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环境下图书编辑的必备意识及能力阐释

2020-03-24 00:04刘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1期
关键词:图书意识环境

刘涛

[摘           要]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传媒工作的需求逐日增多,传媒行业已经进入多种媒介融合的全媒体时代,这也给图书编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以及机遇,图书编辑的意识以及能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若想让全媒体环境下的图书编辑跟随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应探寻有效的解决方法,从作品的质量上出发,提高所有图书编辑的必备意识以及能力。基于此,主要阐释全媒体环境下图书编辑的必备意识以及能力,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全媒体环境;图书编辑;必备意识;能力

[中图分类号]  G25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1-0228-02

随着全媒体环境的来临,社会各界发生了一些改变,出版行业也是如此。全媒体环境下人们对图书编辑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十分看重图书编辑的专业能力、政治素养以及职业梦想等。因此,图书编辑应充分了解全媒体时代的意义与价值,抓住这难得的机会与平台,深入体会社会以及市场变革,进而了解当下的全新发展趋势,全面增强自身的能力与意识。另外,图书编辑应改善传统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不要将自己局限在图片或者是文字编辑中,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以及工作形式,从而推动全媒体环境下图书行业的发展。

一、全媒体环境下图书编辑所存在的问题

(一)图书内容缺少内涵

全媒体环境背景下,人们会在平日里接收到各式各样的信息,很多时候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图书媒体若想在多元化信息中脱颖而出,就应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产生一定的兴趣,进而进入图书阅读中,增强读者的见识与开阔眼界,拓展读者的知识视野[1]。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图书内容缺少内涵,部分图书编辑为了抓住读者的眼球,会将标题起的特别吸引人,但实际内容却与标题大相径庭,可以说是“挂羊头卖狗肉”,虽说这样能够短时间内增加图书的销量,但长时间下去会影响图书的口碑以及人气。

(二)纸质图书受到冲击

伴随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终端设备也随之更新,阅读渠道以及阅读方式更加丰富,随时随地阅读已成为现实。这种情况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纸质图书的发展,也显现出纸质图书的各种缺点,如运营模式落后、閱读方式存在限制、制作生产较为复杂等。另外,部分图书编辑难以适应数字化学习方式。若传统图书编辑未能快速掌握相关技能以及更新意识,便难以利用现代科技转变传统图书表现形式,进而影响着图书信息的传播以及时效,逐渐被新媒体用户所抛弃[2]。

(三)编辑创新意识不足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产品更新以及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图书编辑不但要保证自身技能水平的提升,还要不断学习最新的理念以方法。但从目前的情况来说,很多图书编辑缺少创新意识,仍然采取原有的编辑、出版手段,敏感度以及发现力严重缺失。同时,部分图书编辑未能大胆创新营销方式以及生产方式,使用户与合作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二、全媒体环境下图书编辑的必备意识

(一)政治敏感意识

图书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应将政治要求当作准则,以传播正能量内容为主,为大众带来及时、精准的信息与社会舆论,尤其是当下的全媒体环境,信息传播已经不受区域以及时间的限制,全国各地都能够第一时间接收到实时信息。因此,图书编辑应具备较为敏锐的政治意识,保障所编辑的图书都能够散播正能量信息,进而推动图书行业的发展[3]。

(二)创新营销意识

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来说,其更为看重信息传播的速度,进而影响信息的质量以及精准性。全媒体环境的形成,为图书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与优势,图书信息不仅要信息准确,同时还应耐得住时间的考验。如果图书的内容十分精彩、具有内涵,但是缺少相关的宣传,很有可能读者还没有关注到,就被新发行的图书所拦截。因此,图书编辑在编辑策划时期,就应当重视营销工作,并结合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充分利用多种新媒体资源,让营销工作达到最佳的效果。

(三)版权经营意识

图书编辑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版权经营意识,维护自身的利益与权利。版权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利于图书编辑维护产品版权。(2)能够避免自身作品侵犯他人版权。另外,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版权的价值越来越大,编辑应重视版权经营的价值,从选题到策划,一定要构建版权经营体系,使图书具备较强的文化价值以及商业价值[4]。

