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背景下加强非公企业发展的思考

2020-03-24 10:53陈国富
理论与创新 2020年24期
关键词:非公经济复产企业家

1.疫情防控背景下强化非公企业发展的价值意蕴

1.1非公企业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

非公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每次国家经济遇到困难之时,都会有非公企业鼎力支持,驰援武汉的非公企业在整体上实现了相当大的数量和体量,体现了其无可比拟的重要优势。面对疫情,广大非公企业启动应急储备,捐款捐物,积极行动,“逆行”送防护服,在抗击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疫情发生以后,长寿区民营企业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捐款捐物,充分展示了民营企业在国家危难之际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同时也充分展示了非公企业的社会担当。长寿区重庆望变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此次向湖北捐赠蔬菜水果20余吨,价值达10万元,该企业主动作为,积极向湖北捐赠物资,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体现了我区民营企业的社会担当,彰显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在捐款和捐赠抗疫物资的同时,我区民营企业灵活匹配自身资源优势,将自身原有资源充分应用于全民抗疫中,从食品、药物物资到交通物流、金融、物业服务等,范围覆盖抗疫一线,后方居家抗疫群众,为我区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1.2非公企业复工复产关乎国计民生社会稳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六稳”举措,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将稳就业摆在“六稳”之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首次将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充分体现了对“稳就业”的高度重视。只有稳住就业,人心才能稳定,经济发展才能获得充沛的强大动能,才能增加居民收入发挥个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公企业作为“稳就业”的生力军,创造了我国60%以上的的GDP,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根据全国工商联的统计,在城镇新增就业中,非公经济的贡献率更是超过了90%。以新电商平台拼多多为例,其2018年带动当地物流、运营、农产品加工等新增就业岗位就超过30万个。可以说,在实现就业创业、维护就业稳定方面,非公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做出了巨大贡献,非公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只有非公经济蓬勃发展,就业才能稳得住。

1.3非公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工作意义重大

非公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加强和改进非公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工作,是深化改革中发展好非公经济的重要一环,不仅关系着非公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关系着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极具紧迫性和必要性。从统战视角来看,非公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工作更是密切关系着巩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的大问题。尤其是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与接连不断的中美贸易冲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非公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难免会有人对当前国家实施的方针政策路线,产生错误的理解。因此,深入考察非公经济领域意识形态的各方面内容,做到摒弃错误思想,纠正错误行为,让此次疫情防控战,成为我党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新抓手,以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2.疫情防控背景下非公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1面对疫情非公企业勇于担当彰显企业家精神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考验,广大非公企业及企业家发挥自身优势,踊跃捐款捐物,有序复工复产,服务民生需求,在抗疫大考中书写民企的责任担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广大非公企业尽己所长提供抗疫保障。根据全国工商联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共有超过11万家民企通过捐款捐物、设立基金、提供保险保障、租金减免、各种补贴等方式支持疫情防控,多家企业捐赠过亿元。疫情防控期间,长寿区相继涌现出一批有爱心、有责任、有担当的优秀企业家,危难之际勇于担当,齐心协力防控疫情,彰显企业家精神。他们立足各自战线,在水、电、气、油、垃圾收运等公共服务企业领域,坚守岗位,甘于奉献,全力以赴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支撑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为人们在家中“稳得住”提供保障。疫情爆发后,仅重庆华博军卫医药有限公司就向武汉捐赠医用手套5000副、医用口罩10000只、医用防护服500套。

2.2非公企业党组织在疫情防控中发挥堡垒作用

疫情防控期间,非公企业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按照疫情防控的具体指导,充分发挥企业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主动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坚守生产一线,确保产品供应充足,坚持守法经营,稳定民生物资市场价格,在稳定市场供给,防疫用品生产,推动复产复工等重点领域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充分发挥作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防控期間,重庆市长寿区非公企业党组织及广大党员迅速响应,非公企业党组织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全力组织生产,支援疫情防控,广大党员带头冲锋在前,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守生产一线。疫情防控常态化后,长寿区非公企业党组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守初心、担使命,精准有序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彰显了非公企业党组织的责任担当,凝聚起长寿区非公企业党组织抗击疫情的坚定信心。

