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肝脾湿热型白塞氏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3-29 06:05单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6期
关键词:黄连证候组间

单巍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中医医院 消化内科,甘肃 张掖)

0 引言

白塞氏综合征又称贝赫切特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医学界对该病的病因尚未明确,其病理在血管炎,该病病情发展缓慢,呈进行性、炎症性发展,容易复发,随着病情迁延,可发展至全身病变,损伤患者多脏器多系统。该病临床表现为生殖器、口腔、皮肤病变,也可以引起关节、内脏、血管、神经、消化系统及肾脏等病变。根据病变位置的不同,可分为胃肠型、神经性、血管性[1]。目前,临床针对该病的治疗尚无特效药,西医通常给予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药、秋水仙碱等药物缓解病情、延缓发展、降低患者的痛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长期服药,患者容易产生耐药性,且毒副作用较多,患者依从性较差[2]。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药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白塞氏综合征的治疗效果较明显,可以较快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远期疗效作用明显。在西医的基础上,加以中药治疗,既可发挥西药的作用,又可以弥补西医的不足,在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从中医的角度辨证论治,不仅可以改善和缓解病情,还可以避免疾病对机体更深入的损伤,并能减轻现代药物的毒副作用[3]。本文针对临床所选病例,取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60例肝脾湿热型白塞氏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4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平分2组,对照组30例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20-57岁,平均(38.7±5.4)岁,病程 3周 -9年,平均(3.8±1.2)年;观察组30例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23-61岁,平均(39.4±6.1)岁,病程2周-10年,平均(4.1±1.4)年,组间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WHO关于白塞氏临床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肝脾湿热型,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排除标准:其他炎性风湿类疾病;哺乳期妊娠期妇女;恶性肿瘤患者;高热患者;精神障碍患者;对研究药物存在过敏性患者;心肝肾功能异常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单纯给予沙利度胺(生产厂家: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批注文号:国药准字H32026129,规格25mg×10片×2板/盒)治疗,一天三次,每次50mg。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药方组成包括:茯苓20g、陈皮15g、半夏25g、白术20g、黄连 20g、金银花 15g、牡丹皮 15g、柴胡 10g、甘草 10g、车前子10g。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随症加减药物。水煎服,1剂/天,早晚温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

表1 组间临床疗效比较[n(%)]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指标ESR和CRP变化情况;(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

1.5 疗效标准

本次研究疗效标准分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等级,通过中医证候积分来判定。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超过95%;显效: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超过7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超过30%;无效:未及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100%。

1.6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由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临床疗效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施以卡方比较;炎性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施以t值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的73.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组间炎性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指标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组间炎性指标比较(±s)

表2 组间炎性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ESR(mm/h) 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45.86±4.41 9.62±3.63 40.75±5.87 10.34±3.97观察组 30 46.07±4.48 7.15±3.14 41.12±5.66 8.25±3.26 t 0.183 2.819 0.248 2.228 P 0.856 0.007 0.805 0.030

2.3 组间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17.04±3.31)分 与(16.81±3.19)分,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t=0.274,P=0.785>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8.25±2.12)分与(10.56±2.8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38,P=0.000<0.05)。

3 讨论

在中医学上没有白塞氏综合征的病名,中医将本病称为狐惑病,认为该病的主要是由于受外邪入侵,或饮食不节,使机体酿生湿热,郁积在肝脾,使脾失健运,肝脾失调,湿热郁滞在体内逐渐结成毒素,气血运行受阻,最终导致各种临床症状的产生,其病机在脾胃失和、内生湿热、肝脾失调[4]。该病病因繁杂,病机复杂多变,病情漫长且容易反复发作,因此需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尽量在发病初期,病情较轻、病位尚浅、病机尚未变得复杂时,早诊断早治疗,此时若能进行准确辨证施治,用药得当,治疗积极,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控制病情发展。一旦病情加重,病位加深,一系列并发症发生时,已经积重难返。

黄连温胆汤出自《六因条辨》,其功效为清热利胆、化痰和胃,主要用于治疗胃胆失和、痰扰内热证。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如血脂高、更年期综合征等,取该药方治疗均得到较好的效果[5]。对肝脾湿热型白塞病综合征取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主清脾胃湿热,加减以清肝疏肝,随证加减药物,效果明显。黄连温胆汤加减方以黄连、半夏、柴胡为君药,起疏肝理气、健脾燥湿之效,其中黄连性寒,味苦,主治除脾胃湿热,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连素可提高线粒体合成功能,控制炎性因子;半夏性温燥,味辛,主脾胃肺经,可降逆散结,与黄连联用,既可以使黄连的苦寒不伤脾胃,又可以增强祛湿消肿的作用;柴胡是治疗肝经的主要药物,其作用在疏肝利胆、解郁行气,现代药理学表明柴胡皂苷不仅具有消炎作用,还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三药联用,相辅相成。以金银花、牡丹皮、茯苓、车前子为臣药,金银花清热解毒,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茯苓具有解毒除湿通关节的作用,还可以抗炎镇痛,有研究证实茯苓在治疗关节肿胀上效果显著;车前子是治疗淋证的主要药物,入肺肾膀胱经,通调水道,白塞病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在内生湿热,而车前子利尿,使体内湿热随小便排出,同时入肝经,可清热疏肝;牡丹皮具有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以白术、陈皮为佐药,陈皮可宽中行气,使气机通畅;白术具有温中行气的作用,二者共同作用,健脾和胃。以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连温胆汤方中大部分药物具有抗炎的积极作用。诸药联合作用,提高患者的身体免疫功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疏肝理气,调节气机,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悲观心理,同时无毒副作用,安全性更高[6-7]。在西医的基础上加以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效果更优于西药单用。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总有疗效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观察组的炎性指标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黄连温胆汤加减对肝脾湿热型白塞氏综合征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黄连证候组间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不一样的“双黄连”
高龄孕妇临床妊娠常见状况分析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小矮子”黄连
体育特长生训练方法浅议
黄连最清胃火,但体寒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