三、全媒体环境下图书编辑的必备能力

(一)创新能力

全媒体环境下的图书编辑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丰富图书中的内容与深度,打造出吸引读者的阅读内容,进而提高图书的销量以及口碑。同时,图书编辑应更新观念,消除原有的编辑想法,将思维模式逐渐转化为图书数字化,充分掌握时代发展的特点,从而提供符合读者需求以及爱好的图书。另外,图书编辑要善于使用新型工具与设备,拓展图书呈现的形式,满足读者多方面的要求。

(二)信息整合能力

数字化作为全媒体环境的代名词,在此背景下很多信息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图书也是如此。因此,当代图书编辑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提高自身的信息整合能力,深入挖掘多种有效信息数据,进而拓宽自身的信息收集渠道[5]。另外,图书的范围十分广泛,涵盖着作者信息、政治信息、受众数据、销售市场等信息,图书编辑可以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从中挑选出合适的内容当作参考依据,丰富自身的创作形式。

(三)了解用户思维能力

伴随多种社交软件的兴起,网络社交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交际方式。据研究表明,大多数的人每天至少会使用社交软件半小时。由此可见,社交软件存在较大的营销潜力,图书行业应引起重视,应用互联网平台构建一座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桥梁,从而更进一步了解读者的需求,让图书营销工作具备一定的针对性。总之,图书编辑了解用户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创作出读者满意的内容,增加图书的销量以及提高受欢迎程度。

(四)掌握数字出版技术

全媒体背景下数字出版十分迅速,图书行业应转变传统的纸质出版形式,提高图书编辑的综合能力,让图书编辑具备较强的数字出版能力。全媒体环境下的图书编辑,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除了具备基础的核心技能,还应具备创新思维,不断学习有关数字出版的技能。图书编辑通过不断的培训与学习,便能掌握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网络编辑能力以及新媒体运营能力等,进而在计算机应用上得心应手,跟随上时代发展的新趋势,灵活运用数字出版技术,从而快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6]。

(五)沟通策划能力

图书编辑与出版工作十分复杂,其涉及的部门以及领域也较为广泛,单靠编辑一人完成十分困难,需要多方的配合以及协调才能顺利完成,进而提高此项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现如今,我国的图书出版社多为国有企业,对人员工作内容都有着明确的划分。图书编辑若想顺利完成工作,就应提高自身的沟通与策划能力,加大与其他出版企业以及民营图书的合作,实现双方共赢[6]。

(六)吸收转化能力

图书编辑应具备较强的吸收转化能力,快速融入全媒体环境中,发现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将潮流、正面、精准的信息传播给各行各业,起到正面引导的作用。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图书编辑,要紧跟時代发展的步伐,掌握多项新媒体技术,快速吸收与转化所学内容,推动图书行业的发展。

(七)与时俱进,具备全媒体营销能力

图书编辑除了具备创新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了解用户思维以及掌握数字出版技术外,还需要掌握全媒体营销的内容。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一个优秀的图书编辑需要与时俱进,学习和全媒体时代相匹配的营销学知识。图书的选题加工到设计出版发行,各环节都离不开营销推广。要想适应全媒体的环境背景,编辑就需要了解互联网的特点,对各个渠道的营销优势、劣势进行充分了解,对同一渠道中不同平台的定位和用户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全媒体时代下的图书宣传和推广工作。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实时性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全媒体时代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多种信息迭出不穷的全媒体环境下,各类信息的传播途径以及速度发生了改变,这也给传统图书编辑带来了一定冲击,直接威胁到他们的工作地位。因此,图书媒体以及图书编辑应直面挑战,探索全新的发展路线,重新定位图书编辑的业务内容,提高必备意识以及能力,进而在全媒体行业中获得一席之地,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以及优势。

参考文献:

[1]李文玉.全媒体时代编辑美学的发展与实践:基于学术创作、编辑、传播的讨论[J].传播与版权,2020(1):21-25,32.

[2]包卉.全媒体背景下图书编辑创新发展新趋向刍议[J].科技传播,2019,11(15):185-186.

[3]唐博.浅谈全媒体浪潮下传统图书编辑职能的拓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7):164-165.

[4]李晴川.全媒体时期,图书编辑的任务和工作特点[J].传播力研究,2019,3(11):169.

[5]李星灿.全媒体背景下图书编辑的提升之道[J].中国传媒科技,2018(7):90-91.

[6]江爱霞.基于全媒体出版语境下图书编辑的理念创新与角色转型[J].传播力研究,2018,2(9):125.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图书意识环境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环境清洁工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漫观环境
消防意识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