2.3疫情防控常态化后非公企业营商环境欠佳

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民营企业复工复产面临诸多困难,非公企业营商环境整体欠佳。一是员工短缺,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涉及到层层批复,复工培训,疫情防控,人员梳理管控等多个环节。随着疫情防控逐步从“按住暂停”转向“重启恢复”后,旅游、餐饮、娱乐、酒店、家政、交通运输及零售业等消费类民营企业均需要大量劳动力。二是非公企业面临着资金、房租、税费、信贷、社保等生存压力。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不少餐饮企业苦苦支撑,数以万计的员工在待业,少数餐饮店关闭了门店。三是企业面临产业供应链重构的危机。疫情可能造成上下游企业衔接不足,供应链协调配套难,甚至引发风险“传导效应”,受疫情影响,各地内外经济联系被迫中断,区域、产业、企业之间的原有秩序和结构被打乱,可能引发产业供应链重构的危机。大量非公企业因疫情遭遇的暂时困难可能会产生“共振”效应,经济体系各环节均需承受不同程度的压力与风险。

3.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加强非公企业发展的建议

3.1加强政治引领,提升非公企业党组织组织力

疫情防控常态化后,非公企业党组织要坚持以党建引领强化企业发展内生动力。一是坚持“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认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严峻性、紧迫性,坚决做好防控疫情的政治责任,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要求,建立高效统一的指挥机制,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优势。二是提高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按照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组建条件和设置方式,努力实现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目标,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实现党的工作100%覆盖。三是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领航、政策宣传、凝聚力量、协调服务、培养人才、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让企业党员成为党建活动主体,让普通职工监督并参与到党建工作中来,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

3.2正确引导非公企业发展,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企业家要珍视自身的社会形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凝聚团结非公企业家队伍同心同行,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企业家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的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各级工商联深入挖掘、滋养、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激励广大非公企业家不断演绎业界传奇,续写新的辉煌篇章。通过统战部、工商联、团委、工会、宣传等系统,对非公企业家进行“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人艰苦奋斗、敢闯敢干、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精神”“老一代企业人士创业精神”和“老一代企业人士听党话、跟党走”教育活动;发挥党委政府内培训平台的优势和作用,对非公企业开展“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守法诚信等专题教育,引导民营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创业创新、回报社会。

3.3激发企业内生发展动力,提高非公企业自救能力

激发非公企业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高非公企业自身运营管理能力。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做到政治上自信、发展上自强、守法上自觉。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强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自觉接受政府、社会监督。增强企业质量诚信意识和法治观念,坚决抵制假冒伪劣产品,不生产销售对消费者安全和健康有害的产品。强化企业信誉建设,引导诚信对待客户和消费者,自觉维护市场秩序,确保公平交易。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产权、财务、用工、生产、营销、质量等制度和管理创新,培育特色企业文化,强化稳定与发展责任。引导非公企业向创新,智能方向转型发展,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人才队伍。鼓励非公企业发挥主体作用,扶持大数据智能化、高端智能制造、新能源装备等行业非公企业发展,建立非公企业向智能化发展的生产网络平台、建立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生态园,促进企业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及生产配置优化,有效提高企业自救能力。

3.4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帮助非公企业度过难关

充分发挥各级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经济人士桥梁纽带、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经济的助手作用。大力發展各类特色行业商会协会,注重发挥商会协会在市场开拓、质量提升、行业发展、招商引资、诚信自律、维护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指导和帮助企业等会员单位科学精准防疫、有序复工复产。落实分区分级复工复产要求,指导行业企业根据所在地域疫情风险情况,科学研判防控形势,精准有序复工复产。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大数据平台等新技术手段,加强工作调研,跟踪了解行业企业复工复产动态,及时反映企业复工复产中的困难和问题,为行业企业复工复产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宣传行业协会在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组织动员行业企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中发挥作用的方式途径及效果,及时反映行业企业复工复产的工作动态,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帮助非公企业度过难关。

作者简介:陈国富(1971.12-),男,汉族,河南周口人,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共重庆市长寿区委党校    重庆    401220

猜你喜欢
非公经济复产企业家
复工
西藏,复工复产正当时
对话“疫线”企业家
对话“疫线”企业家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政策
非公经济成为拉动西藏经济增长“新引擎”
钟祥:“百日攻坚行动”补党建短板
上半年陕西省非公经济占全省GDP比重52.4%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