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2020-03-23 05:57翟永平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民间文学融入策略语文教学

翟永平

摘要:民间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精神文化核心,是最重要的民族文化基因。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精神观念、风土人情、历史变迁等总体面貌,促进了地区的进步和发展,对个体的成长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保护和传承地区优秀文化,使其生生不息,不仅是生活在这一地区人民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更是这一地区学校教育重要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民间文学;语文教学;融入策略

一、民间文学融入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提问启发,培养观察的条理性

对小学生来说,观察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观察力的强弱对学习水平、智力的发展以及求知欲的激发,都有直接的影响。他们会通过观察认识身边的事物,慢慢清晰对世界的认知,在不断地关注、探索、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循环往复,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由于民俗来源于生活,教材中的民俗让语文更加生活化。同时无论是从其选材内容上还是编排结构的内在逻辑上,处处遵循着小学生的感知客观规律,更易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教师只需从旁指导、点拨,让学生以生活为触发点去观察万千世界。学生观察条理性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材对同一类事物在空间、时间、逻辑顺序等有序的编排来体现。提问启发是启发式教学中常见的两种教学方式之一,旨在引起学生开动脑经,达到举一反三的成效,对培养学生观察的条理性具有重要作用。

(二)对比启发,培养观察的敏锐性

敏锐性的高低是观察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民俗知识提供给了观察者知识经验,然而观察的敏锐性就是要快速发现这些事物间的异同与容易被忽略的信息,这一点主要通过对民俗题材的对比编排来凸显。对比组合是教材中最常用的编排手法,如:同题材的差异对比,不同题材的差异对比,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对比等。基于教材的对比编排结构,用对比启发的教学方式,也是因材施教的一大体现,对于培养学生观察的敏锐性具有重要作用。比如传统节日民俗的差异:在《北京的春节》一文课后,对北方春节与南方春节中的不同食俗习惯在空间上进行了对比,自然而然学生就会对号入座,教师就可借此对比启发学生去观察生活中存在的这种差异。《村居》一诗中提到了古代学生游戏“挑促织”,同样会引发学生对蛐蛐的兴趣,想要观察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能够让那些学生“夜深篱落一灯明”。再如京戏与藏戏的对比,客家土楼与傣族竹楼以及北京四合院之间的对比等,教师通过同题材的差异对比,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对比,启发学生去探寻这些差异产生的原由,进而从日常生活开始,观察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是学生观察的敏锐性得到了锻炼。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之前,都是因为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三)类推启发,增加表象储备

表象是记忆中保持下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是想象的必要材料,学生主要通过学习和生活中的积累获得。民俗选材中大量的形象来自世界各地人们的日常生活,由于生活范围的局限,学生并不能全部接触到,此时就需要学生进行想象来认知。而类推启发式教学能够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的事物,在类推的过程不仅能够巩固旧的知识经验和表象,还能更好的积累新的知识与表象,以增加表象储备。

(四)比喻启发,扩大想象视野

民俗选材中充满离奇幻想的神话与传说,能扩大学生的想象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但对于学生来说,既定存在的事物已经不易想象,那些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就更难了。此时,就需要教师用具体形象的、学生熟知的事物作比喻,启发学生联想,努力构造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神话中如:《羿射九日》打破一日一月的常规,突现十日,十日场景实难想象,可让学生将天上的十个太阳想象成十个巨大的炙热的火球烤着大地,不仅有视觉,还带动触觉一起感受这样的场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女娲补天》中天烂了一个窟窿,洪水涌现,哀鸿遍野,让学生联想平时在电视中见到的洪涝灾害、民不聊生的场景,去想象、去创造。教师将这些脱离生活实际、充满玄幻色彩的故事,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用比喻的手法,启发其想象力,为其想象世界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二、民间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一)语言民俗与语文教学

语言民俗是“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语言民俗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运用口头语言,充分发挥其丰富的表现功能和概括能力,创造了各种艺术形象,展示了瑰丽的想象。”它们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播,并没有固定的文本形式。大多通过后人记录在册后,一直沿袭至今。较古籍而言,语文教材中的语言民俗,尤其是民间文学,在保留其精神文化内核的前提下,在叙述语言、叙述结构等形式上赋予了其更加鲜活、生动的特点,语言表现力极强。“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语言民俗鲜明的语言特点,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背诵竞技、课后拓展訓练等手段开展教学活动。

教材中的“民俗语言”是“狭义的民俗语言,是指在一个民族或地区中流行的那些具有特定含义,并且反复出现的套话,如民间俗语、谚语、歇后语等”。这些民俗语言是一种民间语言艺术,简单精妙却藏着大智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背诵、合作竞技,训练学生口语,补充学生民俗语言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显而易见,民俗语言主要是存在于课后阅读实践中,为教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材料支撑。

教材中的民俗语言在保留其自身的质朴与智慧的同时又郎朗上口,便于学生记忆和朗读。比如:“紧走搭石慢过桥”,这是前人关于不同过河方式的经验总结,追求的就是一个“稳”字,“搭石”在陕南地区的部分方言里又叫“跳石”,是等秋凉,在河间或者溪间搭建的一条临时的石头路。这则谚语要传达的信息是:走搭石要快速的通过,因为“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的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民间文学是“由人民集体创作和流传的口头文学,主要有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以及民间歌谣等”。教材中的民间文学涉及的内容比较全面,主要包括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盘古开天辟地》在内的神话;《神笔马良》《给诗加“腰”》《文成公主进藏》等传说;以及《九九节气歌》在内的民间歌谣。民间文学是散落在民间的语言艺术,主要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对于民间文学,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走向民间,走向生活,在课外生活中体会民间文学的深厚魅力。

