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移动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2020-03-24 10:56席佳颖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1期
关键词:模型院校资源

席佳颖

[摘           要]  当前,移动学习方式已经成为高职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高职学生的移动学习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产生强烈程度不同的移动学习行为意愿,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移动学习成效。基于UTAUT模型和TTF模型构建高职学生移动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模型,分析8项变量对移动学习行为的影响程度,进而针对具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提出应对策略,期望对激励和引导高职学生移动学习行为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高职;移动学习;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1-0010-02

在互联网时代下,随着高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微课、慕课、云课堂等网络学习资源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实施移动学习模式打下了良好基础。移动学习方式是一种以建构主义、认知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新型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信息技术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成果,有助于学生在移动学习中自主获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学生的移动学习动机和意愿强烈程度决定着移动学习行为的实施,所以本文重点研究高职学生移动行为的影响因素,为高职院校制定切实可行的移动学习策略提供可靠依据。

一、高职学生移动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某高职院校随机选取的10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覆盖大一、大二和大三,共发放1000份问卷,问卷回收895份,收回率为89.5%。其中有效问卷857份,有效率为95.7%。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初步调查显示,100%的学生拥有移动终端设备,91%的学生拥有两台以上移动终端设备,75.4%的学生拥有移动学习经历,说明移动学习方式应用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UTAUT模型(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型)和TTF模型(任务技术适配模型),构建起适用于高职学生移动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的调查问卷。其中,UTAUT模型是针对“影响使用者认知因素”研究所提出的模型,主要包括绩效期望、付出期望、社群影响、配合情况四个核心维度;TTF模型是针对信息技术与任务需求之间逻辑关系研究所提出的模型,主要用于描述在信息技术支撑下认知心理和认知行为如何作用于任务绩效。本研究以UTAUT模型和TTF模型的理论为基础,借鉴模型中的核心维度,结合高职学生移动学习行为的特点,确定8个变量,用H1-H8表示,并对各个变量作出假设,如表1所示。

根据研究模型编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8项核心变量的调查,各个核心变量细分若干小题,具体为:任务特征(3题)、绩效期望(3题)、技术特征(3题)、努力期望(4题)、便利条件(3题)、社会影响(3题)、学习资源与环境(3题)、任务技术匹配度(2题)。采用李克特量表对各个核心变量进行计分,分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五个等级,分别对应1~5分。

以绩效期望核心变量为例,测量指标内容分别为“移动学习明显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和效果(5分)”“移动学习明显有些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和效果(4分)”“移动学习没有影响到我的学习效率和效果(3分)”“移动学习稍微降低了我的学习效率和效果(2分)”“移动学习明显明显降低了我的学习效率和效果(1分)”五个选项。

(三)研究结果

运用AMOS 18.0对研究模型中各变量的拟合度进行计算,得出各变量的显著性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对从表2中可以看出,绩效期望、任务技术匹配度、任务特征、技术特征、学习资源与环境、社会影响和便利条件7项变量对高职学生移动学习行为能够产生显著影响,说明H1、H3、H4、H5、H6、H7、H8的假设成立。具体表述为:绩效期望越高,高职学生的移动学习积极性越强烈;学习资源与环境对高职学生的移动学习行为会产生正影响,便于学生将移动学习资源转化为自己学习所需,建立所学知识与已有知识的联系;社会影响对高职学生移动学习行为产生正面影响,这是受学生“从众”心理所作用,易接受和效仿周围同学、朋友和教师的移动学习行为;任务技术匹配度对高职学生移动学习行为能够产生正面作用,通过合理开展符合移动学习方式的项目式、沉浸式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移动学习动机;便利条件对高职学生移动学习行为能够产生正面作用,在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移动终端设备普及应用的条件下,学生采用移动学习方式的积极性也会提高。除上述影响因素之外,努力期望对高职学生移动学习行为的影响不显著,这表明学生并不在意为了实现移动学习而付出多少努力。

二、高职学生移动学习行为的应对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议从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出发,实施对高职学生移动学习行为具有正面影响的应对策略,充分发挥移动学习行为在弥补课堂学习不足、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中的作用。

(一)强化移动学习宣传与教育

高职院校要加大对移动学习方式的宣传力度,指导学生正确的移动学习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移动学习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对移动学习的期望值,进而唤起学生移动学习的动机,将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行为,发挥出绩效期望的正面作用。具体策略如下:(1)高职院校可开设移动学习培训课程,组织移动学习社团,让学生广泛认同移动学习方式,积累移动学习经验,加强移动学习的互动交流;(2)高职院校要培训学生移动学习的基本技能,培训内容包括信息检索、信息分析、信息筛选、信息甄别、信息挖掘等方面,使学生能够借助移动终端设备在校园网站、百度、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料库中准确获取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移动学习打下良好基础;(3)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针对学生移动学习行为的心理辅导咨询服务,引导学生走出虚拟网络世界的误区,避免学生沉浸在网络游戏、交友、娱乐中。通過心理辅导,端正学生对网络时代的认知,能够运用网络资源开展移动学习活动,形成良好的网络在线学习习惯。

(二)完善移动学习软硬件设施建设

在学生移动学习中,高职院校要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移动学习资源,完善移动学习的软硬件设施配置,保证学生的移动学习资源质量,充分发挥出学习资源与环境对学生移动学习行为的正面作用。具体策略如下:(1)高职院校可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增强移动学习对高职学生的吸引力;(2)高职院校要加快信息化建设,为学生提供便利的移动学习条件。学校应开发和整合微课、慕课资源,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布置基于项目化教学的移动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通过移动学习方式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3)高职院校可在移动学习中增加分享、互动、交流板块,引导学生利用微信朋友圈、网站论坛、微博等交互平台分享自己的移动学习成果,提高移动学习方式的社会影响力;(4)高职院校要建立移动学习服务团队,团队成员以专业课程教师为主,将移动学习渗透到专业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移动学习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移动学习的绩效期望。

(三)优化移动学习资源设计

高职院校要重视移动学习资源的优化设计,帮助学生剔除冗余的学习资源,减少无用资源对学生移动学习的干扰,使学生移动学习更具有目的性,进而促使学生提高移动学习成效,唤起学生移动学习行为动机。具体策略如下:(1)高职院校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入移动学习资源,基于移动学习资源布置学习任务,确保移动学习任务与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情相匹配,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移动学习效果;(2)高职院校要加快移动学习由资源化向工具化转变,尽量设计碎片化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随时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开展移动学习行为,快速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资源,使移动学习资源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3)高职院校要将精品课程、教学视频、在线测试、校园资讯、图书馆资源等都纳入移动学习资源建设中,通过整合和加工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移动学习视野。高职院校应优化设计移动学习资源,保证移动学习资源内容紧凑、短小精悍,并融入趣味、生动的图文、动画、声音,增强移动学习资源对学生的吸引力。

三、结论

通过本研究发现,绩效期望、任务技术匹配度、任务特征、技术特征、学习资源与环境、社会影响和便利条件对高职学生移动学习行为会产生显著影响。为此,在高职学生移动学习行为的激励与引导中,要充分考虑上述影响因素,加大移动学习行为的宣传与教育力度,积极推进移动学习软硬件设施建设,还要对现有的移动学习资源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激发学生的移动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移动学习行为的强烈意愿,使移动学习方式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陈祥章,韩煦,朱作付.基于智能终端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调查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7(19).

[2]张朝霞.高职学生在线学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江西化工,2019(3).

編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模型院校资源
自制空间站模型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我给资源分分类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模型小览(二)
圆周运动与解题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