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数学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0-03-30 03:18张洪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学实效性具体策略中职数学

张洪涛

摘 要:社会的发展进步推动教育事业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以求最大效率保证质量的为新时代供应适应性人才。教育事业发展进步不仅仅只针对基础教育事业提升,也包括对中职教育等社会实用性教育的教学质量提高。尤其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它在基础教育阶段和中职教育阶段都发挥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生发展必须掌握的关键知识体系,也是学生未来进行相关专业学习的必修课程。本文旨在探讨数学学科在中职院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帮助提高中职数学教学实效性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中职数学 教学实效性 具体策略

引言

数学是中职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生后续进行具体专业学习探讨的根本。因此,相关中职教学单位应正确认识到其对于学生整体综合发展的重要性,并切实采取举措帮助提高数学学科教学实效性。数学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起着关键作用,但在实践应用中却没有具体体现出其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发展进程。现在部分中职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没有充分体现数学学科对于学生逻辑思维锻炼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不能最大程度得到调动开发。数学学科发展不仅能实际帮助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也能最大程度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1]

一、中职数学发展现状

学生学习基础较差。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发展有针对性的输出技能实用性人才,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中职院校比较重视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就忽视了基础性学科的重要性。而且大多数中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没能扎实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导致其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不良习惯。具体体现在数学学科学习上,就是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能良好理解数学定义和切实掌握相关章节内容,再加上专业学习阶段也没有提高对基础学科的重视程度,致使学生的学科基础不能得到良好巩固,也不能切实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机整合。中职学生群体中存在部分中学边缘学生,他们在中学学习阶段成绩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成绩不理想。这部分学生大多都不能得到老师的充分重视,间接导致其形成了自暴自弃的逆反心理,不能正视自身学科基础差的问题,不能及时在教学活动开展中紧跟教师步伐,致使教学进度被拖延,教学整体效率无法得到切实有效提高。[2]

专业学科发展与数学学科发展存在一定冲突。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任务是较繁重的,和基础中学教育相比,他们需要在进行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严抓专业发展进度,甚至在中职学习后期,学生还需要走上社会进行相应实习。所以,中职院校教学具有时间短、任务重的特点,加上学生原本基础较差,导致中职教学活动开展无法良好均衡专业与基础学科的任务分配。尤其针对数学学科来说,其学习难度较大,知识内容较繁琐,需要学生多花时间对其进行深入理解掌握。具有良好基础是学生高效进行后续全面发展的有利条件,但中职学习时间有限,专业培养目的性强,若是过分强调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就不能科学区分出它与普通中学教育的不同性质,也不能切实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因此,专业学科发展与基础数学学科发展之间的冲突矛盾是阻碍中职院校可持续性高效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具体提高中职数学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科学合理的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提高,是实际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举措,是直接培养其主观学习能动性的关键因素。在传统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过分强调自身在课堂中的核心地位,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枯燥的知识灌溉输出,没有切身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理解程度和发展要求,致使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提高。中职院校的数学课程开设,一方面是为学生巩固提高学科知识水平,另一方面是为学生后期专业拓展夯实奠定发展基础。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探究,是实际帮助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例如,在进行函数相关内容学习时,通过小组学习形式有效激起学生探索欲望,共同促进学习发展。教师提前安排预习任务,为各个组留下不同函数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课下互相督促,主动积极地进行相关任务完成。再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引导各个小组分别进行成果研究报告,并就其中包含的函数内容对其他小组进行讲解。教师通过这种方法的实施,能有效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研究,帮助其主动培养学习兴趣,高效调动其学习积极主动性。

数学教学目标与相关专业知识结合。中职教学人才培养目的明确,但其教学任务繁重。因此,有效将基础学科教学与专业技能学习进行科学合理结合,是实际帮助提高中职教学实效性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数学能力良好发展是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素质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提高对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视程度是切实帮助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的必备因素。在实际数学学科教学中注重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注重与实际生活的切实联系,注重与相关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之间的联系,是基于数学学科发展理念的适应性革新。让中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与学科知识水平提高产生有关联系,是最大程度帮助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锻炼其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举措。[3]

结语

对于中职院校发展而言,学生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学科应用是教学实施的基础,专业是指引发展进步的方向。这三个部分紧密结合,是切实有效提高中职院校教学实效性,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中职院校逐渐提高了对学生数学学科发展的重视程度,明确认识到学生数学能力提高对其后学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总结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和优势,合理将其运用借鉴与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以求最大程度帮助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斌.提高中职数学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37.

[2]翟麗娟.浅谈提高中职数学教学的实效性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5):34.

[3]方秋云.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5(05):36-37.

猜你喜欢
教学实效性具体策略中职数学
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基于大数据时代特征分析研发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具体策略
多元化创设问题情境,激活生物课堂教学
信息化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