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模式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影响研究

2020-03-19 08:46陈恬陈晨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依从性心理护理满意度

陈恬 陈晨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模式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影响。方法:从本院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随机抽选50例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中,利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者50例患者分为心理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针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心理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经过相同的护理时间后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心理护理组内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滿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内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两组对比所产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心理护理模式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负面情绪对患者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满意度;依从性;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9--01

对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疾病来说,其一般常发于青壮年群体中,患有疾病的患者,其会变现出身体虚弱、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心态加速等临床症状,根据相关的临床研究表明,引发该疾病的主要原因包括:血红球菌素缺乏、急性血液流失等,同时血管失调、溶血性贫血等也可以作为后天诱发因素而使患者发病。在现阶段的临床治疗中,不仅要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实施对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还应该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等,为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从而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与依从性。因此,从本院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将者50例患者分为心理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两组,对比两组患者在经过相同的护理时间后对护理的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随机抽选50例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中,利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者50例患者分为心理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心理护理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1-62岁,均值:(35.4±2.4)岁;常规护理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20-62岁,均值:(34.1±2.2)岁;本次研究中参与的患者均属于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对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 为常规护理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其中主要包括病情观察、入院指导、饮食护理等。

1.2.2 心理护理组 为心理护理组内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行心理护理模式,具体做法如下:①详细的为患者与患者家属讲述与疾病有关的知识,解释药物的使用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所以,在为患者用药前,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说明情况[1],从而消除患者内心的顾虑。与此同时,长期服用药物也可能会对患者的肝脏功能造成影响,所以在用药期间,应该定期协助患者进行肝功能的检查;②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的了解与掌握患者内心动态的变化情况,针对患者所提出的疑惑、问题进行耐心的解释、疏导与指导,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考虑患者的隐私问题,充分的尊重患者的心理情绪,了解患者内心的想法,与患者和患者家属之间建立来你更好的信任关系[2];③教导患者掌握自我舒缓心理情绪的方法,增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患者家属能够协助患者完成治疗。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负面心理情绪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使患者能够学会自我调整的方法,积极与他人诉说自己内心的想法。

1.3 观察指标

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对医生的满意度、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环境的满意度、饮食的满意度等,共计分为三个维度,分别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比较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心理护理组内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内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两组对比所产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一种经多种不同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种贫血疾病,会对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功能造成严重的损伤,在临床治疗时,需要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及时的预防与控制,避免感染情况的发生,但是因为该疾病的治疗时间比较长,十分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负性心理情绪,最终影响了疾病的治疗效果。所以应该在临床中给予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3],心理护理模式能够加深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使患者能够具备良好的自我保护能力与认知能力,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从而更好的控制患者的病情。

本次研究结果中表明,心理护理组内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内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两组对比所产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就充分的体现了心理护理模式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临床护理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

由此可见,通过心理护理模式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负面情绪对患者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钟玮怡,马灵甫.在骨髓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中高危患者合并感染的护理应用及对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9,38(17):180-182+186.

周晨,陈娟,殷鲜鲜.临床护理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环孢素A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7):224-225.

庄英杰.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7):122.

猜你喜欢
依从性心理护理满意度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