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课程建设

2020-03-30 03:18崔淑娜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比较优势金融发展

崔淑娜

摘 要:本文分析了金融发展对高技术产品贸易比较优势的作用机制, 认为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对地区高技术产品价格有明显的带动作用,从而可以提高高技术产品的贸易比较优势。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是影响高技术产品贸易规模和出口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且不同的金融发展度量指标对地区高技术产品出口优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高技术产品贸易 比较优势 金融发展

一、课程建设的意义

传统的国际贸易学者一般仅仅只是关注于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以Krugman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学者也主要是关注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随着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对于一些特殊的贸易现象,这些传统的贸易理论已经无法解释。并且传统的贸易理论对进行贸易经济体的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没有关注,更没有学者把金融因素纳入贸易的理论模型中去。

关于金融因素对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影响这一问题国内的相关研究相对比较有限,对这一新领域的关注也比较晚。陈建国和杨涛(2005)利用行业面板数据对1992—1999年间中国金融发展对出口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的金融发展制约着出口结构的升级,改革和发展金融市场势在必行。沈能(2006)在分析了我国1990—2003年29个省份的金融发展和对外贸易发展的统计数据,并且加入了财政分权的虚拟变量,发现金融深化有利于地区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地方政府对于金融体系的干涉不利于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并且我国部分地区出口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非正式金融。包群和阳佳余(2008)在他们的研究中开创性的构建了一个两部门的封闭经济体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程度通过影响工业制成品的中间投入品生产商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工业制成品的比较优势。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是影响区域工业制成品贸易的重要因素,但是不同的金融发展指标对工业制成品贸易的影响存在这明显的差异。

二、高技术产品贸易比较优势理论研究

为了客观反映我国各省市高技术产品贸易比较优势,本文采用贸易开放度指数(OPEN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和净出口率指数(NEX指数)来测度。其中OPEN指数评价了贸易规模,RCA指数侧重于从出口角度评价贸易比较优势,而NEX指数考虑到了进口贸易的作用。利用2007至2015年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和全国的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及其他相关数据来计算上述三种指标,结果见表1。

从结果可以发现,就高技术产品贸易规模和出口比较优势来说,我国东部地区显著强于中西部地区,其中RCA指数前五位分别为天津、江苏、上海、广东和北京,相对应的OPEN指数居于前五位的是上海、广东、天津、江苏和北京,全部为我国东部地区省市,这一结果表明作为我国经济更为发达的东部地区,由于其所具有的人力资源优势和更为完善的工业基础,以及更加市场化的经济运行机制,使得其高技术产品贸易规模和出口优势都显著大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值得注意的是,NEX指标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市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还很低,除天津、江苏、福建和广东四省(市)外,其余地区NEX指数均为负值,且其中最高的福建省NEX指数值也仅为0.138,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总体来看,我国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还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具体细化到各省市自治区的比较上,我国东部地区省(市)高技术产品贸易规模和出口比较优势显著大于我国中西部地区。

三、金融对高技术产品贸易理论的影响分析

本文利用2007—2015年的各地区高技术产品比较优势指数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各个地区金融发展对其高技术产品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程度。由于重庆和西藏的相关数据难于获得,本文的截面数据样本为除此以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此外也不考虑港澳台地区。

本文建立如下的计量模型来检验文中第二部分结论:

当分析金融发展影响地区高技术产品贸易规模时,被解释变量为OPEN指数,建立模型:

当分析金融发展影响地区高技术产品出口比较优势时,被解释变量为RCA指数,建立模型:

其中,VARIABLESit表示影响高技术产品贸易优势的除金融发展水平以外的相关控制变量,εit為回归模型残差项。

FINANCEit代表衡量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研究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一般包括金融中介(主要是银行)和股票市场方面。本文考虑到证券市场对经济的影响还不能和银行相提并论,故只采用银行方面的指标。本文主要采用以下四类指标:(1)金融市场规模指标,用LLYit和SHCRit两个变量来反映各个地区的金融市场规模。变量LLYit是第i个省级单位t时期存贷款总额占第i个省级单位该时期的GDP的比重,反映了地区金融部门动员储蓄的能力。变量SHCRit是第i个省级单位t时期存贷款总额占全国该时期的存贷款总额的比重,这个变量反映了地区金融发展在全国的相对地位,很好的测度了地区间的金融发展的规模水平。(2)工业贷款强度指标,用第i个省级单位t时期的工业贷款额占该时期的GDP的比重(PRIVit)来衡量,这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即反映了各地区金融效率发展的情况,也具体的反映了各地区工业企业融资便利情况。(3)贷款期限结构指标,本文用第i个省级单位t时期中长期贷款总额占该地区贷款总额的比重(SHLCit)来反映。一般金融功能理论研究发现,工业制成品具有资本密集的特征,其生产要达到规模经济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才可以实现,中长期贷款比短期贷款更有利于工业企业的发展。

