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手法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3-19 08:46那继东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3期

那继东

【摘 要】目的:分析正骨手法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肱骨外踝骨折的患者90例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切開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正骨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以及药物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为两组患者采取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患者肘关节恢复情况,实验组患者治疗后2~3个月的Mayo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两组患者采取Flynm功能评估标准评估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肱骨外踝骨折的小儿患者采取正骨手法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避免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加适合无法接受切开手术的患儿家属,同时能够促进患儿肘关节的恢复,促进患者预后效果。

【关键词】正骨手法;克氏针内固定;小儿肱骨外踝骨折

【中图分类号】R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9--02

外髁骨折是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第二位常见骨折[1]。肱骨远端骨折移位大于2mm需行手术治疗。克氏针固定是治疗肱骨外髁骨折的经典方法,但其缺少加压作用,易骨折复位不良或复位后再移位,导致不愈合、外髁缺血坏死等并发症。而使用螺钉固定,因为螺钉提高更为持久的稳定固定,便于患儿早期活动[1]。为患儿采取正骨手法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单纯采用正骨手法联合石膏固定治疗,患儿的肘部骨折后会出现软组织痉挛,石膏固定时间较长,则会引发骨折复位较差,在恢复的过程中还会出现活动能力异常等[2]。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拾的小儿骨科患者中,选取出现肱骨外踝骨折的患者90例参与本文实验研究,将9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各有45例,其中实验组有男性28例,女性17例,患儿平均年龄为(8.6±2.1)岁,对照组患儿有男性30例,女性15例,患儿平均年龄为(8.8±2.5)岁。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在患儿肘部外侧做一个切口,进行骨折部位的复位,取2枚克氏针置入固定骨折部位[3]。实验组患者采取正骨手法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II型骨折患儿正骨手法:患儿取坐位,将肘部屈曲为120°,护理人员在患儿的后方保住患儿上臂,医生在患儿正前面用手指擒拿骨折片,将骨折片推送至合适的位置,另一只手握住患儿患侧肢体的腕关节部位,向内向前旋转前臂,复位骨折片[4]。III型骨折患儿的正骨手法:患儿取仰卧位,主治医生在患儿骨折肢体的先观察骨折移位的程度,若患者的肢体出现肿胀则用手指按压肿胀部位,促进肢体祛瘀消肿,直到可触摸到骨折片位置,要注意需对横轴位旋转进行矫正,骨折片推动后,医生将患儿前臂内收角逐步增加,增加肱桡关节后外侧间隙,向前轻轻推动骨折片与骨折面接触,将前臂的位置调整正确后,推送骨折片使其向上和向前向内翻转[5]。正骨手法复位成功后,取1.5mm的克氏针2枚置入,与肱骨的上髁和外髁矢状面和冠状面与肱骨干呈10°和45°向近端置入,穿透皮质2mm,将骨折端进行交叉固定,内上髁传入克氏针要注意避免损伤尺神经,采用C臂X线机观察克氏针固定位置是否满足要求[6]。取丹参10g,赤芍15g,白芷15g,红花5g,断续8g,杜仲5g,独活5g,透骨草10g,没药10g药物,研磨成细粉后涂抹在大小合适的棉垫上,外敷于骨折部位,绷带包扎固定,每隔一周换一次药。

1.3 评价标准 采用Flynn功能评估标准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后患侧肢体携带角度和失去的伸展、屈曲功能恢复在5°以内,肘部伸展受限低于5°,表示优。患儿丢失携带角度、失去伸展、屈曲功能恢复至5~15°,肘部伸展受限,肘部内翻低于10°,表示良。患儿丢失携带角度,失去伸展、屈曲功能高于15°,肘部伸展受限且肘部内翻高于20°,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肘关节恢复情况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效果计数资料用X2进行检验,用%表示,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1~3月后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为两组患者采取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患者肘关节恢复情况,实验组患者治疗后2~3个月的Mayo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3 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是临床骨科的常见病症之一,是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高发于5~12岁的儿童,会给患儿带来明显的疼痛,大幅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或肘内翻畸形等严重病症而影响到患儿的预后。X线片是诊断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在X线片指导下,给予患儿有效的手法复位可明显控制临床病症,减轻患儿痛苦。随着中医在骨科中的广泛应用,发现采用正骨手法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配合中药外敷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为肱骨外踝骨折的小儿患者采取正骨手法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避免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加适合无法接受切开手术的患儿家属,同时能够促进患儿肘关节的恢复,促进患者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Mardani-Kivi M, Zohrevandi B, Saheb-Ekhtiari K, Hashemi-Motlagh K. How Much are Emergency Medicine Specialists' Decisions Reliabl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diatric Fractures[J]? Arch Bone Jt Surg. 2016,4(1):60-4.

江涛,江林,史俊德.逆转推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外髁Ⅲ型骨折[J].中医正骨,2015,(12):60-62.

何思君,宋迎红.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25):109-110.

哈斯.李氏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观察[D].内蒙古医科大学,2016.

邹华浪,胡建山.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4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7,(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