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以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模块化教学

2020-03-24 23:17侯霜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1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考核核心

侯霜

[摘           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帮助高职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骨干课程。基于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增强课程开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及帮助高职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以培养高职学生的職业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模块化教学尤其重要。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1-0086-02

面对2018年新修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毫无疑问,高职教育在具体的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基于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和以新教材为纲的前提下,如何高效整合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资源,以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立德树人的目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以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模块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基于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易针对性地实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环节和有效实现育人教学目标

与本科学生相对比,高职学生有着不一样的特点:理论知识薄弱,人文素养较低;重技能的实用主义思想较重;政治判别力和法治思维能力较差;成功成才欲望较弱;社会践行能力较差。同时,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加剧、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化多元化等因素给当代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带来了巨大冲击和碰撞,导致部分高职学生政治信仰模糊、价值取向多元、道德行为失范等问题出现。基于高职学生差异性及现实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程中德育的骨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作用和引领价值,帮助高职学生更好地学习生活和成长成才,高职教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顾及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愿望、学习能力、践行能力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

(二)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开展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易服务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类型上主要定位于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因而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则集中体现为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高职院校的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就决定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在开展和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和有效融入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提升,以便更好地满足和服务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类型及目标的需要。

二、职业核心能力

职业能力在择业就业创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职业活动的多样性,职业能力也具有多样性,但在众多职业能力中起关键作用和支配地位的是职业核心能力。作为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职业核心能力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通用性。任何人不管从事何种行业某种岗位,职业核心能力都不可缺少,是职业人专业岗位能力之外的生存之本。通过引导和激发,职业核心能力还可以转移或生成其他职业能力,有着重大的“可转移性”功能和“可生产性”价值。

从活动指向方面分析,职业核心能力可分为有关学习、交流、践行、管理等多方面的主要能力。为了方便高职学生更易掌握和践行,因此把职业核心能力总结为“学”“说”“做”“管”“解”五个方面的能力,这五个方面彼此关联,可以同时培养和提升。“学”是指学会学习的能力,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反思学习和快速学习等方面的能力。“说”是指沟通表达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书面表达、提供信息和建议、公关、谈判、与人建立和保持联系等方面的能力。“做”是指社会践行能力,主要包括团队适应、协商合作、收集反馈、规划筹谋、创新创造、危机应变等方面的能力。“管”是指管理能力,主要包括管理事物、管理他人、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对事物、他人和自己进行认知、管控、监督和完善等多项能力。“解”是指问题解决能力,主要包括对问题的确定、提出、分析、解决和反思等方面的能力。

三、模块化教学构建

(一)一个目标: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与本科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最突出的特点为职业性。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可持续发展应具备的能力,它将伴随以后的择业就业、创业规划和人生发展的全过程,那么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提升必须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必修课,在承担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任务的同时,以其为价值观导向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也有相当重要的主导性价值和关键性作用,所以二者在教学内容上拥有较高的融合性。高职院校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施开展与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多方位全方面统筹结合并以其为作为检验思政教学效果的目标,既能增强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及道德法律修养,又能增强高职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最终实现高职学生德智体美的多方面成长成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提供优质职业技能人才保障,因此二者在教学模式上保持较强的依存性。

(二)三大平台、两大依托:以课堂、网络、基地为三大平台;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两大依托

由于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本着“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基本原则,有效借助课堂、网络、基地三大平台,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有效避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教学的单一性和枯燥感,进而高效实现多样化和趣味性。例如,课堂平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规主渠道,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理论教学的实施则变得简单便捷,易于操作开展;网络平台可以建设和开放思想政治理论网络精品课程以及相关辅助课程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安全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代公关礼仪等网络精品课程,同时通过QQ群、微信群及钉钉群等,保证教学资源均可在网上及时搜寻和共享。教学模块任务的实施还可借助网络平台采用“雨课堂”、线上教学、在线答疑等方式,打破了教学实施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基地平台是拓展平台,主要包括各种思政育人基地(如烈士陈列馆、科技馆、自然博物馆),专业实训基地(如工学结合单位、专业实习单位),社会实践基地(如儿童福利院、养老院、创新创业孵化园)。通过这三大平台让学生参与多样化的实践,进而转换和体验各类职业角色,试做职业人,熟悉掌握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相关素质和能力。同时借助这三大平台,集中完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PPT制作,以专题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采用校内和校外两种模式,校内实践采取演讲、辩论、研讨等多种形式;校外采用参观调查、义务劳动、普法宣传、志愿者等不同方式。

(三)四大教学模块(见附表)

四、变革考核评价体系

根据不同模块的教学要求和任务目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考核分为终结性和过程性考核两部分。变革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要始终落实好以下几个原则。

(一)强调过程性考核

既考核学生日常的考勤、态度、表现和作业等,也考核学生在整个教学中对理论知识的总体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技能,在考核中强调突出过程性考核,分值分配上应坚持高于终结性考核。

(二)关注实践能力考核

除了考核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认知和把握之外,还要考核学生发现相关问题、认识和分析问题、解决和反思问题等能力,各项实践活动在具体流程中也要加强关注学生的实际践行能力。

(三)突出职业核心能力考核

通过各个模块的理论学习和任务训练,透过多维度、多渠道、多角色的观察、验收和评价,突出并重视考核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提升具体状况。

(四)坚持评价主体多元

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坚持让辅导员、同班同学、学生自己、监护人、校外人士等参与评价,实现师生结合、生生结合、校内外结合的评价主体多元化,使考核评价结果更加公正科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并总结出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易操作的、实效性的有关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优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从真正意義上促进高职学生多方面成长成才,进而实现高职教育为国输出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版社,2018.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3]张慧敏,杨帆.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情景化教学模式的实践[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4,28(4).

[4]杨东进.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素质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8(9).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考核核心
论荀子虚壹而静道德修养方法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