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体现教学智慧,立德树人浸润学生心田

2020-03-30 03:18田小将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田小将

摘 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教学在学生身上产生的效果,是语文课程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给予的内在影响,语文教学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从事语文教学的生活中,我倡导“语文无差生,作文如做人”的教学理念,教在其中,乐在其中,现将我教语文的那点事分享给大家。

关键词: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

一、以人为本体现教学智慧——“让意外不再意外”

在讲授《祝福》一课时,为了自然地过渡到作品中过年的情景,我用传统写春联的方式导入。

“同学们,老师出一个上联,请大家对下联,‘爆竹声声辞旧岁,请回答”,一陣思考、议论之后,有同学相继站起来回答“红梅朵朵迎新春”“雪花片片庆新年”……

我进一步引导,“下联最好能和课文内容有所联系,请接着对。”这时,教室的后墙角出现了一个高大的身影,他就是身高1米94的体育特招生,除了打篮球,他对什么都无兴趣,很少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他说:“老师,我对,‘蜜蜂嗡嗡采花蜜”。“哗”,教室哄堂大笑。

面对眼前的意外情景,我迅速作出反应,“很好,对仗工整,而且写出了春色,蜜蜂在百花间辛勤劳作,多美呀!可大家笑什么呢?”“本文写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他说的与文章不相符”,有同学回答。“那你说,应该怎么对?”“‘雪花片片埋妇人,课文中写到了雪,在雪夜,祥林嫂悲惨地死去了,所以是雪花埋妇人。”“还有意见吗?”我接着引导,有同学答“‘雪花朵朵祭亡灵,埋妇人只是指祥林嫂,而在那个黑暗的社会,像祥林嫂这样的人还很多,因此,用雪花朵朵来祭奠他们的亡灵更能突出文章主题。”

就这样,我们顺利进入了《祝福》全文的学习。我仔细观察那名高个同学,他整节课都很专心。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 即“评价要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赞美学生的一切结果,保持和激励学生一切创造的欲望。”在课堂中面对学生的发言,要努力寻找其中值得肯定甚至欣赏的地方,善用和巧用赏识性的语言来点评,哪怕是回答有些离谱也要先肯定其中值得赞赏的地方,然后引导逐步改正。请记住,以人为本,让意外不再意外。

二、实践体验促进写作教学——一个人的作文课

周五晚上,接到同事的电话,说他上四年级的女儿不会写作文,老师让写一篇游记,可孩子提笔面纸,两个多小时,就写了一个“游”字,只能让我想办法了。我答应让他第二天带孩子到单位找我。

第二天早晨,我见到了这个孩子,我问为什么写不出来,她说“没的写,真的不知道写什么?”我说:“咱们今天先不写作文,先去老虎山公园玩,玩高兴了再写。”孩子当然乐意了。

从单位出来,我指着远处的青山问,“你看远处的山像什么?”孩子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像花篮”,“很好,特别形象,请你把它写下来”,孩子靠在路边的台阶上写出了第一句“田老师带我去老虎山公园玩,顺着田老师指引的方向,我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大花篮坐落在前方。”来到山脚下,我问她看到了什么,孩子说看到了“门牌、树、花等等”,我说他们具体都是什么样子呢,能不能介绍的具体一点呢, 孩子在我的启发下说出了“金光闪闪的门牌大字、嫩绿的杨柳、苍翠的松柏、鲜艳的花朵等等”,我又让她停下来写在了本上。

一路上,我们边走边看边说边写,作文的内容越来越多,不知不觉来到山顶,孩子惊喜地说“我听到了水的声音”,我赶紧鼓励,“什么样的水声?”“哗哗的水声,像唱歌似的”,“多生动啊,赶紧写下来”,顺着流水的方向,我们来到了一个优美的湖边,孩子更高兴了,说:“快看,有野鸭、有大鹅,还有好多水鸟,呀,还有许多金鱼,………”我抓紧引导,“这些鸟和鱼都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就这样,孩子的笔下出现了“鸟儿快乐的歌唱,鱼儿自由的游戏”。“除了鱼儿、鸟儿,还有什么没写到?”孩子想了想,说“还有人,大人小孩都有”,“那人又都有怎样的表现呢?”“有人高兴的交谈、有人快乐的划船、还有喂鸽子和金鱼的”,我提示她把人的活动再写具体些,就这样,孩子的作文内容更充实和生动了。

不吃不觉,已近中午,孩子意犹未尽,还在认真的改写他的作文,没费多少功夫,一篇《游老虎山公园》的作文就完成了。

后来,听说这篇作文被当作范文在班里展示。

从只能写一个字到被当作范文展示,这其间的差距就是我带着孩子亲自游览了老虎山公园,让孩子亲眼看、亲耳听、亲自表述、亲自润色,而作为老师的我,只是给孩子当好导游而已。

一个人的作文课,不仅仅是帮助这个孩子完成了一篇作文,更重要的是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发现,这样身临其境的体验式过程对语文教学,特别是写作教学似乎更有意义。但愿这种模式的课堂越来越多,但最好不是面对一个人,而是面对一个班。

三、立德树人浸润学生心田——“刮目相看”的礼物

听着学生洪亮的背书声,我心情愉悦地走进高二六班教室,这是我本学期新疆支教的最后一节课,明天,我就启程回北京了。与往日不同的是,教室里多了一面流动红旗,这可是新鲜事,这个学校里出了名的“乱班”,还能夺得流动红旗,一个年级才一个名额呀,还有两个重点班呢!怀疑归怀疑,我还是真诚的恭喜他们“新年旗开得胜”。

学生的举动让我感动不已,在班长的统一指挥下,大家齐声高呼“谢谢田老师,祝田老师一路平安,新年快乐。”,班长接着说,“老师,这面流动红旗是大家送给您的礼物,是您教育我们要勇夺红旗,让别人刮目相看,我们做到了……”

都是因为“刮目相看”这个词,在讲这个成语时,我特意发问,哪个班们夺得流动红旗,会让全校师生刮目相看,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班!”,我们为什么,他们说“因为我们班是最不好的班。”我鼓励他们,“你们具有让别人刮目相看的最有利的条件,只要努力,你们一定能成功”。说归说,我没抱太大希望。但奇迹出现了,他们真的让大家刮目相看了。

可见,学科育人时时处处,立德树人浸润心田,课堂德育只要时机恰当,就会得到“刮目相看”的奇效。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