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020-03-27 12:11谭淑函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6期
关键词:解题策略多样性小学数学

谭淑函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义务教育标准中对学生学习成果掌握标准也不断提高,尤其是对解题策略的多样性,要求能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运用不同的思维,采用不同的数学方法去探索多种解题途径,从而让学生得到一定程度地发展。同时教者可以根据不同类型题目特点,启发学生采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策略;多样性

经研究表明,常用的解决问题策略分为两种,一种是算法策略,另一种是启发性策略。算法策略一般有其固定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学生可以根据一定的方法或公式直接得到正确答案。然而启发性策略是需要学生对问题进行理解和分析后再进行解答从而得到正确答案。现在的教育模式更加地提倡启发性策略进行解答,这样更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复杂问题简单化

小学生一开始接触的数学问题都是从最简单算法开始的,所以在解题当中就会很快得到想要的答案。可当学生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五、六年级)开始,数学问题就会上升到一定的难度,从而让他们之前所学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不能很好很快很便捷地帮助他们进行解答。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只要老师们进行一定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进行部分语言性的简化,就能够有利于将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气象小组有12人,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航模小组有多少人?根据题意,可以先根据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人数的来算出摄影小组的人数为12×=4(人),然后再根据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来算出航模小组人数为4×=3(人)。这时学生可以把两个数学信息汇总成一句话,航模小组是气象小组的的来直接算出航模小组的人数是12××=4×=3(人)。由此可见,根据对数学信息的充分理解,利用语言性的组织可以把数学信息进行简单化,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题意进行解答。

二、图形分析,直观感受

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尤其是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习,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具体思维转化成抽象思维,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与提升。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一些问题的解决是可以通过简单图形呈现出来,比如有关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商品买卖问题等,这些类型的题目通常会采用最常见的线段图来帮忙学生进行直观性的剖析问题,这时老师通过观察并分析这个线段图,正确的引导學生,从而进行正确解答,学生通过这个线段图也就更直观的得出正确答案。

例如:某车行,第一天成交50辆,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辆?

图画出来后,我会先引导学生理解“比第一天增加了”是什么意思。其就是指第二天是第一天的(1+),学生理解了这个意思就能很快得到正确答案50×(1+)=50×=60(辆),学生这时也就一目了然,并能举一反三,从而拓展出“减少成交量”的情况下又该如何进行解答。

三、动手操作,拓展几何思维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会要求学生先自己动手进行实际操作,其实这也是解题的一大策略。这一解题策略不但有利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得到相应的正确答案,也有利于学生建立空间想象,增强抽象思维分析能力。例如,在解决表面积增加,减少或者不变的问题, 一开始学生的答案是不统一的,有的增加,有的减少,也会有不变等多种答案。这时我会让学生通过剪裁,拼装等一系列的操作来理解并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会发现其中的解题奥秘,也会在头脑中留下相应的图像,有利于帮忙孩子们后面的学习,解题同时学生的几何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总之,教无定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强弱在学生的解题结果中会很直接的呈现出来,同时也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时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完成情况设定不同的解题技巧与解题策略去帮助学生在学习道路上不断进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从教的道路上不忘初心,脚踏实地,结合新课改,利用科学有效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们好学乐学爱学,同时老师与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出更多更好的解题策略,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铺垫。

参考文献:

[1]杜海军.浅谈小学数学的解题策略[J].才智,2010(19).

[2]陈敏.数学解题策略的探索与研究[J].数学教学研究,2012(05).

猜你喜欢
解题策略多样性小学数学
略谈整体性思维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策略
初中数学解题策略实践应用研究
论高中数学的解题策略
浅谈新时期群文辅导工作的特征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
水磨地区蕨类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