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改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对策

2020-03-30 03:18李志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课改创新思维小学

李志

摘 要: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只有将创新精神融入小学数学课程的各个方面,才可以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因此,本文以小学数学课改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小学数学课改中创新思维培养的必要性。并对小学数学课改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路径进行了简单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 数学 课改 创新思维

在小学数学课改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严谨认真地数学学习态度,而且可以为小学学生严密数学逻辑的形成提供依据。因此,为保证小学数学课改效果,对数学课程改革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行适当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课改中创新思维培养必要性

1.培养小学学生个性化思维

在“亲其师,信其道”传统理念的长时间影响下,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学生成为弱势群体,严重剥夺了学生自主意识。新课程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就是个人创新思维的培养,将课堂主体归还给学生,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

2.激发小学学生创新灵动性

通过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创新思维培养模块的融入,可以在提高小学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促使师生处于平等地位。为小学学生创新灵动性的激发营造良好的氛围。[1]

3.提升小学学生综合素质

数学课程改革具有突出的变通性、现实性及创新性。通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可以帮助小学学生利用自身智慧主动探究相关问题,从而为小学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依据。

二、小学数学课改中创新思维培养措施

1.转变课程定位

新课改改变了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创新思维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而且是小学学生创新意识的启迪者。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依据具体课程内容,根据自身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编写好“导学案”,发给每一位学生,让学习小组内的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去完成“导学案”。并鼓励学习小组内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互讨论、交流。如在“认识图形”课程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将生活中美术图片或物体照片进行公开展示。让学生开展“找一找”活动。通过教材内容与实际物体的有效对应,可以激发小学学生思维深处创新意识。在这个基础上,小学数学教师可让学习小组之间开展辩论会。根据同一张图片中学生提出的不同看法,要求学习小组学生就图片特点、与教材内容联系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在帮助小学学生完成数学知识迁移的同时,培养小学学生数学创新思维。

2.营造创新思维培养氛围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核心在于小组构建。几个同学围坐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小小的学习场。小组产生着组织作用,氛围作用。创新思维培养氛围的营造,是小学数学课程学习人员创新思维形成的保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以民主、和谐、愉悦为原则,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自主探究表达空间,为小学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认识到自身在课堂组织、引导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小组的学生在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组内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教师鼓励学生先自主进行知识探索,再分别发表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看法,然后由小组长分别记录、总结;最后,教师组织各小组长在全班进行汇报。这样,就培养了“敢说、敢想、敢做、敢辩”的“四敢”少年。如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可营造问题情境,让学习小组的学生剪出2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接着将这2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比较三角形的底和高和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再比较三角形的面积和拼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然后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最后,根据学习小组学生的探究结果,让每个小组都要对组内探究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汇报;汇报完后,教师再将学习小组的汇报进行汇总,总结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

3.设置多元化评价体系

小学学生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据此,为保证小学学生好奇心向创新思维意识的有效转化,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求同求异为原则,设置多元化评价方式。即依据班级内学生学习情况,设置分层评价模式。如在小学除法教学过程中,小學数学教师可在学案中设计问题。并要求学生进行列式分析。如“二年级一班有4个小组,每个小组有6个学生,其在植树节共植树80棵,则每人平均植树是多少?”学生在完成学案中的问题后,小学数学教师可首先要求学习小组内的学生进行列式求解。并根据算式特点,要求学习小组内的学生对算式设置原因进行探究。让那些能力较强的学生,耐心地给些能力较差的学生讲解、辅导。同时根据小组学生的谈论情况,对其在课堂中表现进行适当分析;而对于部分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计算情况,为其提供合理的帮助。需要注意的是,若在课程中部分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教师应以宽容的态度,将错误看作原有结论的假设信息,鼓励相关学生进行纠正分析,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小学学生创新思维对于数学课程教学效果提升非常重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依据具体课程内容,转变自身定位,综合利用问题插入、实践组织、学习小组等方法,构建完善的数学课程创新情景。结合多元化评价方式的设置,可有效激发小学学生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蒋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及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89-89.

[2]汪敏.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措施[J].小学生旬刊,2018(1):62-62.

猜你喜欢
课改创新思维小学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职旅游专业课改的思考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