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20-03-30 03:18姚敏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姚敏

摘 要:小学阶段数学学科是一门极为基础性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思维性,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认识数学中的图形、图标和方程式等,还能够有效运用,此外还要引导学生能够使用课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内容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应用。故此,作为数学教师,应当重视起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具针对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

引言

在当前阶段的小学数学课程中,有着很多不利于教学顺利展开的因素,也对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起不利作用,阻碍了孩子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班里的很多学生有着较好的思维能力,对新知识能够快速接受并及时内化,但也有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无法真正学以致用。对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解决学生群体出现的差异问题。[1]

一、具象数学教学,强化学生思维深度

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就需要对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沟通,采用一些数学的思维手段。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维,进行具象数学教学,在具体的表现和抽象的知识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让学生能够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结合中看出数学知识的本质,进而掌握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办法,深化学生的思维深度。故此,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要一边借助直观形象的图片,还要能够一边将这些图片转化为数量关系,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2]

比如,在进行长方形周长公式的内容教学时,有的传统数学教师就会让学生对公式死记硬背,但是当碰到变形的图形时,学生就会觉得很困难,无法顺利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就需要在教学时有所注意,使用数学思维让学生充分理解公式。其中包括对长方形周长公式的陈列和讲解,其中包括三种办法,一是长×2+宽×2,二是(长+宽)×2,三是长+宽+长+宽。与此同时,结合数学知识与具象形式对问题进行解决,引导学生能够在计算时边画图边求解,并借用这种方式深化學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创设数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实践

小学数学教师还要了解的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也需要借助一定的情景。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之中,学生才能够注意力集中,全身心投入到数学课堂中去,并逐渐训练锻炼好自己的思维。故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适时为学生创设相应的、与知识紧密联系的数学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使得学生能够在情景中所获得的数学经验和感悟上升到理论层面的认识中去,发现数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通过合理的方式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比如,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图形的教学时,教师如若只按照课本内容来讲解,仅仅对学生说明这些几何体有几个边、几个面,其中每条边、每个面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比较难以理解其中的具体含义。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安排上具有趣味化的游戏,类似于“拼拼搭搭真有趣”等,运用这样的游戏实践课堂,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或球体等实体物件的观察来进一步了解几何体,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向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具象能力,也为学生整体数学思维水平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三、联系日常生活,促进学生数学思维

教师还需要了解的是,理论往往来源于实际的生活,故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好自己丰富的生活资源和生活经验,将数学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联系日常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些简单的生活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可以设置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通过头脑中已经建设起来的数学思维对其进行解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例如,教师可以这样设置题目,来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城南有一个养鸡场,分三次将鸡投放市场,第一次卖的比总数的1/3多100只,第二次卖得比总数的1/2少120只,第三次卖出了320只,请问这个养鸡场这批一共卖出多少只鸡?学生发现这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自然会有充足的兴趣,而教师在引导学生解题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假设的方法来解决,使得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同时生动、形象、具体,也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的能力得以锻炼。[3]

四、进行合理联想,培养学生敏捷思维

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很多时候可以提现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度。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学生要想在计算时正确计算出问题的结果,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且迅速的计算能力。对一二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在抓好学生运算正确率的同时,还要下功夫来进行速度的训练,要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进行速算联系。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练习量和作业量,使得班级内所有学生的数学思维都能得到有效地加强。[4]

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快速运动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方式方法的传授。在给学生讲述完“小高斯”的故事后,也要引导学生对这一故事进行思考,让学生明白小高斯能够的短时间内算出问题的结果,并非他是个天才,所有的人都具有这样的能力,只是要注意方式方法,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这一有效的数学计算方法,学生在运算时才能完成,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使得数学课堂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得以实现和完成,促进了学生运动的质量与速度,也提高了学生们的运算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日后的运算、计算中也能够发散思维进行思考。

结语

总而言之,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能够有效解决数学问题,以发散式的思维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帮助学生将数学课堂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故此,要求教师能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目的性地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能力,制定合理正确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思维进行更高层次,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乐趣,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陈艳妮.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中外交流,2019,(9):280-281.

[2]龚阳春.论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18):44.

[3]夏兴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南北桥,2019,(7):161.

[4]罗加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9,(15):101.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