(二)精神民俗与语文教学

精神民俗是“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哲学伦理观念以及民间艺术等”。他们主要是在人类长期实践活动中保存下来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为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它们古今掺杂、兼容并蓄且优劣有别,选材者既要考虑题材本身的丰富性,又要兼顾其所占篇幅比重问题,所以在教材中并不能面面俱到。当生活中多姿多彩的精神民俗过渡到教材中时就以更具代表性的内容,以及更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呈现。精神民俗是一种心里经验,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编者选取典型的优良精神民俗文化进入教材,旨在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感受前人的智慧。在关于民间信仰的教学活动中,教師可取优汰劣,传扬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当进行民间艺术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带领学生亲身实践、亲身感受民间艺术丰厚的文化底蕴,加强学生精神文明建设。

民间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产生和传承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它不仅是一种思想活动,还伴有人们的行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其实质是人们进行自我救赎或者诉诸美好愿望的行为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发挥其精神引领作用,告诫学生不迷信、不盲从,传播积极正能量。

民间艺术是“社会中下层民众中广泛流行的音乐、舞蹈、美术、戏曲等艺术创造活动”。教材只能展示这些创造活动的结果,却无法完全展示创作活动的过程,然而各民族的思想性格、审美心理等因素恰恰蕴藏在这些创造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精神具有熏陶作用,只有学生知行结合,亲自参与实践,动手、动心、动脑,才能更好地感悟民间艺术的文化魅力。

(三)物质民俗与语文教学

物质民俗是“人民再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主要包括农业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及交通民俗等”。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个物质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形成了自己改造自然的方法和技巧,并创造出了附着自己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的物质符号。这些来自于世界各地、山川湖海的物质符号大多以文字和图片形式通过思维和想象存在于人脑中,必须通过实践活动,让它们反映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让学生考察体验、记游结合、观察对比及多媒体辅助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体会衣、食、住、行等民俗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不同,以提高教学效率,开拓学生视野。

农业民俗是“伴随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生活而产生的文化现象”,“是农民在长期的观察和生产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文化产物”,其民俗事项主要体现在日常的农事劳作中,且各民族农业民俗因地域差异而存在不同。对于乡村的小学生来说,它们就生长在这种环境中,不足为奇,也容易理解。但对于城镇地区的学生来说,农业事项是陌生的,是不易理解的,要切实的了解农业生产的原理与相关知识,课余可组织一系列的田野采风活动,让学生回到自然、回到田野中去感受,去体会鲜活的农业生产画卷,而不再是局限于书本中的死知识。要使学生了解其真正的面貌,可给学生布置旅游手账,无关旅游远近,让学生记录下交易明细与所闻之事、所见之景,在“旅游”的过程中寓教于乐,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商贸与交通民俗,还能有助于其他民俗类型的教学。各民族、各地区的居住建筑在不同的时空上都有不同的表达。当承载居住民俗文化的物质符号进入教材时,以一文一图、图文结合的模式给学生以直观印象。随着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普及,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社会民俗与语文教学

社会民俗是“人们在特定的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关涉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教材中的社会民俗主要是岁时节日民俗与民间游戏娱乐习俗两类。为了符合教学规律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编者在编写岁时节日民俗选材时是以顺应节日的时间来安排的,刚好构成了教材中岁时节日民俗应时而生的特点。岁时节日民俗教学活动也可依托教材应时而授。而民间游戏娱乐民俗是顺应儿童年龄来安排的,相应的教学活动可根据儿童年龄,设计游戏,寓教于乐、启迪智慧。

三、总结

民俗教育由来已久,自古就是规范人们行为、心理的重要力量,对儿童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由于民俗来源于民间,贴近人们生活,所以开展民俗教育活动最好的方式是:既要专注课堂又要走向民间,以此便能解放课堂、提升课堂趣味性,促进学生更好发展。同时,民俗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传统文化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能源,要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是重要媒介。青少年肩负着祖国未来,也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担。所以发展民俗教育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李姣玲.民间文学如何有效融入语文教学[J].文教资料,2018(25):42-43.

[2]杨瑛羚.《民族民间文学》课堂教学策略与成效——以黔南幼专语文教育专业为例[J].大众文艺,2018(14):199-200.

[3]谢林.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4]李晓琨.佤族民间文学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云南师范大学,2018.

[5]蔡婷.“云南民间文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6]谷穗.20世纪上半叶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民间文学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8.

[7]刘建琪.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民间文学的选编状况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8.

[8]舒兵.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民间文学的分布与功能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8.

[9]钮小洋.新疆初中语文教育中纳入新疆多民族民间文学的实践研究[D].喀什大学,2018.

猜你喜欢
民间文学融入策略语文教学
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发展现状与保护
民间文学是民众自己的文学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生态理念的融入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策略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游戏法融入小学短跑教学的策略
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