摘   要: 语文作为中职学生的必修公共课程,在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中职学校一直以来片面注重技能的培训,美育有所缺失。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加强学校的美育工作,中职语文中的诗歌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诗歌教学是提高中职生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应该加以重视。

关键词: 美育   诗歌教学   中职

一、美育的内涵

美育在中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就包含德、智、体、美等多种教育因素。孔子特别强调“乐”的教育,“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倡导寓教于乐;在诗的欣赏方面,主张“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追求以美养德、以美启智。蔡元培提出“美育者,應用美学理论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主张用音乐净化人的灵魂;柏拉图主张年轻人应该时时置身于优美的艺术作品中耳濡目染,培养对美的追求;德国文学家、美学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明确提出“美育”,认为美育有利于恢复人性的和谐,使人从自然的物质世界上升到理性的道德世界,使社会团结和谐。

美育具有独特性,既不像体育那样锻炼体能,培养人的健康体魄,又不像智育以传授知识、培养人追求真理为目的,不像德育以陶冶人的道德品质、塑造善良意识为追求。它的独特性是通过对人内心情感的直接感染,培养人的各种心理能力并使之和谐运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人的塑造,以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中职生加强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1.中职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决定需要加强美育。

中职学生年龄一般在15岁—20岁,正处于人生最活跃、最丰富多彩的青年期开始阶段。因此,中职生的心理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1)心理发展的过渡性。这一时期是由少年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是一个人发生转折变化的重要时期。卢梭说:“青年期是一个暴风骤雨的危险时期。”是第二次危机时期和心理上的断乳期。这一时期是青少年从心理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逐渐从依赖走向独立,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不自觉向自觉性转化,但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普遍不高,心理状态不稳定,思想单纯,遇事不够理智,容易感情用事,这一时期师长的及时引导不可或缺。

(2)心理发展的封闭性。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渐渐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不像儿童时期那样容易敞开心扉,内心世界变得丰富敏感,在家长和老师面前却变得少言寡语,不善交流又渴望被人理解。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理解学生,做学生志同道合、有共同语言的朋友,多给学生传达积极的、正能量的信息。

(3)心理发展的自主性。中职生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逐渐脱离师长,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迫切希望从父母保护和管理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不满足于父母和教师的说教,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对于许多事物都敢于发表并坚持自己的观点。

(4)心理发展的波动性。青春期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极不平衡,生理和心理发展同道德和其他社会意识发展之间不平衡,他们心理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和冲突是一种成熟前的波动。比如,思维敏捷但容易偏激,热情但容易冲动,勇敢但容易蛮干。在社会、他人与自我的关系中,容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和教师表现出逆反心理和行为。

(5)心理发展的社会性。中职生在这一阶段开始重视社会现象,探索人生,对一些人生困惑和社会问题开始有了深度的思考。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喜欢对周围发现的问题做出评论,对世界开始有了话语权,对于一些社会活动的参与有很浓厚的兴趣,在自我管理方面有着充分的思考和参与。

职业学校阶段是学生理想和兴趣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追求创新,追求美好的事物,追求幸福,是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的重要时期,更是培养他们良好思想品德和文明习惯及审美素养的最佳时期。

2.中职生审美教育的缺失决定需要加强美育。

近些年,实用与功利主义思潮对教育领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多数职业院校只注重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忽略美育在学生思想情操和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中职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萌芽时期,审美观尚未成型,他们的审美感知敏锐而不深刻,审美情感丰富而不稳定。由于这个群体普遍存在中学时学习成绩较差、人文素养有待提高的问题,对于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还存在较多迷茫和误区,甚至有学生单纯地以为为人处世、穿衣打扮方面标新立异、吸引眼球就是美。如果不及时引导和帮助,他们的审美价值观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甚至会影响学生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中职毕业生应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育人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价值观,使他们走向社会后能感悟美、欣赏美和创造美。中职语文课程在中职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教材中的诗歌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诗歌教学是提高中职生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中职语文教材诗歌中的美育资源

诗歌起源于人类远古社会,是在劳动生活、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活动中产生的富有节奏韵律及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与劳动密切相关,使诗歌天然具备自然美和社会美。优秀的诗歌饱含着作者浓烈的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是语文教材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文体。俄国艺术大师列夫·托尔斯泰说:“诗是心灵之火。”法国作家雨果说:“心灵中的诗启发人高尚情操、高尚行为及高尚著作。”以山东省职业教育教材编写组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规划教材《语文》为例,教材共三册,共选编古今中外诗歌17首,这些诗歌均为经典名篇,蕴含丰富的美育资源,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对美好事物的认知起着其他文体无法达到的启蒙与引导作用。

1.诗歌蕴含情感之美。

《毛诗序》中指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可见诗歌都是作者有感而发的,古人常说“诗言志”“歌以咏志”,“志”主要是作者的思想感情。

千百年来,古今中外的诗人用脍炙人口的诗篇抒发丰富的情感,有忧国忧民的情怀,有昂扬向上的斗志,有留恋惜别的感伤,有报国无门的悲愁,有壮志难酬的慨叹,有仕途失意的苦闷,也有浓烈炽热的爱恋……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一首抒发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的诗作,真切地抒发了诗人伟大的人生志向与崇高情怀,展现了诗人关注国家前途命运、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作者用激情的诗篇描绘着心中的激情和梦想,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引导无数青年赴汤蹈火追寻自己的远大梦想。

