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经营中法律纠纷解决的量化分析方法
——以决策树为例

2020-03-24 14:13周露晞
时代经贸 2020年2期
关键词:决策树争议纠纷

周露晞

一、纠纷解决途径

随着“一带一路”版图的拓展,中国企业参与东道国投资的程度越来越深。面对动荡起伏的国际局势,特点各异的营商环境,与国内不尽相同的法律渊源和司法体系,企业面临纠纷争议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企业想要妥善解决法律纠纷,首先要了解争议解决的途径。当法律纠纷发生时,应依照有关的法律文件,首先明确纠纷争议解决的途径。比较常见的情况下,当事双方会优先采取友好协商的方式。如协商未果,则会根据协议约定,选择进入诉讼或者仲裁,个别情况下会引入专家决定机制,由指定专家对特定问题进行终裁。在实践中,和解是常用的纠纷解决途径。在进入诉讼或仲裁程序前,当事方可以在不放弃权利的条件下进行和解谈判。在进入诉讼或者仲裁程序后,任何阶段都存在和解机会。以和解的方式解决纠纷,可以短时间内弥补经济损失、防止问题恶化、避免声誉损失等,更可以节省法律成本。以仲裁为例,根据2018年一项统计表明,只有35%的仲裁案以获得最终裁决的方式结束,而56%的仲裁案最终以和解的方式结束①。

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专业律师更倾向于采用定性论述来辅助纠纷解决的决策。但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由于这些纠纷争议往往会与企业经营效益挂钩,定性描述往往很难直接对比,主观的判断又存在一定的决策风险。如果纠纷解决方案可以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进行拆解和比对,则可以更加直观地助力企业决策。

二、决策树分析方法

(一)决策树方法概述

决策树是一种树形图,其中各分支代表与风险、成本、结果或概率有关的选择,在已知各种情况发生概率的基础上,通过求取期望值(EMV, Estimated Monetary Value),评价项目风险并判断可行性,是直观运用概率分析的一种图解法③。对于纠纷争议解决来说,决策树第一要确定最终决策事项和影响该决策的元素:最终决策事项通常是指对纠纷争议中对责任判定起决定性作用的事件,由决策人掌握;决策元素是影响该最终决策事项的不确定因素④,不受决策人控制。第二,建立树形图,将最终决策事项以决策点“□”的形式标出,将决策元素以机会点“○”的形式标出,按照左到右的顺序关联展示。第三,对树形图上的机会点赋予对应的效益或成本,按从右到左的顺序、沿着决策树的反方向,计算各方案下决策点的EMV。第四,根据比对计算结果判断决策点的取舍和争议解决的价值范围。采用决策树方法的过程本身,就是对纠纷争议事件的再分析,有利于理顺案件中当事人各自的立场,也有利于梳理案件的关键信息。

(二)案例

假设某企业面临一项来自当地社区的关于环境污染的侵权指控,企业作为被告提交了简易判决动议,目前正在等待法院裁决。于此同时,对于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企业请第三方进行了评估。由于企业正在此社区进行作业,希望尽快解决争议避免进一步的风险。企业需要决策是否在此时和解,并确定和解的范围。本案例中,企业是否和解是最终决策事项;法院是否裁定给予简易判决、原告和被告各自的胜诉的概率、第三方对环境争议损失的评估等,是决策元素。根据这些信息,由左向右绘制树形图,并按照从右至左的顺序填写概率和对应的损害赔偿:

图1 案例决策树

-第三方评估:高方案概率10%,对应赔偿额65万美元;中方案概率60%,对应赔偿额35万美元;低方案概率30%,对应赔偿额25万美元;

-原告起诉要求赔偿15万美元,原被告胜诉概率各位50%;

