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游戏化的思考

2020-03-30 03:18胡媛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新课程

胡媛媛

摘 要: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仍懵懂贪玩,对于较为枯燥乏味的数学课程可能很难静下心学习,从而导致越学越不懂、甚至对数学学科产生抵触情绪的后果。因此,适当将数学教学游戏化有利于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及理解程度,提高他们的注意力, 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并且实践。本文将阐述游戏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概念以及数学游戏在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数学课堂 教学游戏化

引言

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学科教学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教学,还需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教学方法是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其选择对整体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数学游戏化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通过游戏来理解知识,通过游戏来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课堂上不会有压力,也更容易接受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水平。

一、教学游戏化的原因

1.小学生的特点

小学生正处于好动、贪玩、浮躁、好奇心旺盛的階段,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是常有的事。而数学这门科目恰好比较难理解、枯燥,其内容又都是串联性的,这便很容易导致学生上课因注意力分散而遗漏重要内容,以至越学越不懂。

2.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

传统教学以老师讲解为主,虽然偶尔有融入学生问答互动、小组讨论等,但整体上的教学模式较为枯燥,单方面的知识传输效率较低,不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新课程背景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 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从提高学生成绩转变为对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游戏化学习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能力,奠定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基础。

4.体验学习

1984年,库伯首次提出体验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需要从实际活动经验出发,对这些活动加以观察、反思,从中才能学习到抽象的理论知识。然后将这些概念再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用以解决问题。这种体验式学习将教学与娱乐相结合,能够不断激励学生培养良好的自发型学习动机。在这种学习动机的帮助下,学生便能够自动调节自身的心理和行为,主动融入学习情境,从而高效完成课堂任务[1]。而教学游戏化恰恰具备了这种功能。

二、教学游戏化的实践应用

1.课堂导入游戏化

刚上课时学生们正处于浮躁的时刻,还没有从下课的状态中抽离出来,这时需要教师运用一些有趣的游戏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通过此类游戏化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同学们更多地关注课堂,也能够激发他们对于新知识的兴趣点。

比如, 在教授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10以内加减法》的课程时, 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练习,让学生计算,然后根据计算出的答案自由分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并且分组数正确,为最后的优胜者[2]。如果问题是“1+2=?”,学生们计算出答案是“3”,那么就让每三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

孩子们也可以通过玩过家家的方式来学习简单的“加、减、乘、除”。他们可以分成两组,一组卖东西,另一组买东西。负责销售的人应该通过找零来计算加减法。如有错误,卖方应受到相应的处罚。如果计算正确,卖方可以获得奖励。通过这些游戏,学生们能够有更为主动的学习意识,以及在游戏中掌握一种数学思维方式、团队意识。

2.课堂过程游戏化

课堂实践是巩固学生知识的最佳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程内容来设置不同的游戏场景,使学生在游戏过程和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比如,在图形教学的课程中,教导小学生了解图形的形状、位置、大小等关系是较为复杂麻烦的,而如果教师借助游戏来辅助教学,效果会有很大的提升。例如,在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课程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游戏场景来帮助课程进行——引导孩子们“折飞机”,并比较谁的飞机飞得更远。在游戏过程中,同学们会逐渐发现,只要纸飞机两边的翅膀尽可能大,它就会飞得更远。有了游戏带来的这个认识基础,我们就可以开始这门课的数学教学了。

小学数学课程通常抽象、枯燥,因此小学生往往很难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游戏教学让课程增添了趣味性,这是游戏化教学的最大的优点。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克服传统刻板教学的弊端,让学习变成一件有趣快乐的事, 还能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让学生们能够愉快地享受学习过程。

3.课后作业游戏化

课后复习阶段是巩固同学们在课堂上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同学们在课后也运用一些小游戏来复习课堂所学知识。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且能提高游戏化教学进行得顺利程度。[3]

课后的复习阶段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地运用个游戏化的性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课后采用游戏化学习模式进行复习,既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又能促进游戏化学习的顺利进行[3]

比如,在讲授加减乘除课程时,可以布置学生课后计算家里吃一顿饭的钱、一个月的水电费总额、自己的课本费金额、最喜欢的玩具价格总额等;也可以举办一个小型班内跳蚤市场,鼓励同学们带来自己想要交换的物品,回收物品并分发自制纸币,引导学生用不同面额的纸币去购买不同的物品,激发他们的计算热情。

结语

游戏化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新课改推进的有效方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了解掌握学生的基本心理,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制订相适合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巧儿.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导刊,2014-08-10

[2]杨友忠.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2016(11):274.

[3]青梅措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7(7).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利用电子白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应用分析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外阅读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有效预习,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