舒婷的《致橡树》中诗人用攀缘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六个形象,对传统的爱情观进行否定,从女性的视角抒发理想的爱情观。全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女性的人格理想及要求相互平等、彼此尊重又深情面对、幸福相伴的爱情观。丰富细腻的感情带有理性的光彩,对于学生爱情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2.诗歌蕴含意境之美。

意境美是古今中外诗歌理论中一个核心的美学范畴。意境是诗人的情与景、内心与外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是诗人通过形象思维衍生的情绪和感悟。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道:“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说的就是诗词的意境。意境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具有虚实相生、情物和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心灵得到净化。简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

如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是一首炽烈的爱情表白诗,作者选择了五组富有深意又相互对立的意象表现主题,“急流——小鱼,荒林——小鸟,废墟——常春藤,草屋——火焰,云朵、破旗——夕阳”。这一系列对比明显的意象中,一个顽强、坚韧、充满爱意和自我牺牲精神的“我”的形象跃然纸上,更使读者体会到诗中歌颂的生死相依的忠贞爱情。

3.诗歌蕴含韵律之美。

爱伦坡说:“诗是有韵律的美之创造,诗的唯一裁判是审美力。”中国古典詩歌理论认为诗歌的美必须是境、意、律相结合的完整统一,其中“律”是诗魂的角色,诗歌节奏的抑扬顿挫,韵脚的铿锵和谐有一种动人的魔力感染着读者,“诵之如行云流水,听之如金声玉振”。诗歌在视觉上由于分行、分节、字数均衡、错落有致,似凝固的音符蕴含着一种和谐匀称之美,读之朗朗上口、音调和谐,雍容舒徐,并能形成整齐之美、抑扬之美、参差之美和回环之美。

如《黍离》用一咏三叹的重章叠句,使诗的节奏舒缓悠扬,“知我心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反复唱叹呼告,有回环往复之妙,把一种深沉持久、绵绵悠长的忧思表达得淋漓尽致,令读者体会到四顾茫然的家国之痛。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在结构形式上严谨整齐、错落有致。语言清丽俊逸,音节抑扬有度,节奏轻柔委婉,整首诗分行和韵律和谐自然。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到三个节拍,节奏非常鲜明;每节二四行押韵,而且每节都自然换韵,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真挚的情感在华美的诗篇中徐徐铺展,给人以极高的审美享受。

四、中职诗歌教学中的美育实施策略

1.设定情景,使学生感悟意境之美。

诗歌的文字表达是静态的,且注重精炼、含蓄。教师要引导学生领会文中的意境,必须根据诗歌的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音乐、绘画、录音、录像等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营造出动人的诗歌意境。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被誉为“千古绝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诗词开头以波澜壮阔的滚滚长江为背景,写赤壁古战场的壮美。播放范读的同时,运用多媒体播放雄浑大气的音乐和岩石壁立、怒涛汹涌的画面,给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诗中体现出来的雄奇壮阔的气势及景象会在学生脑海中唤起具体可感知的形象,使之感受到苏轼豪壮雄迈的词风和对历史及人生的慨叹。

2.运用美读,让学生体味情感之美。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吟诵朗读是演绎诗歌情感,提高文学审美感受力的传统方式。读者通过对作品音韵节奏的感受,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达到与作者心灵感应的审美境界。叶圣陶创造性地提出了“美读”法。叶圣陶所谓美读,其实就是强调通过对声音节奏之美的感觉,设身处地地深入课文深层意蕴的情感思想,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感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朗读往往不尽如人意,在语音的呈现上,或过刚,或过柔,或艰涩,或平直。课堂上应通过范读、自由朗读、比较朗读、配乐朗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体会诗歌中的美好情感。

朗读时教师不仅应要求学生读得准确流利、声音清晰响亮,还应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平仄、重音、停顿、语调、节奏,准确传达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譬如《再别康桥》中第二小节:

那/湖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教师应引导学生划分诗歌节奏,体会韵律,注意停顿,在诗的音乐美感中领会蕴含的对康桥的无限喜爱和眷恋之情。

3.发挥想象,使学生享受创作之美。

想象是创造力的源泉,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的把握离不开想象,教学过程中可以围绕诗歌主题创设课堂活动,比如小组讨论、绘画、表演等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热情。

前文提到的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诗,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先诵读文本,疏通文义,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然后让学生根据意象组成画面,用口头表达的形式展示想象。上阕中意象组成的画面为“独立寒江图”“湘江秋景图”,下阕为“峥嵘岁月图”和“中流击水图”,引导学生将诗歌的画面感通过景物、色彩、人物等诸多因素充分表现出来,演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感。

诗歌《静女》以一个男子的口吻写出了青年恋人约会的场景,生动刻画了痴情淳朴的男子和一个美丽俏皮的女子形象,可以让学生将诗歌改为情景剧,以男子内心独白的方式演绎这首诗中所描绘的幽默愉快的生活情趣,体会诗中对青年男女的淳朴真挚的爱情的歌颂。

诗歌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模拟诗歌创作、扩写、改写诗歌、将诗歌改编成歌词、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热情和创作欲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学校美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对学生的审美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在慢慢熏陶中提高人的内心境界。美育工作需要全校育人,共同关注,语文教师更要潜下心来,用美好的篇章长期不懈地“春风化雨”,给学生以美的浸润滋养,达到理想的美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为珍.教师美育学[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6.

[2]曹明海.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

[3]何勇.中职语文教材中诗歌作品的审美教育功能[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3).

[4]陈嘉,邱波.中等职业学校现当代诗歌教学中美育实施策略研究[J].美与时代,2019(11).

[5]崔景贵.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陈卫东.中学古诗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J].语文月刊,2009(9).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美育中职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美育教师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