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框架结构中英汉动态动词语义结构的对比

2020-03-26 09:28徐庆霄
文教资料 2020年3期
关键词:英汉对比

徐庆霄

摘    要: 动词对于语言对比研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认知语义学通过动词的语义结构对比,将英语和汉语同归于附属框架式语言,体现了英汉语之间的共同点。但在语言内部,英汉两种语言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结果义、致使义及时间义。

关键词: 认知语义学    附属框架结构    动态动词    英汉对比

1.附属框架式语言

关于人类语言的分类多种多样。根据动词的语义框架结构,Talmy[1](49-100)将人类语言分为两大类——附属框架式语言和动词框架式语言。这种分类主要是基于某类语言中位移动词所包含的语义成分划分的。一般来说,一个位移动作包含三种语义成分:运动、方式及路径,动作和路径两种语义成分可构成一个完整的位移动作。根据Talmy的分类,大多数罗曼语,如法语和西班牙语,均属于动词框架式语言。在此类语言中,往往一个位移动词就能包含一个完整的位移事件,即位移动词同时包括运动和路径两种语义成分,而方式则被独立出来,通过其他成分表示。如法语句子“Il traversa la manche en avion(他乘飞机穿过了海峡)”中,“traverser(穿过)”一词可同时表达运动义和路径义,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位移动作,方式“en avion(乘飞机)”则被独立出来作为状语放在句末。若将此句中的方式状语省略,则不会影响句中位移动作及整个句子的完整性。在附属框架式语言中,位移动词一般包含运动和方式两个语义成分,路径则被独立出来,需用其他成分(小品词)表示。如“我跑出了商店”这句话中,“跑”这个位移动词既包含“跑”的这个动作义,又包含方式义,不是走或者乘车,而是以跑的方式。此句中的路径“出”则附加在动词后,“跑”+ “出”才构成一个完整的位移动作。这种附属成分并不能省略,否则句子将不再完整,如“我跑了这个商店(*)”,因此这类需要附加路径成分的结构被称为附属式结构。同样,在英文表达位移事件的句子中,动词同样只包含方式和动作两种语义,路径义通过附属结构表达,如“He walked out of the yard”需要在动词“walk”后面添加上介词“out”表达一个完整的位移动作。由此可见,本文研究的英语和汉语同属于附属框架式语言。

英汉两种附属框架式语言虽然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在英汉语言内部存在一些差异。在非位移动态动词的语义结构表达中,此种差异尤为明显。

2.英汉动态动词语义结构的差异性

在第一部分的论述中,英汉因其位移动词的附属结构被同归为附属结构式语言。但对于其他非位移动词来说,英语的附属性远不如汉语,汉语中“动词+附属词”的结构是汉语的一大特征。因此,汉语被称为是“最典型的附属框架式语言”[2]142。

2.1动词的结果义

在一个事件框架中,动态动词在概念化和词汇化的过程中与六个基本意义成分有关:图形、背景、运动、方式、路径和因果[1](49-100),为了便于具体分析一些非位移事件框架,我们在此基础上加上“致使”“工具”两个语义成分。英汉语存在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无论是致使事件框架还是非致使事件框架,英语中往往将方式和结果用一个单独的动词表达出来,而汉语则倾向于将结果作分离式处理,作为附属词(结果补语)单独列出,从而凸显结果的动作。如以下例句:

(致使事件)他      用箭    射          死了       一只鸟。

图形     工具  方式    致使、结果      背景

He          shot          a bird   with an arrow.

圖形 方式、致使、结果  背景        工具

在以上致使事件中,通过语义成分的分析可以看到,英语中一个动态动词“shoot”包含方式、致使及结果三种语义成分,而汉语则将方式“射”和结果“死了”分离开,致使义蕴含在结果之中。再如:

(非致使事件)她        写      完了    一篇文章。

图形     方式    结果       背景

She          wrote         an article.