从统计结果可以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强于中西部地区,近年来东部地区蓬勃发展的民间金融,其金融的市场化程度明显快于中西部,也是造成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但各项指标组内标准差均大于中西部地区,这也意味着我国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地区间差距更大。

VARIABLESit表示影响各地区高技术产品贸易优势的其它控制变量,根据传统的贸易理论和相关研究,本文重点考虑以下影响因素:(1)要素禀赋,包括人力资本HUMit和研发投入强度RDit两个指标。人力资本HUMit 指标是根据各个地区接受教育的人数进行加权平均,算出第i个省级单位t时期的人均受教育年限,记作HUMit。人力资本的测度方法主要有受教育年限法、教育经费法、劳动者报酬法、学历权重法。本文采用人均受教育年限法,并且规定接受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教育者的年限分别为6、9、12、16年。研发投入强度RDit指标的测算方式为分时期各地区R&D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比值。各地区研发能力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准确性,采用各地区研发投入强度指标进行评价。对于高技术产品而言,作为技术密集型产品,其生产企业研发能力的大小对其产品竞争优势有重要影响,由于我国各地区科研力量不仅仅存在于从事高技术产品生产的生产企业中,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也是重要的研究力量,所以本文在评估各地区研发投入强度时,把视角扩大到整个地区的研发投入经费上,包括生产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以便更全面的评估各地区研发投入强度。(2)制度变革指标SYSit,采用了非国有单位职工人数占总职工人数比重这一指标来衡量各地的制度变革的程度,记作SYSit。中国经济现在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制度因素的解释力显然不容忽视。(3)外商直接投资指标,本文利用实际吸收的外商投资额来衡量外商直接投资,记作FDIit。(4)基础设施指标。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通过在减低商品运输成本与物流费用方面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影响。本文采用了地区公路里程(HIGHWit)来评价各地区基础设施水平。

四、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1.金融发展对RCA的影响。首先,地区金融市场规模水平回归结果显示,对于高技术产品生产企业来说,单纯的地区金融市场规模扩张(LLY)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显性比较优势,其回归系数为-0.332且在10%水平下显著。这主要是因为地区存贷款总额中地区居民存款占很大部分,而这反而加剧了高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及其中间投入生产企业的融资难度。而作为衡量地区金融发展在全国的相对地位的SHCR指标,其回归系数为0.78且在1%水平下显著,这意味着地区金融规模相对水平的发展对高技术产品出口比较优势有积极作用。工业贷款强度指标(PRIV)尽管系数为正但并不显著,意味着各地区高技术产品出口比较优势与其关联性不大。贷款期限结构指标(SHLC)系数为-0.176且在5%水平下显著,意味着尽管一般金融功能理论认为中长期贷款比短期贷款更有利于工业企业的发展,但具体就高技术产品生产来说,回归结果并不支持这一结论。

2.金融发展对OPEN的影响。首先,回归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四类指标系数均为正值且都在1%水平下显著,这意味这地区金融发展规模水平和效率水平都对高技术产品地区贸易规模优势有积极作用,比较RCA指数与OPEN指数的相互区别可以发现,但强调高技术产品出口比较优势时,回归结果表明地区金融规模相对比较优势对其有积极影响,但工业贷款强度的增加影响效应并不显著,但当分析高技术产品贸易规模时,由于考虑了进口贸易的影响,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与OPEN指数相关性高,结合之前NEX指标的计算结果可以发现,在我国高技术产品总体国际竞争力较低的情况下,地区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水平的提高促进了高技术产品的进出口规模,但相对来说对高技术产品的進口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3.其它控制变量的影响。从表2的回归结果可以得出,就要素禀赋来说,地区研发投入强度(RD)对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较优势和贸易规模水平均有显著正效应,高技术产品作为技术密集型产品,其初始科研费用高,从产品研制到投放市场需要一定的研究周期,技术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对其产品竞争力提高有重要作用。地区人力资本(HUM)对高技术产品出口比较优势显著为负,这一结果与通常结论背离,由于高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对人才的相对要求较之一般工业制成品企业要高,而高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更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从而当期人力资本优势不能增强地区高技术产品贸易比较优势。制度因素(SYS)均显著为正意味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促进了高技术产品生产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外商直接投资(FDI)均显著为负这一结果表明,FDI抑制了我国各地区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的提高。此外,便利的基础设施(HIGHW)有助于提高高技术产品出口优势,这一结果也与著名的重力模型的结论相符合。

参考文献

[1]陈建国,杨涛.中国对外贸易的金融促进效应分析[J].财贸经济,2005(1):83-86.

[2]沈能,刘凤朝,赵建强.财政分权,金融深化与地区国际贸易发展[J].财贸经济,2006(1):41-45.

[3]包群,阳佳余.金融发展影响了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吗[J].世界经济,2008(3):21-33.

猜你喜欢
比较优势金融发展
美国服务贸易发展与中美服务贸易互补性分析
基于比较优势的江西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新时期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探讨
基于差别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企业竞合效应研究
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论金融的发展
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实证分析
邮政金融应对互联网冲击的对策探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抑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