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

2020-03-24 14:13魏文君
时代经贸 2020年2期
关键词:盈余约束变量

吴 蒙 魏文君

一、引言

在资本市场的有序运行和稳定发展中,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起着不可或缺的枢纽作用。然而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私人利益,可能通过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和运用以及资产减值准备的操纵来实现应计盈余管理,这种机会主义的盈余管理行为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对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同时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对于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

自2002年美国针对安然事件等一系列财务舞弊事件颁布《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来,内部控制成为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的焦点。内部控制作为缓解信息不对称,确保信息可靠性的重要机制,其构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盈余管理的程度。而在现代财务理论观点中,不完美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造成了融资约束问题的存在,而这恰恰也是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由此看来,融资约束和盈余管理之间可能存在相应的联系。而内部控制和融资约束具体是如何影响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以2013-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内部控制和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的关系,以期为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提供经验数据,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

(一)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

随着安然有限公司、世界通讯公司等一系列财务欺诈事件的曝光,公司治理问题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也持有怀疑态度。众多学者对于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都有所研究。Goh和Li(2011)发现,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越多,公司的盈余就越容易被管理者人为操控。胡明霞(2018)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对于应计盈余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在公司治理环节中,内部控制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内部控制保证了公司经营的有效性以及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不仅可以防止公司发生不正当行为,还可以确保公司遵循相关的制度规定。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通过有效地监管与规范高管的行为来最大程度上抑制盈余管理的发展。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本文的假设1:

假设1:管理行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企业相比,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企业会进行更少的盈余管理行为。

(二)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

研究融资约束和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文献并不多,大多数学者都是从融资约束替代变量角度如:规模、负债率和产权性质等方面进行研究。刘志远等(2010)研究发现,在外部融资约束程度较大的环境下,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也较大。李增福等(2013)发现规模大的公司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更低。

表1 变量及定义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3 主要变量PEARSON相关系数

在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企业可能有更强烈的动机去操纵盈余,以期向市场传递良好的投资机会的信息,吸引投资者的关注,进而在短期内筹集到企业需要的资金投资于有价值的项目,提高公司效率和经营业绩,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本文的假设2。

假设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融资约束程度较低的企业相比,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会进行更少的盈余管理行为。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筛选

本文选择2013-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样本,由于盈余管理模型计算的需要,实际样本期间为2014—2016年。然后对这些初始样本按照下列标准进行筛选:

(1)删除同时发行B股、H股的公司;

(2)考虑到金融保险类企业的报表与一般企业差别较大,故删除金融、保险类公司;

(3)删除PT、ST和★ST等公司;

(4)删除相关数据缺失的公司;

(5)盈余管理模型的分行业年度回归必须有10家以上公司样本,故对于少于10家的行业年度进行了删除。最终得到3年共1154个样本公司。

最后,对所有连续型变量按照(1%,99%)进行Winsorized缩尾处理,以达到消除离群值影响的目的。

(二)变量设计和衡量方法

1.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

本文采用深圳迪博数据库中的内部控制指数作为量化内部控制质量的变量,该指数包含了公司内部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和风险监管五大指标,能够全面地衡量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该指数取值区间为0-1000,数值越大说明内部控制质量越好,取该指数的自然对数作为衡量指标来衡量内部控制质量。

2.融资约束指标

本文选择SA指数用来衡量融资约束程度,该指数的绝对值越大,表明融资约束程度越严重。具体计算公式为:SA=-0.737★Size+0.043★Size2-0.04★Age。其中,Size为企业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先把单位为元的经过通胀调整的企业总资产数据处理成单位为百万元的数据再计算。Age为企业的上市年限。选择SA指数作为融资约束衡量指标,不仅避免了内生性问题,容易计算,且SA指数相对而言具有更强的稳健性。

3.盈余管理的度量

根据已有研究,以可操纵的应计利润作为企业盈余管理的替代变量,根据修正的Jones模型采用应计项目分离法计算企业的盈余管理,具体模型如下:

在上述模型中,TAt为t期总应计利润;NTt为t期总经营利润;CFOt为t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At-1为t-1期总资产;ΔREVt为t期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值;PPEt为t期固定资产原值;NDAt为t期不可操纵性的应计利润;ΔRECt为t期应收账款的变化;DAt为可操纵性的应计利润。以应计利润的绝对值来表示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绝对值越大,表示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

4.控制变量

基于已有研究,本文选取公司盈利能力、营业收入增长率、财务杠杆、公司规模、经上期末总资产调整的现金流、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控制变量,此外,为了消除时间和行业的影响,也同时选择了年度和行业作为控制变量。各变量的具体定义如表1所示。

(三)模型设计

为了验证假设的合理性,依次建立以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样本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盈余管理均值为0.0626,说明大多数上市公司进行了正向的盈余管理。内部控制最大值为6.7187,最小值为0,均值为6.3671,表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水平差异较大。表示融资约束程度的SA指数的中位数为-3.9051,小于鞠晓生等(2013)使用1998—2008年中国非上市公司数据计算出的SA指数的中位数-3.3980,根据该指数定义,说明非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问题更严重。盈利能力ROA的均值为0.0317,而极值分别为-0.1063和0.1704,表明样本公司整体上盈利状况良好,但是个体之间差异较大。

表4 多元回归结果

表5 内部控制、融资约束对盈余管理回归结果

(二)变量相关性分析

表3为各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表3结果显示,应计盈余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相关系数为-0.030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两者之间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初步验证了假设1成立,进一步的研究有待于后面的多元回归分析。融资约束和盈余管理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融资约束程度高的公司会进行更少的操纵应计盈余行为,初步验证了假设2成立。主要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比较小,这意味着模型出现多重共线的可能性较低。为进一步探究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行回归分析检验。

(三)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模型(5)和模型(6)的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回归系数为-0.0022,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两者之间是负相关关系,即良好的内部控制质量可以有效地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即假设1成立。在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中,两者的回归系数为-0.0109,并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融资约束和盈余管理之间显著负相关,即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会进行更少的盈余管理行为,假设2得到验证。

(四)稳健性检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假设,本文将作相应的稳健性检验。前述对于应计盈余管理衡量指标的计量中,采用的是修正的琼斯模型,现在,用Kothari、Leone和Wasley提出的增加了当期的总资产回报率ROA来控制应计利润与业绩间非线性关系影响的业绩匹配Jones模型计算出来的可操纵应计数来计量应计盈余管理。具体模型如下所示:

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的回归系数为-0.0150,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结果与前述结果基本一致。

五、结论

本文以2013-2016年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内部控制、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内部控制机制作为企业治理的关键组成部分,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盈余管理质量。第二,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会进行更少的盈余管理行为。单纯的融资约束动因下的盈余操纵行为会导致这种行为被识别出来的可能性增加,从而增加操纵成本,因此企业会放弃盈余操纵行为。

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发展现状,从以下几方面提出相应建议来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提升盈余质量。第一,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视程度,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第二,银行等债权人要完善权益融资监管机制,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监管和约束,抑制盈余管理行为,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猜你喜欢
盈余约束变量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聚焦双变量“存在性或任意性”问题
马和骑师
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11)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
变中抓“不变量”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