-法院同意简易判决动议的概率为60%,赔偿金额约为4万美元。

按照从右向左的顺序,依次计算机会点的期望值。

(1)被告主张得到支持的EMV=65★10%+35★60%+25★30%=35万美元

由(1),得到(2)法院驳回建议判决动议的EMV=15★50%+35★50%=25万美元

由(2),得到(3)不和解的EMV=4★60%+25★40%=12.4万美元

如企业在最终决策点上选择了不和解,那么面临损害赔偿的EMV约为12.4万美元。如果企业希望和解,那么应该在不高于12.4万美元的范围内进行和解谈判。

对于EMV价值的解读,应注意两个要点:第一,最终决策点的位置不同对应的EMV也不同,从而导致解决方案不同。如本案最终决策点后移至法院驳回简易判决动议,那么EMV将达到25万美元,高于原告要求的15万美元。如果企业选择在这个决策点解决争议,应尽快以15万美元迅速达成和解,避免专家证人、环境损害认定等信息进一步披露后造成新的风险。第二,EMV价值不代表企业解决纠纷最终的实际价值或损失,而是通过对机会成本的测算,帮助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决策衡量。随着事件进程的推进,最终企业取得的价值或者承担的损失也将与实际情况匹配。

(三)决策树分析的优点和局限

对于企业解决纠纷争议来说,决策树方法通过量化分析提供了较为客观的决策视角,对基于经验的主观判断起到了积极的补充和修正作用。其次,通过建立树形图,能够帮助决策者在头绪繁多的纠纷争议中,厘清与决策相关的关键因素,迅速抓住主要线索,排除不必要的干扰,达到思维图谱的效果。此外,通过对决策点、机会点的逐层分析与引导,能够将多种资源有机整合,包括案件信息、专家意见、第三方报告、案件经办人经验等,并将信息具体化为数字,通过概率计算的方法引导决策过程,清晰而高效。但是决策树方法也有一定局限。首先,决策树分析是引导和辅助决策的方法,不能代替纠纷信息收集和解读的过程,拥有足够的纠纷信息和清晰的逻辑,是建立一个优质树形图的前提。第二,决策树方法各节点的概率估算,是需要依靠包括专家打分法、第三方评估报告、抽样调查等方法的支持,这些方法多少都要基于经验的判断,本身是具有一定主观性的。第三,决策树方法由于是基于概率的计算,分支越多、变化因素越复杂,层层叠加计算后的误差就会越大,因此不宜设置过多机会点。第四,决策树方法只是基础的方法,对于方案敏感性等深入问题,还需要借助其他工具。

在纠纷争议分析过程中,应该平衡地看待决策树方法的科学性和局限性。纠纷事件中各方当事人会做出何种选择是不可能被准确预测的,而对于法院、仲裁庭来说,即便有先例案件可供参考,不同的法官、仲裁员对法律条文的解读、判例的适用等都可能有认识差别。在不能避免的不确定性约束下,决策树方法提供了相对客观的量化评估,仍是一个简洁有效的决策分析工具。

三、运用前景

以决策树为代表的纠纷解决量化决策方法,在西方企业决策中已普遍采用,通常被称为“Litigation Risk Assessment(LRA)”,适用于在争议发生的各个阶段进行决策分析。

除了辅助决策,决策树还可以指导谈判。通过决策树画出的思维图谱、选择路径、各因素的成本和概率,能够让谈判者在任何一个节点上都能获得企业面临的风险值,从而判断谈判的策略与进退范围。

决策树分析方法也是训练思维、拓展思路的工具,不论是通过对以往案例的回顾,还是通过对假想案例的模拟,都可以锻炼信息收集、逻辑整理、要点提炼、因素评估、推演结论和提出方案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与世界接轨不仅有思维,还要有方法。纠纷解决的实践中,掌握一定的量化分析方法,不仅有助于对合作伙伴加深了解,更加有助于中国企业将自身的想法通过双方都认可的方法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争取利益,减少纠纷争议对主营业务的冲击,让海外投资经营之路走得更稳健、更顺畅。

注释:

①Dispute Resolution Data,2018

②Litigation Risk Assessment:A Tool to Enhance Negotiation,Michaela Keet

③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Decision Tree

④Interpreting A Decision Tree Analysis of A Lawsuit,Marc B.Victor

猜你喜欢
决策树争议纠纷
误帮倒忙引纠纷
延平区推动婚姻家庭 矛盾纠纷化解
简述一种基于C4.5的随机决策树集成分类算法设计
“感谢贫穷”是 毒鸡汤吗
我们在法国遇上借房纠纷
决策树学习的剪枝方法
在芬兰遭遇遛狗“纠纷”
20
决策树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奥巴马增兵阿富汗饱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