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2020-03-24 10:53鲁静
理论与创新 2020年24期
关键词:法律法规金融风险金融服务

鲁静

【摘  要】知识产权服务中的金融服务在整个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框架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开展以及创新驱动战略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都与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的贡献息息相关,本文主要就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和金融风险以及国内外目前的实际情况进行阐述,然后针对这种情况提出相应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的建议,以期能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知识产权;金融风险

引言

知识产权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来说,都是一笔隐形的巨大财富,尤其是对于企业而言,知识产权是事关企业生存的商业机密,也是企业能够立足于市场的关键存在,尤其是以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的作用是巨大的,知识产权金融是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进行整合后的产物,主要指知识产权所有者将各类产权经过评估后,作为质押物来与投资、信贷、典当等金融活动进行结合,达到自己一系列的商业目的,是促进企业扩大规模、平稳发展的重要途径。

1.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和金融风险

(1)什么是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是企业或者个人将自己的知识产权提交给专业的评估机构后,由该机构经过各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后进行的价值评估,也是知识产权能够进入金融市场中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易的必经途径,西方发达国家大多将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来开展评估工作,而且由于社会体制的原因,无论是相关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时间都比我国早很长时间,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由于研究和发展时间较短,目前主要依赖于国外已经得到的成果和发展来完成相关工作。尽管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只是一种评估方式,但是对于企业和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不但是维护个人和企业利益的有效保障,还是提升国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良好方法。(2)知识产权存在的金融风险。知识产权金融是将知识产权与金融领域进行结合,因此,也具有金融因素带来的风险,例如,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金融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费用等都是知识产权金融这一模式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这也几乎是不能避免的,而且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起步时间晚,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知识产权金融风险的控制等方面都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这也令我国知识产权金融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料。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对于知识产权金融领域中质押融资风险的相关研究较为成熟,研究者指出,在质押融资领域,影响我国知识产权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包括法律法规风险、知识产权风险、受贷企业经营风险、银行风险这几方面,针对这些风险的降低和规避,可以通过建立包括政府、银行、互联网等多方在内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价体系有效解决这类问题。例如,从银行角度进行考虑,在进行放贷之前,对于受贷企业进行完善严谨的风险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及时发现潜在风险的有效途径,而且以此作为基础,可以通过设置风险级别来更好地实现质押率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国内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的情况

(1)发达国家现状。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已经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而且利用这種制度领先优势已经在全球开展知识产权金融交易,尤其是欧美国家,已经将业务进行了很大范围的覆盖,日韩等发达国家则加快了自己对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速度。从本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完成了很多大型企业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订单,完成了很多大型融资项目,创造了巨额利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2)我国目前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的发展情况。目前我国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情况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在抓紧制定和落实,近些年,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例如,近些年出台的包括《担保法》、《物权法》、《著作权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都体现出我国知识产权意识的觉醒和加强,而且国家也通过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等切实保障知识产权的神圣不可侵犯,并且与国际社会接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知识产权金融模式的运行工作,在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建立了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奠定了我国知识产权交易的基础以及初步构建了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管理体系。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金融管理服务主要集中于知识产权的质押方面,这个领域主要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进行主要指导,合作企业进行从旁协助,有着较好的稳定性和低风险,符合我国目前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的发展现状。(3)我国目前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①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产品存在着起点高、限制多的特点,这就使得数目众多的中小企业在起点上就很难达到要求,这些限制条件主要包括企业生产规模、银行信贷条件、政府对企业的评估等等都使得这些企业在申请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时处处受阻,虽然这些限制条件在降低银行信贷风险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其对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阻碍是非常大的,这样的情况就大大限制了整个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市场的平衡性和灵活性,对于我国构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是不利的。②企业在知识产权融资过程中产生较高的成本,融资效率却并不高,在现实的融资过程中,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融资操作需要承担包括资产评估费用、律师事务所相关费用、银行利息等在内的高额费用,这些费用的产生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还是具有一定负担的,而且整个融资过程往往时间较长,随着时间的推移,费用的不断增长又是一个难题,因此,现阶段,我国如何简化知识产权融资过程中需要的流程,降低融资过程产生的各类费用是保证企业能够通过知识产权金融途径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3.关于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建立的几点建议

(1)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无论是我国还是发达国家,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保证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建立的基石,是知识产权金融能够得到发展空间的基本保障,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法规虽然不断地在进步和完善,但是仍然无法满足知识产权金融的发展需要,国家需要更加关注这些法律法规的立法和实际执行情况,针对发现的漏洞和问题要及时的纠正和解决;各地政府要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和规划的调整,以当地实际情况为基础,不断完善和提高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质量,制定相应的行业规范和维护行业秩序。(2)提高知识产权的评估水准,控制降低金融风险。我国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差距,因此,未来保证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该主动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加快建设我国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的步伐,树立更好的价值评估形象与权威,提升我国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水准,另外,对于知识产权金融风险的控制和降低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综合政府、银行、投资机构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共同构建风险控制体系,各组成之间通过良好的沟通交流以及策略制定来促进金融风险的管控力度。(3)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模式的构建。成熟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是由多个板块共同组成的,但是前文所述,我国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目前大多仅限于质押融资等单一的模式,而知识产权证券化、知识产权信托等模式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展开,在完善整个体系的过程中,这样的情况显然是不利于知识产权金融整体发展的,我们必须构建多元化的、多方面的金融服务模式,在完成目前金融服务体系的优化和升级的同时,充分发挥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培养相关知识储备的人才,政府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为下一阶段金融服务模式的百花齐放创造一定的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金融发展虽然发展速度快,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是充足的,但是依然存在着模式单一、金融风险不能得到控制,中小企业入门门槛高等不利之处,未来无论是国家还是各地各级政府,都需要持续关注知识产权金融产业的发展,及时给予一定的支持,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邓媚.我国高校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J].云南科技管理,2018,3106:1-4.

[2].中国金融出版社图书推荐[J].中国金融,2018,23:149+167.

[3]闫艳.哈长城市群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探究[J].中国商论,2019,06:54-55.

[4]李朝晖,高蓉蓉.南京市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01:1-4.

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杭州代办处)    浙江杭州    310000

猜你喜欢
法律法规金融风险金融服务
H银行“非金融服务”平台运营策略
金融风险状态扫描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新常态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与防范研究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试论金融管理中如何有效识别金融风险
工行为农民工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青海省设立4957个惠农金融服务点
“民间网络反腐热”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