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生优化语言素养提升职业核心能力之对策

2020-03-24 00:58万中航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1期
关键词:职校语言表达职业

万中航

[摘           要]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思维工具,职业院校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学习和表达能力,能规范流利地使用普通话,熟练运用计算机处理中文信息,现代化的口头与书面语言是提升职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因素。对职生语言素养提升的意义进行论述,探讨了提升职生语言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语言素养;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1-0204-02

语言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职生的语言能力是提高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职校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学习和表达能力,能规范使用汉语,用流利的普通化进行语言交际,现代化的口语书面语应用能力是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基础,目前职校实际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对学生的语言素养培养不足,影响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为贯彻落实国家职教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发展现代职教的决定》,《教育部深化职教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发挥人文学科优势,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按照教育部印发教学大纲规定,开设好语文等基础课程,规范公共基础课程设置。针对当前职生语言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认真研究,探讨培养学生语言素养的有效对策,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

一、职生语言素养的要求

语言素养是职生的重要核心职业能力,职生的语言素养直接影响职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职生的语言素养,对提升职生的职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1]。语言素养是掌握语言的基本素养,表现在能够说出理解合乎语法的语句,辨析有歧义的语句,广义的语言素养是抽象思维能力与灵活发音能力的结合,狭义的语言素养是人类大脑天生具有语言装置习得的能力。语言素养是职生职业能力的基础,职生的语言素养需要通过培养逐渐提升。

语言素养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养,人们交往日益频繁,语言素养的培养日益重要。好的口才是职生赢得就业竞争优势的必备能力。职生要有新思想,能够很好地表达出来,要用自己的语言说服他人。现代社会从事各行业的人都需要好口才,能言善辩是政治家的基本素质,企业经营管理、商业工作者推销产品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口才。

语言素养包括口语交际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职生语言素养基本要求是能够熟练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必须运用通用普通,使用规范的语言才能表达清楚,语言要具有规范性,吐字清晰,语法简洁,口头表达不带口头禅。书面表达能力包括思维、布局、模仿、观察分析等能力,及审题立意、选材组织等能力。职生书面表达能力要求思维缜密,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掌握大量的语言素材,灵活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2]。

二、职生语言素养培养的意义

语言是交流情感的工具,社交中如何运用语言是一门艺术,美的语言能够使人以礼相待,融洽和睦,令人精神愉快。语言表达错误,逻辑混乱,用词不当会影响正常的交际,准确把握语言是体现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重视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信息社会各种传播电讯事业发展为人们交流提供便捷,语言表达的重要性日益增强。新时代的职校学生不仅要学习掌握扎实专业技术知识,还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发展。学习使用规范语言,能够运用语言技巧感染他人,良好的语言能力能够使职生快速融入工作中,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

教育部明确要求高职毕业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尚宪法,履行道德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具有健康的人格,具有一定的人文素養。为落实教育部对高职学生的素质要求,必须加强对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当前高职学生语言素养缺失问题凸显,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语言使用不规范现象普遍,网络时代受网络文化影响,学生追求时尚使用网络语言,不能掌握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交际中往往使用表情包代替正式交流,使得学生对规范语言的使用逐渐陌生。加强对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十分迫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信息传播手段便捷,快节奏的生活需要具有较高的语言能力,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一些新的行业出现,如广告策划、金融保险、家政服务等,新兴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相关知识技能,必须具备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职业院校教育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必须正视经济发展对人才语言能力的要求。

三、职生语言素养缺失的表现

职生有别于普通院校学生,职业院校教育强调职业特色,职生语言具有独特特点,职生相对普通院校学生来说,受网络语言影响突出。众多网络词语的频繁使用,凸显职生普遍存在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的缺陷。职生语言素养缺失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达不准确、语言的使用与职场不匹配、语言表达不生动、语音发声不规范等方面。

语言表达不准确主要表现在学生语言表达不精确,使人感到没有表达清楚,在学习交流中,学生往往说了半天抓不住重点,令人费解,对复杂的现象事理,缺乏一定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生动是社交成功的润滑剂,有利于职场团队的工作配合。职生群体中语言表达不生动,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达前后矛盾,语法生硬,用词不当,有的学生急于表达语言不够流畅规范,缺乏生动性。

语言表达不规范表现在语言表达不准确,对于口头语表达,学生带有浓厚的方言,相互交流中难以做到准确无误。如普通话音调发声不标准,不能准确表达思想内容,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拼音输入时形成困难。有的学生语言缺乏严密逻辑,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3]

四、职生语言素养缺失的原因

语言素养是职生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对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职生语言素养缺失现象普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存在很大缺陷。分析职生语言素养缺失的原因主要是职校语言教学资源不足,职教对语言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