图形     方式、结果         背景

非致使事件中没有包含致使义,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出英汉句中动态动词“方式”与“结果”的结构表达的差异性:英语倾向于一个动词表达两个语义成分;汉语是“动词+结果补语”的结构。通过以上两例可以得出,汉语的附属性在有结果义的句子之中更能被体现。

以上所体现的英汉动词语义结构的差异性,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主要是由英汉语所属地区不同的认知模式决定的。根据数量相似性,语符越多,表达的语义越多。汉语表示含有结果义的动作时,用两个词(根)复合而成,相对于英语的一词包含两义,更加凸显其结果义,且结果是信息的中心点,由此体现汉语“动作-结果”这一认知模式[3](84-89)。有趣的是,汉语由于“突出结果”,有时甚至可以省略动词本身,而用单个表结果的补语表达一个完整的动作,即结果是动作的产物,结果可以蕴含动作[4](103)。如“我听懂了你的话”这句话中,“听”字虽然是动词,但实际上可以省略,即“我懂了你的话”,该句子的语义不会发生任何缺失或者改变。汉语中类似的句子还有“我(喝)醉了”“她(走)进了一家超市”等。但此逆命题不能成立,即动作不能蕴含结果,如“我喝(醉)了”“她走(进)了一家超市”这两句中,若将括号中的结果附属词省略,句子语义是不完整的,句子也是不符合逻辑的。

2.2动词的致使义

要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致使句,就要看句子是否凸显了动作的发出者对受动者的作用和结果,尤其是看受动者是否有继发的状态或动作——若有,则该句为致使句。除去上文中所讨论的致使句中动词的方式义与结果义的合并与分离外,英汉致使句中动词本身的致使义的结构表达也具有很大的差异。在表达相同含义的致使句中,汉语句往往比英语句要“长”,这种句子的“长”,或者说语符的“多”,仍体现在汉语更显现的附属结构之中:

2.2.1多数汉语中的致使句都附加有明显的“致使标记词”,如“使”“让”“把”等。英语中虽然有表达对应意义的标记词“make”“let”等,但这些词出现的频率远不如汉语中的这类词。仍以图形—背景框架分析英汉致使句的语义成分:

你的话    让(使)    我       受益        良多。

图形      致使       背景     方式      动作、状态

Your words      benefit       me         a lot.

图形       方式、致使   背景   动作、状态

上例中突出的不同点在于:汉语中致使词(使/让)相对于动词的分离与独立;英语中致使词与动词的合并。可以说,英语句子的致使义没有汉语突出,这是因为英语有许多自身包含致使义的单纯词,如“disable(使……失去能力;使……残废)”“hide(把……藏起来)”等,而汉语缺乏带有致使义的单纯词,则需附加合适的致使标志词表达英语动词所包含的致使义。

2.2.2汉语中“形容词”+新兴后缀“化”构成致使复合动词组,英语中由词缀“-fy”“-ize”等构成派生词表达相同语义,如:美化 beautify;强化 intensify;集中化 centralize ,等等。

2.2.3汉语中另一类复合表达,即以“動词+形容词”的结构表示使役关系,对应的英语仍是一个派生词表达致使义加动作义,一般附有词缀“en-”“-en”等,如:加强 enhance; 拓宽broaden,等等。

2.2.4汉语中还存在一种较为特殊的复合结构,即两个含有相近的使役意义的语素复合构成致使复合词,英语中没有此类的表达结构,如:刺激stimulate;感动 touch,等等。

总结起来,在致使句中,含有致使义的汉语动词结构要比英语更加多样和复杂:汉语多通过增添致使标记词“把”“让”“使”等,或各种复合结构表达其致使意义;英语致使动词,一类是自身带有致使意义的单纯词,如annoy,move,benefit等;第二类是通过自身的形态变换,加上词缀“-fy”“en-”“-en”“-ize”等表示其致使义[5]。两者对比起来,体现了汉语动词更明显的附属结构。

这种致使结构的差异性可归因于英汉语构词方式的不同。英语构词重派生,偏重主体理性思维,以词根为主体,通过自身的屈折变换表达多重语义;汉语构词重复合,偏重整体悟性思维。在描述一个动作的时候,汉语更倾向于直观、具体、形象地用几个具体成分接连描述事件的发展[5]。由此,英语中许多动词词义覆盖的跨度都比汉语要大,这些动词不仅凸显动作的方式,而且凸显动作引发的一些继发动作、状态、结果等意义,即一词包含多重语义;而汉语则需要通过增加附属词等语符表达相同的语义成分。

2.3动词的时间义

关于动态动词不同时间意义的表达,英汉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首先与英汉动词的形态变换息息相关,即英语有形态变化,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5](4-11)。汉语单个词语缺少词形变化,其屈折变化主要体现在语音上,如音调的变化和词缀的重叠,这种变化并不能体现时间意义的变化。若要表达时间义,则汉语动词只能通过添加一些半独立的词语,如“着”“了”“过”等来表达。值得一提的是,汉语的“着”“了”“过”等助动词并非完全等于英语的“现在时”“进行时”和 “完成时”。换句话说,这些助动词并不具有普遍性,因此有时需要直接在汉语句子里添加时间副词表达时间义;英语动词时态的形式和意义的对应关系要比汉语紧密许多,往往通过其自身的屈折变化就可体现时间的意义,如下例:

I study English in the morning. 我每天早上学习英语。

I studied English in the morning. 我早上学了英语

上述的英语句子差异很小,仅仅存在于动词自身的屈折变换之中,但其表达的时间义却完全不同。当用汉语表达相同句意的时候,则需要借助时间副词“每天”或者助词“了”表达其不同的时间义。

在表达时间义上,英语除了动词自身的屈折变化外,还有特定的语法形式,即由be doing, have done, to do, will do等变化形式所构成。英语中动词常常与助动词和情态动词结合起来使用,以此表示动词的时态。汉语没有此类“时”和“体”融合而成的语法形式,因此只能通过上述已经论述过的“附加”或者“添加”的方式表达时间。

I am studying English (now).  我现在正在学习英语。

I was studying English (at that time). 我那时正在学习英语。

I will study English (tomorrow).我明天将要学习英语。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英语和汉语都有丰富的时间副词,但由于英语有固定的表达时间义的语法结构,当括号中的时间副词省略时,其句义成分并不会缺失;汉语的时间义仅仅依靠副词表达,因此不可省略。

3.对英汉翻译的启示

英汉动态动词的语义结构对比,体现了在表达含有相同语义成分的句子时,英汉动词的结构表达存在较大的差异。了解了这种差异性,对于英汉互译将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首先,英语中许多动态动词的语义覆盖范围要比汉语动词更广。换句话说,汉语具有更强的附属性,这种附属性主要体现在表示结果义和致使义的汉语附属词上。在翻译中,不能局限于词与词数量上的一一对应,而要尊重英汉不同的思维模式,将语义成分表达得完整而又准确。如下例英译汉:

He broke his glass.  他摔碎了他的玻璃杯。

He broke his head.  他摔破了他的头。

英语中同样是“break”一个词,在汉语中就有“摔碎”和“摔破”等多种翻译,这表明在英译汉中,一是要将动词的结果与方式分离开来,符合汉语民族突出结果的思维方式;二是要根据宾语搭配不同的结果附属词,如上例中汉语中很少说“摔碎了头”而用“摔破”一词,这种动宾的搭配需要仔细斟酌,做到动态对等的翻译。再如以下汉译英:

她把孩子放在椅子上坐着。

She let the baby sit on the chair. / She sat the baby on the chair.

以上的漢语句子是一个很明显的致使句,因为有明显的致使词“把”。如果讲究词与词的对应,英文句中将用“let”来译“把”,如前一个英文译句;但真正符合英语使用习惯的句子应该是后一个译句,因为“sit”一词本身就含有致使意义,不需要添加任何的致使词。汉语比英语更多地依赖分析型表达法,尤其是“使/让/把+宾语+宾语补足语”这种表达法。这种中英差异解释了为何在致使句的汉译英中,中国学生常用单一的“make”句型结构翻译句子[5]。要改变这种中式思维,首先要了解上一节所提到的中英致使义结构表达法的不同,其次学习和用活英文中带有致使义的单纯词和派生词。这会让英汉翻译,尤其是汉译英更加通顺和地道。

关于时间义的英汉翻译,首先要注意英语中不同时态的表达法,这是汉语中空缺的语法点。在翻译中,要及时通过添加时间副词和助词协助汉语句子语义的完整表达,在汉译英中,当表示时间的语法结构和时间副词同时存在时要注意取舍,避免句子的语义重复和冗长。

4.结语

英语和汉语均属于附属框架式语言,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英汉位移动词所包含的语义成分相同。但是通过对其他非位移动态动词语义成分,即结果义、致使义和时间义的结构表达差异性分析,可以得出汉语是更典型的附属结构式语言,其在动词语义结构的表达上和英语存在较大的差异。了解了这些差异,在英汉互译过程中,有助于利用结构表达的变化,将英汉句中的语义成分表达得更加完整,更符合英汉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从而进行更加准确和地道的翻译。

参考文献:

[1]Talmy, Leonard. Force Dynamics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J]. Cognitive Science. 1988(12).

[2]陈忠.认知语言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张安德,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对比[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英汉对比
基于最简方案的英汉双宾语结构的研究
英汉名词动用分类方法探究
试论英汉词汇对比分析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