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接地气儿的跨世纪经典—《乡土中国》读后感

2020-03-21 11:29徐可达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乡土中国费孝通乡土

徐可达

若将书比作饮品,则有的书如解渴饮料,时效强但长效短;有的书如陈年老酒,历久却愈加醇厚。且因书可反复重读,故此“陈年佳作”又比“陈年佳酿”更需经得住时间长河的洗礼,彰显“淘净黄沙始见金”的时间价值。

以我粗浅的阅读经验,当因书之盛名而寻来拜读时,阅读体验能与预期水平持平,已是令人满意的结果了;能超出预期者往往可遇不可求。而若能真的遇见这样一本超预期的经典佳作,那种如获至宝的欣喜,真是难以言表。《乡土中国》(费孝通 著,人民出版社,2008年),一本薄薄、素素、不显山露水的低调“小册子”就这样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时光,以其熠熠生辉的思想光芒,轻而易举地吸引了我,打动了我,令我拍案叫绝,爱不释手。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老先生脍炙人口的名著,费老于1947年应邀根据其14篇篇幅不长的授课讲义整理出版而成此书。它举重若轻地将“剪不断、理还乱”的中国乡土文化、习俗、传统等,潜移默化融到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无形的”社会规则、人情世故,深深洞察、细细梳理、娓娓道来。

尽管费老学识渊博,但《乡土中国》里绝看不到长篇大论地引经据典,轻手拈来的论据皆是身边平常事,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极具说服力又绝不高深莫测、故弄玄虚。尽管费老学贯中西,但《乡土中国》里嗅不到“言必称希腊”的学术教条,绝没有唯洋是从,拿西方社会游戏规则当标尺论中国社会之长短,无谓地纠结于“好与坏”“对与错”“国际与本土”这些非黑即白的分裂式思维。

反而,这位中外闻名的剑桥大学问家以开放务实的治学态度,抱着“存在即合理”的包容胸怀,对“生于斯、长于斯”“土气四溢”的中国“乡土”社会演变的历程,从经济基础、社会制度、文化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有逻辑的梳理整合,严谨又不失大胆地演绎和剖析;犹如一枚棱镜,将光线折射、剖析成七色光谱,从而拨开表象,透视到本质;又似一双慧眼,拨开纷繁芜杂的中国社会现状,还原出中国社会的发展渊源,演化脉络,形成逻辑,及蕴藏在其中的深层次的社会哲学。可以说,费老既是一位局中人,对周遭变化了然于心,又恰似局外人,抽丝剥茧地揭示出“当局者迷”,令根在乡土、身在城市的我叹服不止。

比如,他从中国农村稳定的社会结构、狭小的村落单元特性得出农夫目不识丁的现象是合乎逻辑、符合情理的,反倒是一些所谓“文化人”将文盲和没文化画等号,未免肤浅武断。正所谓“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识字秀才未必比白丁农夫更服这一方水土。

又比如,他的“差序理论”颠覆了为人熟知的中国或者东方人抑制自我价值、崇尚集体利益的普遍观点。同样是基于个人和集体两极来观察社会及文化特征,费老认为中国乡土社会并非以组织意志包办个人意志,完全地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反而可以理解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个“我”字涵盖的范围可大可小。借用他形象的比喻,就好似一颗投入湖中的石子和激起的一圈圈涟漪,石子是个人,与其利益相关者好比这漾开的水波,依关系的紧密程度自内向外排开。可以认为“我”就是这颗石子,也可以认为“我”是湖面上水波掠过的自小而大的一片区域。“差序理论”恰好体现出费老对中国“中庸”文化的深刻参悟及精妙运用。在他看来,中国乡土社会中的个人和集体并非丁是丁、卯是卯的对立两极,而是在“为我所用”灵活思想指导下,围绕“我”这一核心“伸缩自如”、游刃有余的处世哲学范畴。费老对生活的观察不表面化,对社会的思考不绝对化、对理论的解读不符号化,得来的研究成果令人耳目一新。

如此这般的例子在书中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不一而足。

“不以貌取人”的道理也能套用到阅读的选择上。《乡土中国》这本貌不惊人的“小册子”,再次印证了“浓缩的都是精华”这一经典论断。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捧起这本书,看看半个世纪前思想大师费孝通先生告诉你的“中国那些事儿”,体会到古老的中国在当今日新月异的变化背后,仍保有的那些不变的根性执着,这可能是比“中国经济奇迹”“世界制造工厂”等新晋头衔更加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中国社会DNA。

猜你喜欢
乡土中国费孝通乡土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今天,为什么我们要怀念费孝通?
费孝通的十个文化洞见
乡土中国
再思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与改造
“乡土中国”的审视一种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费孝通绅权与皇权的关系研究
“后乡土”视域下农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