虽然很多师生意识到职业素养对学生职业发展的意义,但目前市面上缺少适合职教的专门教材,没有独立的职业语言课程,职生学习语言知识主要来自语文教材。职教语言教材应强调学习语言的特点,包含职业性。职校对学生语言素养培养缺乏重视,导致缺乏适合职生语言学习的教材,没有确定的教学内容。由于没有固定的专业语言教材,导致职生语言学习内容较少,现有的语文教材课程中对语言知识理论的介绍缺乏系统性,内容不多,导致学生学习抓不到重点。

不少职校在学生专业课程中渗透专业语言教学知识,但就业单位社会需求信息反馈发现企业选用职生看重其语言能力水平,现阶段职生语言能力普遍偏低,职生的培养效果未达到就业单位要求,说明职校语言课程设置难以满足职生职业能力发展需求。长期以来,职校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重视不足,学校未开设独立的语言课程,学生的职业语言能力培养主要靠其他专业课渗透教学。不少学校由于基础类课程比重较大,导致专业课课时紧张,学校大幅度压缩语言教学内容。由于学校对职生社会需求把握不准,开设课程背离社会需求,导致培养人才效果与社会需求标准存在差距。

大多数职校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采用讲授法,往往花费很多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很少让学生实践练习,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传统。学生在枯燥的教学环境中容易产生倦怠,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缺乏专门的语言教材,导致语言教学内容零散,未形成语言学科主体逻辑性,导致教学缺乏系统性。职生语言素养培养应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职业语言教学形式不同于传统语言课程,应包括基础通用的语言知识及专业语言技巧,教学设计要考虑语言使用的逻辑性,兼顾专业性。现有职生语言教学内容缺乏逻辑性,导致学生学习中抓不住教学重点,学生学习习惯与现阶段职校语言教学方法不适应,导致学生语言素养培养效果低。

五、职生语言素养的培养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传承文化的载体,语言在应用中实现价值,语言表达人的世界观,人对语言使用的能力反应其综合素养,语言与社会共生,与文化密不可分。[4]

语言是传承文化的工具,语言是民族的语言,民族将全部精神生活痕迹藏在民族语言中,民族语言具有深厚的民族精神。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抓住汉语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汉语具有独特的语音美,其声韵、停顿构成语言的美,通过传授语言基础知识,分析汉语言文字优美,激发学生对汉语的热爱。汉语近义词为世界罕见,教学中可采取比较的方法对比其他语言,凸显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激发学生对汉语文字的热爱。

传统汉语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单调机械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职校课堂教学一直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学方法陈旧是逃课的主要原因,改革教学现状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倡导专科延长实习时间,旨在提高职生的实践能力。但同时使理论课教学课时更加紧促,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保证完善教学任务,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将学生的汉语言学习同生活有机结合,构成立体的汉语言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汉语素养。贴近生活教学需要得到重视,要求教师设定现实情境,与学生展开直接对话,使学生习得真实情感。将探究性、合作性学习引入课堂,学生会更加主动学习。运用现代驾驭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选用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语言学科教学中,将语音联系方言,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词汇时让学生分组到社会上搜集新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锻炼学生搜集语言素材的能力。每学期开学初,学生搜集资料编写讲稿,学生分组派代表讲述,讲述后学生评议,课前训练活动从确定话题到撰稿发言由学生独立完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外活动是学生课内学习的延伸,组织课外活动能扩大学生汉语学习的空间,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语言能力。学校可以组织各种语言类学生社团,使学生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比赛活动,择优参加学院比赛,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

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是为职生设置的高规格比赛活动,受到国家层面及各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学校可以技能大赛为抓手,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自信心。各个职业院校可以总结参赛经验,找出不足,制定职生职业技能大赛辅导方案,将语言表演活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融入赛事中,拓宽学生语言素养培养的渠道,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递文化知识,沟通情感的重要媒介,学校应重视语文课堂教学,并利用可课外活动、赛事活动之类途径,促进职生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素养,为职业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语言素养培养是长期的工程,要认识教學语言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提升语言水平,为学生营造自由开放、生动活泼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伍敏红,张凤.“互联网+”时代师范生课堂语言素养的新思考[J].南方论刊,2017(3):87-90.

[2]周静.职前教师说课的语言素养养成研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7):112-113.

[3]潘丽君.用开放理念引领高师现代汉语教学,提高师范生语言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28):37.

[4]王红梅.提高专科层次师范生语言素养的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77-79.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职校语言表达职业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职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职业学校名师的界定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